第887頁
曹雲道:「我們一個個問題處理,首先是小花聽不見樓下的聲音,但是樓下人知道小花聽不見他們的聲音嗎?在警方對目擊者做的筆錄中,80%的圍觀群眾表示對小石的譴責,他們同時表示擔心小花會因為小石的言語而衝動自殺。剩餘20%的圍觀群眾也沒有提到小花聽不見樓下聲音。且不說圍觀群眾心態如何,可以看出,圍觀的所有人都不清楚小花聽不清楚樓下的聲音。這其中也包括了在現場超過十分鐘的小石。如果小石知道這一點,他也不會潑婦一般長時間在樓下起鬨,責罵,挑釁和對小花人身攻擊。」
曹雲道:「控方的實驗報告是:小花聽不清楚樓下的聲音,不代表聽不見樓下的聲音。有理由相信小山和廣大群眾是一樣的認識,他們都認為小花能聽清楚小石對其攻擊的語言。筆錄就是最好的證明。根據民間機構反自殺聯盟的數據統計,有30%的成功自殺者都是受到圍觀人員的挑釁和鼓勵,最終進行了自殺。小山主觀沒有傷害小石的意思,他主觀上是阻止小石對小花進行傷害,所以才用板磚攻擊了小石。」
王磊有些難,他沒有看完目擊者的筆錄,同時他不認為這會是曹雲辯護的核心內容。他認為曹雲會從醫院打開缺口。王磊不能否認十多位目擊證人的筆錄,王磊也相信曹雲不會亂說。
王磊的思維:小花聽不見,所以小石對其沒有傷害。
曹雲的思維:小山以為小花聽得見,小石對小花具備傷害。
王磊出現了司馬落曾經經常出現的錯誤,涉及面太多,太廣,對細節不夠注意的問題。九尾相對在這方面就非常優秀。如果是九尾,九尾會提出小山還有阻止小石的辦法,比如同樣的音量干擾,比如使用輕武力,給他一巴掌等具備攻擊和侮辱性,又沒有實質傷害的舉動。
一旦控方提出這個論斷,並且結合小山具備十二秒考慮的時間,小山的武力就顯得非常多餘。
聯繫以上說明還可以提出一個辯駁理由,那就是小山並非因為擔心小花而攻擊小石,而是因為小石推開自己,對自己身高的侮辱導致小山憤怒之下,為了報復而使用板磚攻擊小石。相對而言,這也是符合邏輯的一種說法。這樣一來小山就無法逃脫故意傷害的罪名。
如果檢控官水平和名律師一樣高,那最終鹿死誰手不好說,控方的贏面明顯更大。現在兩者水平存在差距情況下,曹雲開始攻城略地。
在等待一會王磊沒有辯駁,還處于思考的情況下,曹雲扔出第二個話題,轉移王磊的思考方向:「至於小花說沒有被樓下情況所影響,控方提出,小花朝下視覺角度小,無法正確判斷樓下人的肢體語言,我只能說,純粹扯淡。」
王磊在沒有結果的思考中,突然發現新問題自己有王牌,於是立刻被吸引過去:「反對,我們委託東大社會學學生做了同樣的試驗,由於角度的原因,樓上人根本看不清楚樓下人打的手勢,是否將手臂完全升高,還是半升高。由於角度太小,人眼的3D看樓下變成了平面,所以小花並不清楚樓下發生了什麼事?而且小花筆錄說明自己放棄自殺……」
曹雲直接打斷道:「申請三號證人小花出庭作證。」
王磊被引開了核心問題,小花是否看見和本案關係不算很大,小山傷害小石的目的才是本案核心。在核心沒有被反駁情況下,曹雲不會讓王磊的腦子有思考的空間。在休庭後王磊結案陳詞再想到這問題已經來不及。一來王磊無法準備妥當結案陳詞,二來庭辯時候不提出質疑,結案陳詞提出質疑不會被接受。
當然小花還是有用的,曹雲要加深陪審團的印象。到了塑造被害者和弱者的時間。
小花出場,曹雲上前拿了小花被解救後做的筆錄:「小花,你說你不知道樓下發生事情,你放棄自殺是因為身邊警員的勸說。」
小花點頭:「是的。」
曹雲問:「是你的律師讓你這麼說的吧?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擺脫受益者的身份。要知道受益者可能存在補償的義務。」
王磊:「反對,反對辯方律師胡亂猜測。」
法官:「反對有效。」
曹雲點頭:「好,小花你說不知道樓下發生什麼事?幫我拿下西裝。」曹雲把西裝脫下交給小花。
小花莫名其妙接了過去,穿了白襯衫的曹雲朝地下一躺:「3D?沒看見?樓上看不見下面躺著了人?」
曹雲站起來,接過西裝質問:「看不見?出事之後,圍觀群眾全部散開,只留下拿板磚的小山,和躺在地上的小石,看不見?你確定?」
小花頓了好一會,曹雲道:「由此可見小花這份證詞就是偽證,其行為涉嫌妨礙司法公正。由此小花所說:自己是因為警察的勸說放棄自殺,這個結論完全不可信。證人小花,筆錄我就不說什麼,在法庭上請你告訴我,告訴陪審團,告訴法官,你知道樓下發生什麼事了嗎?」
「我……不清楚,沒有注意,也沒心思注意。」
曹雲一甩手:「申請四號證人一起出庭作證。」
四號證人就是當時說服小花的警方談判專家。曹雲問:「證人,請問最後你說什么小花才放棄自殺?」
談判專家回答:「我對小花說:你看下面,你還是有朋友的。甚至有朋友為了你而去傷害別人,你對XX(前男友)來說沒有價值,但是還有很多人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