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頁

    沉重的幽默:錢鍾書的《說笑》(13)

    不過呢,這個人的幽默,他的幽默,只有電影觀眾才會報以會心的微笑,假如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看到這兒時我們會笑:這傢伙挺壞的。你看他說“說是不殺人”,啊,挺壞的,但是影片中的老百姓聽到之後呢,馬上想到的是,殺人、搶糧食的魔鬼來了,趕快跑、趕快藏起來吧。他們是沒有心思、也沒有時間去欣賞這份幽默的,所以說,真正的幽默者是孤獨的。真正的幽默者在幽默的當時不見得擁有很多的知音,但是,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歷史會理解他的,人民會欣賞他的。這是第二個影片。

    還有一部影片,也是表現抗日戰爭的影片。其中有一段,日軍抓到了幾個老百姓,強迫他們唱歌。因為日寇的小軍官入伍之前是個蹩腳的小學音樂老師,他假公濟私,帶領他的士兵到中國來搜集民間藝術。他誤以為這幾個老百姓是民間藝人,然後就把他們抓起來。這個電影就是黃宏、魏宗萬他們演的。於是有一個彈棉花的村民,他彈著彈棉花的那個棉弓就胡唱亂唱。他為了活命嘛就胡唱,什麼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亂唱一氣。另外幾個人跟著他邊唱邊舞。現在唱歌不都是時興伴舞嘛,不管什麼濫歌星上台,後面一律一個加強排在那裡亂舞。他們這麼一胡唱呢,日寇軍官就以為是挖掘到了民間藝術寶藏,於是那個小軍官就指揮他的士兵全部坐下,集體學唱這首棉花歌。於是一群二傻子似的日軍張開大嘴唱得如醉如痴。好,這又是一個情節。  

    那麼我們看這一段是不是幽默。這乍看好像是幽默,因為我們看到這裡會笑,肯定會笑,有人還會大笑,說日本鬼子真傻。然而這恰恰不是幽默。錢鍾書前面已經說了,笑不是幽默的證明書。錢鍾書已經給我們指出來了,笑不等於幽默。這頂多可以列入滑稽。平心而論,這只是我們剛才說的“搞笑”;說嚴肅點,是無聊;說深入點,則是淺薄和肉麻。因為它首先離開了真實。就如魯迅先生指出,幽默、諷刺的生命在於真實。這個場面,沖淡了抗日戰爭的嚴肅性和殘酷性。它把殺氣騰騰的侵略軍漫畫成一群弱智的二百五,是吧;把抗日群眾歪曲成小品演員,對吧。而這樣的情節,恐怕我覺得日本人看了也會蔑視,他們可能會說,你們中國人才那麼傻呢,我們大和民族是高貴的,決不會這麼弱智。而有點頭腦的中國觀眾看到此處,也不大舒服,雖然我們笑了,但是我們笑完馬上就會說這是胡扯、這是瞎編、這是亂來、這是胡鬧。那麼這是一類什麼幽默呢?這是一類什麼滑稽呢?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搞笑”。只有什麼地方的人才會欣賞這樣的藝術呢?只有那些經過長期殖民、被徹底奴化而喪失了正義和良知的人群才會欣賞這樣的所謂“搞笑”。我們看一看“搞笑”藝術產生在世界上的哪一個地區、什麼地帶,中國是沒有的,美國是沒有的,歐洲是沒有的,俄國是沒有的,是吧,伊拉克是沒有的,以色列是沒有的,在哪裡?恰恰就在那批長期被殖民、人民的靈魂被徹底奴化、喪失正義和良知的地區,在那些人里,他們用這種純粹生理性的笑聲來忘卻自己屈辱的奴隸身份。所以說這是“搞笑”的真正的文化危害。如果這種“搞笑”的聲音遍及我們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那就是中華民族精神淪喪之日。  

    我們看,我上面所舉的這三部影片都是抗日的,三個情節都是抗日民眾抵抗侵略者的。第一個不是幽默,它是諷刺,它非常尖銳、尖銳得讓敵人無法忍受,獸性馬上迸發,因為它是正面反抗。發出這個勇敢的諷刺的這個人,她是英雄,這個老大娘是一個英雄。最後一個,它不是幽默,它是耍猴,它幻想的是吃人者和被吃的人和平共處,大家一起紡棉花,其樂融融。那麼這個耍猴的人,是小丑。只有第二個是幽默,這個幽默的人他不能馬上消滅敵人,但是也不立刻犧牲自己。他的作用,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顛覆敵人的意識形態,提升人民的覺悟,而當需要他犧牲的時候,這個幽默的主人他並不退縮。影片中的那個支應,他後來把日軍引起了我軍的包圍圈。當他翻身跳牆的一瞬,日軍的子彈打中了他,所以說這個結局是並不幽默的。真正的幽默,它的背後是有一份沉重的不幽默的,因為有了這份沉重的不幽默,他前面的幽默才那樣地精彩。所以我說,我們要非常複雜地、全面地來理解“幽默”這個問題。就拿錢鍾書先生這個《說笑》來講吧,我想說,啊,知道什麼時候不該笑的人,才知道什麼時候該笑,才能笑得特別燦爛。

    沉重的幽默:錢鍾書的《說笑》(14)

    好,《說笑》這篇文章我就講到這裡。我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謝謝大家!(掌聲)  

    五四的春江花月夜:朱自清的《匆匆》

    同學們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賞析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原名自華,號秋實,(很樸實的名字)後來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大學期間,開始創作新詩,長詩《毀滅》有很大影響。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為著名的散文家。30年代,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曾經漫遊歐洲各國,出版了《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和中文系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北平,積極參加民主運動。1948年,在一身重病的情況下拒絕領美國的救濟麵粉。在貧病交加中不幸逝世。毛澤東曾經高度讚揚他和聞一多“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在他50歲的一生中留下了詩歌、散文、評論、學術著作26種,共200萬言。

    朱自清的散文,漂亮,縝密,自然,樸素。語言純正、準確,技巧全面,思想健康向上,結構講究,經常被選入中小學教材,對規範現代漢語貢獻很大。朱自清的散文讓人確信,白話文能夠寫出與文言文一樣優美的文章,甚至是更好的文章。下面,我們就來賞析他的名篇《匆匆》。  

    這篇文章很短,只有六七百字,五個自然段。我先來讀一遍……

    好,文章讀了一遍。那麼這篇文章講的是什麼問題呢?

    不難看出,這篇文章講的是時間問題。這個問題常有人談,特別是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幾乎每天都會遇到。但多是老生常談,不外是時光如流水,要珍惜呀,說得多了,人們也就麻木了,說了也是白說。

    朱自清這篇文章的長處在於沒有表面化,而是精雕細刻、寫得微入毫髮,從而提出了更深的問題,那就是一個人類永遠困惑的問題:時間,是個什麼東西?

    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生命,對時間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動物的時間感是遲鈍的,人一開始也如此。我們可以想像遠古的人類祖先,完全依靠本能生活,沒有時間感,沒有緊迫感,沒有什麼生活計劃,學習計劃,沒有什麼作息表,日程表,完全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地生存著。你可以說那是原始,是蒙昧,但也可以說那是自然,是快樂,是幸福。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