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許多百姓一則捨不得徒小三,二則便是擔心徒小三一走,倘海鹽再為倭寇所擾,要當如何?他們這才沒過三天半的太平日子啊。為這,徒小三還邀了些鄉紳與些百姓代表,大家坐在一處吃茶說了回話,這是林靖的主意,林靖讓徒小三去安一安大家的心。徒小三說的很樸素,把即將接手海鹽千戶的陳二青介紹給了大家認識,其實,陳二青一直跟在徒小三身邊,在海鹽也是人人熟識的,然後,徒小三又說了海鹽會留下三千勁卒,同時,還說了有府城的徐將軍會照顧大家,同時,鏢局依舊有鏢師會保護大家出行,讓大家只管放心便是。後,徒小三正色道,“我在海鹽這兩年,是親眼見大家如何拿起刀槍保護咱們的家鄉的。倭匪有何可懼?咱們的刀槍一樣能砍下他們的頭顱!我眼下雖要調往泉州,但,我的心依舊是與大家在一處的,任何時候,只要海鹽有難,我必不能袖手!二青是我親自帶出來的人,只要他在一日,只要他還有一口氣,這海鹽城便是大家的海鹽城,便不會讓一個倭寇攻進海鹽!”
徒小三發表了一回演講,待他走時,海鹽百姓當真是出城送出十裡頭,還有萬民傘送了好幾幅,極是依依不捨。徒小三下馬辭別了鄉親們三遭,鄉親們才停下了相送的腳步,徒小三與林靖道,“心裡怪不好過的。”
林靖笑,“什麼時候把倭寇趕出我朝疆域,讓百姓得以太平,便不負百姓的一片心了。”
徒小三亦是一笑,“你說的對。”與林靖驅馬前行,往泉州而去。
徒小三林靖因是在海鹽,況軍中行路,一向比文官要快的,故而,新任閩地孔巡撫、泉州謝知府到泉州前,徒小三林靖一行先到了泉州。一到泉州,徒小三一點兒沒耽擱,先去軍營看望了營中殘兵。泉州是府城制式,按制,駐兵當有萬餘,結果,營中兵力不足千人,而且不說人人帶傷,全乎人都不多。
徒小三與代主持政務的泉州方同知道,“這些傷殘的兵卒如何還在營中,按規矩,這些兵卒既已傷殘,可給銀回鄉的。”
方同知無奈道,“將軍也看到了,兩番大戰,如今營中就剩這些人了,若是傷殘的回鄉,咱們營中,就更沒人了。”
徒小三道,“無兵,重新招募便是,把些傷殘兵卒強留,他們也做不了什麼,又有何益處?”直接與如今管著營中兵卒的一位邵百戶道,“營中有多少傷殘兵卒?”
邵百戶稟道,“回將軍的話,六百三十一人。”
徒小三道,“去問一問,誰要是願意回鄉,一律賜金還鄉。”
方同知欲言又止,徒小三卻是沒理他,直接讓邵百戶去辦了。待得出了軍營,方同知方與徒小三說了難處,方同知道,“我知將軍的意思,只是,按朝廷規矩,老兵返鄉,每人賜銀二十兩,這六百三十一人,就得一千二百六十二兩銀子。將軍哪,眼下咱們庫里,不要說一千多兩,便是一百兩也沒有的。”
徒小三皺眉,“如何窮成這樣?”他倒不是太過吃驚,當年初接手海鹽,比這兒強不到哪兒去。只是,海鹽不過一小小縣城,這泉州,可是正經府城啊!
方同知苦笑,“大人,倭寇進城,還會給咱們留下什麼財物不成。下官能夠撿條命,皆因當時倭寇攻城時,下官還是前來赴任的路上。前一路泉州同知病故,下官得朝廷新譴,尚未到泉州,就聽聞了倭寇之事。待下官過來,滿城文官,官階最高的就是下官了。余者,巡撫大人出逃外,都死在了倭寇手裡。”
徒小三默然良久,道,“銀子的事你不必擔心,我這裡先填補上。我帶了三千人過來,城中防衛可由他們接手。不用擔心,泉州的情形,不比當年鹽城更差。”
徒小三身上那股子篤定鎮定的氣息很明顯的安撫住了方同知的心情,方同知正色道,“是。”
一座戰敗的城池,最艱難的當真不是戰後重建。
因為,在孔巡撫謝知府到達泉州時,見到秩序井然,並且火熱募兵的泉州城時,眼中閃過的,都是一絲極為微妙的情緒。
第233章
泉州城的情況出乎孔巡撫與謝知府的預料,這一年,泉州城兩遭為倭匪所劫掠,軍民死傷無數,縱為府城制,亦能料想今泉州城的一些現況了。但,當孔巡撫與謝知府的官駕到達泉州城時,泉州城縱是戰敗之地,但,百姓生活已恢復秩序不說,甚至,泉州將軍的新一輪募兵已經開始。
並且,城門口就打出旗幟,白底黑字一行大字:募新兵,報血仇,驅倭匪,以太平。
孔巡撫迅速的反應過來,親熱的握住徒小三的雙手,連聲道,“林將軍(徒小三)果然名不虛傳啊,這很好,很好啊!”接著又道,“本官來的路上還擔心來著,泉州今歲兩遭慘敗,我就擔心咱們城中百姓的安危。有林將軍如此虎將,本官才算放心了。”
徒小三謙遜道,“大人過將了,皆是下官份內之責。”
謝知府也跟著贊了徒小三一遭,連帶著出來相迎上官的方同知,也被謝知府贊了一回。
徒小三的品階在謝知府之上,他帶著一絲恭敬請孔巡撫先行入城,孔巡撫挽住徒小三的手道,“今閩地抗倭之事,還要咱們文武同心,上下同心,方能報先前倭匪犯泉州之血仇,還閩地百姓以太后。林將軍與我一道入城,我正有事相詢。”
孔巡撫一說有事,徒小三便與孔巡撫同行入城。
孔巡撫所問者,無非就是徒小三帶了多少兵馬前來,此次募兵,打算招募多少人手。而尾隨巡撫大人官駕之後的謝知府,則問起方同知如今泉州城的政務安排。
兩位大人同一天到任,自然要接風洗塵。
林靖還有幸參加了兩位大人的接風酒,他職位雖低,卻是徒小三的心腹近人,方同知也與謝知府說了,這些天,泉州城庶務,多有賴李先生(林靖)之處。謝知府得知林靖有秀才功名,看他人亦生得一派文人的斯文俊秀,便以為他是徒小三身邊幕僚一類的人物。謝知府笑道,“有勞李先生了。”
林靖道,“無非是些軍中與府衙交接之事,都是學生份內的。”
謝知府道,“我看李先生這般年輕,便已是秀才功名,稱得上少年才子,為何沒繼續科舉呢?依先生才學,可惜了。”的確,林靖本就生得面嫩,便是臉上做了些調整,他也不是那等老相長相。謝知府看他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便已有秀才功名,難免多問一句。
林靖道,“學生家小皆為倭賊所殺,學生發誓,定要殺盡倭匪以報父母之仇。”
謝知府連忙撫慰林靖幾句,想著這李秀才身世倒也頗有些可憐之處。
待接風宴上,孔巡撫謝知府均表現出一方大員的風度,待下官皆溫和可親,至於政務,並未急著接手,如今怎麼著,便繼續怎麼著好了。
林靖瞧著孔謝二人一幅融洽和樂模樣,低頭夾了一筷子菜,擱到嘴裡慢慢嚼了。
接風宴後,一行人先送了巡撫大人,再則徒小三便帶人與謝知府告辭,與林靖回了軍營。直待回營後,徒小三方道,“記得當年咱們去京里,你說孔謝兩家原不大和睦,如今看來,這兩家也不似重歸於好的模樣。不過,孔家人為巡撫,謝家人為知府,莫不是在朝中,孔家人居謝家人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