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55頁

    “要怪就只能怪她命不好。”黎閣老如是說。

    命不好的小黎氏最終還是追隨夫君孩子一道兒去了,泰安帝都下了明旨了,連諡號都擬了,這會兒你再說不想死?你既然不想死,早先幹嘛去了?從觀景閣上頭跳下來是覺得好玩?解釋已是無用,卻是不知小黎氏離開人世時,究竟是怨恨還是悔恨。

    ……

    又是一年臘月里,因著尚未出國孝,註定今年的春節是沒想過好了。不過,只要明面上過得去,細節處其實並不妨事兒。只是今年又恰逢三年一度的官員回京述職日,泰安帝在前幾個月一手筆的開了不少人,也從翰林院扒拉了一大堆人,就連十數年不曾挪位置,本打算一輩子老死在翰林院的賈珍都晉升了。

    賈珍早已是從五品,被泰安帝從翰林院弄出來後,直接提拔為正五品的工部郎中,至於原先的那位倒不是被泰安帝除掉了,而是同樣晉升了。

    三省六部皆有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工部。畢竟,作為一把手的工部尚書折進去了,連工部左侍郎都丟了官,底下的人紛紛往上頭竄,既費心力又費錢財的,結果反倒是這個郎中沒人要,白便宜了賈珍。

    這回,賈珍也終於學乖了,知曉自己沒接觸過這檔子事兒,眼巴巴的跑來尋賈赦討個主意。  

    “我給你指條明路,去找賈政那蠢貨,他好歹也在工部待了十幾年,就算奇蠢如豬,十多年待下來,看都看會了。你也不用特地去捧他的臭腳,只需說,想要珠兒好,就老實把經驗都抖出來,尤其是工部裡頭的派系,問他沒錯。”

    即便賈政再蠢,也不可能白活了這麼多年。況且,他在工部時,只是不願意屈尊參與那些個派系之爭,又不是真的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哪怕離開官場多年也不怕,比起三省六部的其他地兒,工部要相對穩定多了,輕易都不帶變化的。

    得了賈赦這話,賈珍還真就跑去尋賈政了。

    當然,他鐵定不敢這麼同叔叔說話,這賈赦幹啥都行。一來爵位高,二來官職高,三來還是賈政的親哥哥,干點兒啥不成呢?可賈珍卻是賈政的堂侄兒,還是個被嚇破了膽兒的慫貨。

    等賈珍得了經驗和教訓,蓉兒這頭也安排好了差遣,他已經在驍騎營待了大半年了,只是到底年歲輕,也沒啥真本事,一直處於被人操練的地位。好不容易熬了大半年,略有些長進了,賈赦忙趁著泰安帝抽風之際,給他安排了個像模像樣的差遣——從五品的參將。

    聽了蓉兒的差遣後,賈珍那叫一個嫉妒啊,他當年被摧殘得那麼慘,又熬了這些個年,才勉勉強強的熬到了如今的職位上,也不過比蓉兒這臭小子高了一階半品的。雖說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將,可那也是等熬到了三品以上才有明確的區別,像他們這種正五品和從五品的,差別雖也小,卻是真心不大。  

    唉,這就是命啊!

    ☆、第254章

    一轉眼,已是泰安六年了。

    去年三月里,太上皇薨了,依著舊例國孝開始。不過,等再過倆月,除卻太上皇留下的那些個王爺們,旁的人都可以出孝了。自然,嫁娶也開始恢復正常,更有人趁著外頭風聲不怎麼緊了,早早的操持起了兒女親事。

    這原也不算甚麼,只要別在孝期內嫁娶即可,私底下說親議親皆無妨。旁的暫且不論,泰安帝就命欽天監擇出了良辰吉日,打算等一出孝,就讓雍華公主嫁出去。

    日子就定在今年四月二十三,時間倒是不緊張了,畢竟雍華公主的嫁妝早在去年間就已經準備妥當了,連公主府都一早的安排好了,且在這一年裡頭,公主府有下人安排整理,並沒有發生雜糙叢生的事情。倒是榮寧侯府這頭,賈赦又開始忙得上躥下跳,在認命了之後,他便盤算著怎樣才能將十二風風光光的嫁出去。

    不得不說,在某些時候,泰安帝和賈赦的想法如出一轍,倆人皆想著孩子要出嫁了,得好生安排安排,不能讓孩子在大好的日子平添失望等等。

    泰安帝這頭倒是沒啥問題,可賈赦……  

    而事實上,因著這大半年時間裡,泰安帝三天兩頭的窮折騰,以至於到了如今,所有人皆認為泰安帝的抽風程度原勝賈赦。最重要的當然是,賈赦折騰有人壓制,甭管那人是泰安帝還是張家老太爺亦或是那拉淑嫻,就連十二偶爾都能按住他。可若是泰安帝犯病了,那就只能隨緣了。

    這不,眼瞅著即將出國孝了,泰安帝又開始折騰了。

    打從去年開始,泰安帝就先折騰蠢弟弟們,再折騰旁的皇室宗親,然後折騰自家熊孩子並後宮妃嬪,之後更是將目光對準了所有的文武百官。

    何為一網打盡?這就是!

    也是直到這會兒,京城裡的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年來他們一直都錯怪了賈赦。甚麼天字第一號攪屎棍,賈赦哪裡當得起,跟泰安帝一比,他連個屁都不是。

    最最重要的是,普天之下唯一一個能夠壓製得住泰安帝的人,他上天了。

    於是,京城裡的人們成功的看到了何為作天作地的升級版本。更為慘烈的是,這世上還真就有不怕死的人。或者準確的說,那也不算是不怕死,而是始終存著僥倖心理,覺得甭管怎麼樣,泰安帝應該不會做得太絕的,對罷?對罷……  

    然而事實證明,泰安帝的膽識比賈赦高出數十倍不止。

    在大肆賜封了諸多弟弟之後,泰安帝開始了他所謂的“賞罰分明”的征途。有賞賜自然也有懲罰,這個很符合邏輯。只是等懲罰真正到來時,他的那些蠢弟弟們卻先哭了個一臉血。

    尤其是十四王爺,他一開始真的以為他哥對他是真愛,直到後來才知道,他哥就是在他鼻子前放了根胡蘿蔔,而他偏還就老老實實的往前走了,簡直就是一蠢驢!

    蠢驢牌十四王爺還不是最慘的,起碼他跟前的胡蘿蔔仰起頭還能勉強舔上一舔,味兒更是一直盤旋在他鼻尖上。那些個宗室皇親以及文武百官們,才叫真的可憐,盡數被折騰得死去活來,結果連句抱怨都不能說。更有甚者,似乎是發覺了泰安帝這回動真格了,索性收斂了心思,老老實實的辦差,一心為國效忠。

    這想法是不錯,可在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努力時,旁人會覺得他是出頭鳥。可若是周遭所有人都開始努力時,上頭的人則完全看不到他們在努力,反而會將那些個原地踏步的人都看在眼裡,然後該罰的罰,該走的走。

    不過才大半年時間,皇室和朝堂的氣氛倏地改了,以往那種死氣沉沉的感覺一掃而空,所有人都努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免一個不留神就被泰安帝清掃出去。不單是朝堂,連後宮近些日子來也清靜了不少,畢竟泰安帝原就不是貪杯好色之人,不忙碌的時候倒是還好一些,哪怕沒留宿也通常會去後頭瞧瞧,給太后請個安之類的,可一旦忙碌起來……  

    後宮是甚麼?能吃嗎?

    因著泰安帝整個人都紮根在前頭宮殿裡了,後宮裡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環,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糾紛。沒法子,爭搶也得有個由頭啊,最緊要的那一環出了問題,誰還有工夫費心費力的鬧騰?

    如此這般,最高興的莫過於有兒有女的恭妃了,她閨女馬上就要出閣了,嫁的還是賈赦最寵愛的兒子。她兒子四皇子雖看著有些不著調,可咱們得理智一點,跟五皇子一比,四皇子錦嗣別提有多正常了。

    恭妃巴不得泰安帝永遠不寵信後宮,畢竟作為在潛邸時就跟著泰安帝的恭妃,論年歲也不過略小了兩歲罷了,這四十來歲的男子若保養得當尚且可行,她一個上了四十的婦道人家,若跟前沒有那些個爭奇鬥豔的“妹妹”們,倒也勉強過得去。可若是跟那些個水靈靈的小“妹妹”一比……

    唉,別提了。

    除了恭妃之外,靜妃也很是淡然。她曾經生過兒子,只是沒能留住,也曾生過女兒,仍然沒有留住。加上她娘家只是尋常官宦人家,既得不到泰安帝的重用,同時也絕對不存在被迫害的可能性。再加上論年歲她比恭妃還年長一歲,早在十來年前,就已經不再陪侍,空有名頭而已。既如此,她還有甚麼好擔心的?人呢,一旦沒了顧忌,橫豎就一條命罷了,反倒是徹底淡定了。  

    除了這兩位外,也就只有生了五皇子的筠嬪老實待著,旁的都愈發的不淡定了。

    而在這其中,又有兩位最為心焦。

    其一是在泰安帝登基次年入宮的,正一品掌鑾儀衛事大臣杜江林的嫡長孫女,也就是四妃之一的惠妃娘娘。如今不過才泰安六年,她是二年入宮的,當時才十三歲,如今也不過才年方十八。

    十八歲,正當妙齡,莫說宮妃的人生目標就只有誕下龍嗣和拉拔娘家,就算只是普通的婦道人家好了,那也一樣盼著早早的為夫君誕下一兒半女。惠妃是個很有城府的女子,她被家裡教養得很好,有心計卻並不令人生厭,有美貌身段卻也並不惹人嫉妒,甚至在恭妃和靜妃退後時,她主動承擔起了後宮的大部分職責。

    可她沒有孩子。

    尋常女子若無孩子,便會讓夫君納妾生子。到時候無論是記在自己名下,還是單單養在自己身邊,哪怕是去母留子亦無妨。可惠妃本身就是個妾,即便身份地位再高,她也不是妻。

    空有心計城府,空有美貌身段,可泰安帝連著大半年莫說是留宿了,連碰一面都不曾。誠然,如今是國孝期間,可國孝那也不代表不能跟妃嬪見面罷?更別提,一道兒用個膳,或者單純的品茗聊天皆可。然而,甚麼都沒有。  

    惠妃都要急死了,甭管再怎麼有心計,那也得泰安帝接招才行。萬一泰安帝腦子一熱,不管後宮妃嬪,只一心一意的為國為民……那她該怎麼辦?

    思來想去,惠妃決定推一把。

    元姐兒——賢嬪便是另一個心焦之人,也是順勢被惠妃推出來的探路石。

    老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又能有多少人呢?論年歲,早在太上皇還是長青帝時就入宮為女官的元姐兒,遠比惠妃大好幾歲。可論心機,她卻原不是惠妃的對手。

    沒法子,即便元姐兒是賈母教養長大的,眼界能耐是有了,可到底對於如何爭寵一事缺乏經驗。賈母年輕時候,同賈代善夫妻恩愛,年近四旬還得了愛女賈敏。雖說賈代善也有三個庶女,可皆是通房丫鬟所出,更是在誕下女兒後,就被送離了府里。再一個,賈母學的終究是正道兒,她是會下手對付通房丫鬟,可她是光明正大的出手,若論陰謀詭計,賈母連入門都不成。

    如此一來,被賈母教養出來的元姐兒,能耐可想而知。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5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