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8頁

    在宗法社會中,妻有著不容置疑的法定地位。《白虎通。婚娶》云:“妻,齊也,與夫齊體”。鄭玄注《毛詩》也云:“妻,齊也,與夫齊禮。”其實,“嫡”也就是“敵”,即“匹敵”,有“對等”的意思。因此夫妻關係又叫匹耦、伉儷、配偶。當然,匹嫡、對等、齊禮,也只是說夫妻同一階級,但夫妻之間仍有男尊女卑的差異,有如同級幹部中的正副職。所以,妻雖不如夫,但較之妾,卻至少整整高了一等。比較準確的說法,是“夫為日,妻為月”,大體可以“匹敵”,而那些比妻地位低了許多的妾,便只好被戲稱為“小星”了。

    當然,“小星”們雖不敢與“月”並尊,卻也可能比妻更為得寵。所以,她們又有一個好聽一點的稱呼,叫“如夫人”,也就是“相當於夫人”的意思。但相當於並不是等於,如夫人也終究不是夫人。更何況,許多如夫人的日子,其實是“很不如”夫人的。

    抬高妻的地位,其實是為了抬高她兒子的地位。

    妻的兒子叫“嫡子”,妾的兒子叫“庶子”。嫡子和庶子,地位相關得遠。比如寶玉和賈環,都是賈政的兒子,但一個“嫡出”(寶玉是賈政妻王夫人之子),一個“庶出”(賈環是趙姨娘所生),各方面的待遇都不一樣。所以,人們訴說自己待遇不公,就說“我又不是小老婆生的”;說某人差勁,則說他“好像是姨娘養的”。妻妾嫡庶地位之別,可見一斑。

    嫡子當中,地位最高的又是嫡長子,因為只有他,才是最正宗的接棒人。一個人,如果妻有子,而且這個兒子,在所有的兒子中,又是最早出生的一個,那麼,家族的繼承人,就非他莫屬。如果這位嫡長子,死得比他老爸還早,則由他自己的嫡長子即他爸的嫡長孫來繼承。比如朱元境太子先死,便傳位於皇孫。因為只有這樣傳位,才叫“嫡傳”。

    在宗法制度看來,嫡傳比什麼都重要。比方說,一妻數子,老大愚蠢,小兒子賢明,讓誰當接班人呢?讓那笨蛋,因為他是長子。這就叫“立嫡以長不以賢”。那麼,如果沒有嫡子,只有庶子,是不是也選一個年齡最大的呢?不。這就要看諸庶子中,誰母親的地位又相對高一點。這就叫“立子以貴不以長”。總之,母親的地位是第一位的,兒子的年齡是第二位的,而接班人的德才則是最次要的。

    要之,嫡子地位高於庶子,嫡長子的地位又高於其他嫡子。這樣推算下來,則地位最高的,就是“祖”的嫡長子。一般地說,他也就是“宗”。以他為首,由他的嫡長子、嫡長孫、嫡長曾孫、嫡長玄孫一直延續下去的這一系統,就叫“大宗”。他弟弟們創立的系統,則叫“小宗”。大宗小宗,地位也不一樣。大宗的嫡長子叫“宗子”。對大宗,他是家長;對小宗,他是族長。只有他,才能繼承始祖的爵位,並主持祖廟的祭祀。小宗既不能襲爵,也不能祭祖,因為他不是“嫡傳”,也不是“正宗”。

    看來,即便是一祖之孫、一父之子,其地位也高低貴賤之別。反倒是女孩子,因為不存在繼承權的問題,嫡庶長幼之別就沒有那麼重要。對於她們來說,要緊的是自己娘家的門第和地位。娘家地位高,即使自己是庶出,嫁出去後也不怕當不上正妻。如果娘家地位低,即便自己是嫡長女又怎麼樣呢?還不是只好去給別人當小老婆。

    顯然,宗法制是一種等級制度。它首先把人分成兩等:男人和女人。然後,又把男人分成三六九等,每一等的地位和待遇都不同。等級確定以後,就要按等級來進行分配了。

    這種分配是家國一體的。因為依照宗法制,天下一家,天子(周王)是最高級的家長和族長。既是最大的一支大宗的宗主,也是所有大宗小宗的共同宗王,謂之“天下共主”。諸侯對於天子而言,是小宗;對於大夫而言,則是大宗。同理,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對於士而言,又是大宗。士是最小的宗主,以下便是庶人。大體上可以這樣說,天子是民族之宗,諸侯是氏族之宗,大夫是家族之宗,士是大家庭之宗,庶人只有自己一夫一妻的小家,無所謂宗不宗了。於是,士率領庶人宗大夫為宗主,稱為“家”(家族);大夫率士、庶宗諸侯為宗主,稱為“國”(氏族);諸侯率大夫、士、庶共宗天子為宗主,這就是“天下”。天下既然是一個大宗族,當然貴族們在政府中的地位,也就和他在宗族中的地位一致了。

    十分有趣的是,用來標誌這一地位的禮器之一,就是一種yáng句的模型——圭。圭,玉制,狀如男根,大小不一。天子所持者曰“鎮圭”,一尺二寸;公爵“桓圭”,九寸;侯爵“信圭”,七寸;伯爵“躬圭”,五寸。這種制度,說得粗俗一些,就是憑藉“那話兒”來確定或象徵地位的高低,權力的大小。誰的陽器粗壯偉岸,誰的地位就高,權力就大。反過來說也一樣,誰的地位低、權力小,似乎誰的陽器就不怎麼樣,當然就不能占有太多的女人。

    這聽起來十分滑稽,但又並非沒有道理。因為祖也好,宗也好,圖騰也好,原本就與“那話兒”頗有瓜葛。連宮門前的華表、廟裡面的神主,都由“那話兒”演變而來。那麼,把它拿在手上,以表示自己的身份,也並無不可。依周禮,天子登基時,要舉行儀式,接受上天和先王賜予的圭;冊封諸侯時,也要為他頒發相應等級的圭,叫“命圭”。這個儀式的意義是很明顯的:天子通過列祖列宗從上天那裡接受了偉大神聖的生殖力,又把它分給諸侯。因此,天子有資格當天下人的父親和宗主,諸侯和大夫則有資格當他們各自國和家的父親和宗主。當然,也就有資格占有更多的食品、財富、土地和女人。

    於是,周禮便規定,天子可以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諸侯就差多了,只有一夫人九嬪。大夫又少,只有一妻二妾,士則一妻一妾。至於庶人,能討一個老婆,就很不錯了。這似乎很“合理”;天子從上天那裡接受的生殖力,經過層層分配,分到士、庶的頭上,已少得可憐,當然不宜“多吃多占”。至於天子本人,直接受命於天,當然要“美女如雲”了。

    無疑,這理,乃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混帳邏輯。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性之(五)設男女之大防

    不過,對於封建宗法制的設計者和維護者來說,問題倒不在於邏輯的混帳(他們自己並不認為混帳),而在於執行的困難。

    我們知道,宗法制雖然繁瑣複雜,但核心卻只有一個,即“宗”;關鍵也只有一個,即“嫡”。確立了嫡(嫡子),就承繼了統(血統),也就保住了宗(宗族)。所以,對於宗法制社會而言,“立嫡”從來就是頭等大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