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時,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對方造成或是「此人很不友善」,「此人很直爽」之類的
印象。
初到一個新環境,每個人都會有緊張、陌生之感。與同事萍水相逢,互不了解,
而你的外在形象首先毫不客氣地作為第一信號打人了對方的眼底。機敏的人能夠在
幾秒鐘內憑著心理定式給你對號、打分,而且這種自我經驗又極其固執,人們的特
點是最相信自己的最初判斷。
人際交往的初次印象,往往是非常強烈、鮮明的,並且成為正式交往的重要背
景。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最清晰難忘的,是初次相逢的情景,在什麼地方,什麼
情景,站的姿勢,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甚至窘態和可笑的樣子都記得清清楚楚,終
生難忘。
初次印象包括談吐、相貌、服飾、舉止、神態,對於感知者來說都是新的信息,
它對感官的刺激也比較強烈,有一種新鮮感,這就如同在一張白紙上,第一筆抹上
的色彩總是十分清晰、深刻一樣。後來隨著接觸的增加,各種基本相同的信息的刺
激,也往往蓋不住初次印象留下的鮮明烙印。所以第一次印象的客觀重要性還是顯
而易見的,並在以後交往中起了「心理定式」作用。
社會學家發現,人們對在公眾場合總趨近衣著整潔、儀表大方的人,或衣著略
優於自己的人會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
另外,一個人有沒有才氣最容易從講話中表現出來。有才氣的人一張嘴,那准
確的語義、邏輯的力量、豐富有趣的內容立即會吸引對方。相反,吐字模糊、誇誇
其談、內容平庸都對人產生不了吸引力。
在留給人的第一印象中,容貌是首先近人人視線的,與人接觸,交往最初的印
象還是容貌,它是遞給人的一張醒目的名片。
容貌實際上是兩個概念,一個是「容」,一方面指手足、腰背等;一方面指人在
坐、臥、行、走等方面顯出來的舉止、情態,以及言語談吐、喜怒哀樂等。細分一下,
「容」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指身體的靜態表現(如前所述);二指身體的動態表現,
即舉手投足。通過「容」的靜態,可以發現人的外在美,可悅人一時之樂,因此會對
某人有著美好的印象
「貌」本屬「容」
通過「容」的動態,可以發現人的品質和能力。
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人的精、氣、神主要體現在面部,因
此把「貌」單列出來,與「容」相提並論。「貌」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構成
「貌」的口、眼、耳、舌、鼻等具體的人體器官,它是「貌」的物質部分,即基礎;
二是這些器官表現出來的情態,是臉的精神表現,也屬有形無質的虛像。這種動態
的「貌」就是情態。由於情態在考察人物內心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古人說面部是
「列百部之靈居,通五俯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容一身之得失」,所以人心裡的真
實想法會從面部表情中流露出來,隱藏得再深的秘密,也能夠發現,只要看人者有
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探索精神。
古語說,相由心生。這是飽含人生經驗的一句話。
心志高的人,面容常伴奮勇之色;心高氣傲的人,臉上常掛旁若無人的神色。
看準一個人,在於能透過表面現象,用慧眼看穿人的本質,千萬別做「悅於
色,惡於德」的傻事。
中國古人也說過:「膚表不可以論中,望貌不可以核能。」這正是警告人們僅憑
外貌不能評價一個人的品德才能。孔老夫子這人能知錯就改,他曾以言語來看宰予,
以相貌來看子羽。後來他發現自己都看錯了,於是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
貌取人,失之子羽」,公開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子羽即澹臺滅明,比孔子小39歲,
欲拜孔子為師。因為長相醜陋,所以孔子看了他那副尊容,認為難以成才,沒有多
大出息,只是由於他是孔子學生子游引見過來的,就沒有輕易地拒絕,最終讓他留
在身邊學習。子羽在孔子那裡學了3年,通過幾年的交流,孔子對他逐漸改變了原
來的看法,知道子羽是個貌丑而才高的人物。子羽學成之後,南下楚國,設壇講學,
使儒家的學說在南方成為一個很有影響的學派。所以,觀察人物時,取人外表長相
的美醜,不如考察其心靈的優劣。
曾國藩本人看人並不是以貌取人,而側重考察其神色、情態等,比如他識別江
忠源、劉銘傳等。他的幕僚羅澤南「貌素不揚,目又短視」,駱秉章「如鄉里老儒、
粥粥無能」。如果曾國藩以貌取人的話,是不會重用這二人的。對於看人,曾國藩
在是否以貌取人上面,要比曹操、劉備高出一籌。他善於看人的原因主要在於能觀
人於微,並且積久而有經驗。所以他在夾袋中儲藏了不少人物檔案,一旦需用,便
能從容地按其才能委以不同的任務,而且能一一勝任。
空間也會說話。空間距離的大小與情緒有關。通過「會說話的空間」,我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