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頁

    輾轉損傷之後,在長久背負這種自相矛盾的不可解決的失望和需索之後,我已知曉,人不需要幻覺中的感情的肥皂泡。它們終會破碎。它們比渴望本身還要脆弱。最好的方式,是學會與黑暗共存,並越過它的界限。

    15

    成年之後,重新整理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進行自我修復。此時父親已去世很久,母親也在老去。再次回望這對血肉相聯的大人,我得以理解他們在人世所處的位置。理解人在面對自身和他人時會有無法克服的困難。理解人性的脆弱、善良、限制、無力。這種理解的發生,使我接納了自己的歷史及這所有發生過的一切。

    我對他們的感情經歷一次新生。並使自己同時得到這種新生。

    孩子需要小心對待,需要親吻、擁抱、關注、鼓勵。需要確認的愛與安全。被剝奪這些,心裡不免暗藏坑洞。如此,也許可以成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因為內心的敏感和情感被壓抑,能量劇烈衝撞,需要釋放。但這些衝撞可能帶來犧牲。如果不經歷有效的成長和調整,心會與碎裂結盟,並最終被自己毀滅。

    這樣的人,需要更為頑強和長久的自我認知的過程。需要一生的自我幫助和教育來讓自己恢復和癒合。

    而我,如果不曾經歷頑劣不定的成長,是否會因此改變人生模式。如果父母感情和諧通達,家人時常相聚吃飯,聊天暢談,有充分的愛的表達,我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情緒穩定內心溫馴的女子,得以早早結婚,與男子平順相處白頭偕老。我不會遠離家鄉。也不會始終與人的關係動盪不定。這種假設我知道它無法成立。如同我和世間一直存在的某種格格不入或者不合時宜的關係。這也許是一種無法被對抗的力量。  

    命運發生的模式是一種早已被選擇和排列的秩序。生命被設置需要穿越的障礙和通道,以便人接近自身的真正任務。我終究只能開始寫作。遠行和孤獨於我,即是必須接受的負擔。

    我們的人生中不存在假設。存在的即是唯一被允許的。

    沒有什麼發生是錯誤。它們最終都是正確。

    16

    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已過三十歲。之前的生活流離,如河流在山間平原任意更改方向,來回波折。孩子仿佛是一種確認,讓身心成為土壤里紮下根系的植物,不再孤身飄蕩於世間。這種飄零感,如同晚春花瓣落於風中,無所歸依,岌岌可危。孩子是這個現實的世間為我而做出的一次挽留。

    懷孕時,去做B超,看到胎兒躺在子宮裡,頭和軀體的形狀已分開。屈起上半身的模樣,很無辜,很秘密。但我並未被激發飽滿多餘的母愛。很快排除掉內心的不適應,也沒有脆弱的情緒或對孩子的過於關注。不過是若無其事,自然地善待。經常獨自出門步行很久。在超市購物,提拎沉重的購物袋在櫃檯結帳。即便入院的前一個月,還在郊外爬山。

    十個月。陷入在一種強壯而孤獨的狀態里,懷著孩子,重新成為孤身一人,與人世分清關係。一隻白玉鐲子。一串白水晶舊佛珠。閱讀喜愛的舊日書籍。讀書,做筆記,寫日記。吃新鮮蔬菜,水果,粗糧。定時去花園餵野貓。與人的交往幾近為零。沒有與外界的溝通和交際,與認識的各式人等全都失去聯繫。直到三年後才重新與他們見面。  

    我也許想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深切的修復。歸於與世隔絕,歸於一種不曾獲得過的自給自足。不想交換,無需言說,以此重新認知和治癒自己。(但最終我意識到它只能治癒一部分。它不具備徹底更換生命結構的能力。)

    數十年來大浪淘沙般混濁的劇烈的沒有方向的遊蕩的生活,潮水一樣起落。在稍稍覺得可以歇息一下,停止追逐起伏的時候,發現落腳之處也不過是海邊一塊被衝擊的礁石。生活在激流動盪之後,暫時得到中間點的停靠。但這一切遠不是岸。

    岸有時看起來仿佛是不存在的。在我們得到真正的可與血肉之軀交融的信念之前,沒有回頭是岸。

    17

    懷孕時,為了度過隔絕時日,動手寫一本書。把文字比擬為刺繡,一字一行,完成春夏秋冬四季的畫幅。敘述故鄉、童年、雙親、寫作……內心零碎失落的碎片在回想中逐一回歸,逐一拼接完整。

    白日在花園涼棚下坐著改稿,池塘里荷花開得正好。夏天黃昏時常一陣暴雨。在走廊上放置一把藤製搖椅。坐在那裡,聽雨點打在芭蕉葉上,滴滴答答。雨後的彩虹若隱若現。夜色來得遲。晚香玉開出芳香白花。

    這本書在孩子出生前一月出版,書名是《素年錦時》。是之前寫作十年擁有讀者最多的一本書。把它送給將在十月出生的女兒,以此是紀念。《蓮花》則題字給我的父母。此外,沒有把書題字給任何人。對我來說,孩子,父母,這兩種關係是不會變化的。是到死都必須背負的關係。單純而強大。融入骨血的關係。  

    命運一再給予安排和設定,人卻無法預知自己的生活中會發生什麼。我習慣在生活中隨波逐流,把身心交付給流淌中的河流。現實按照秩序逐樣發生應該發生的一切。不容想像,不容拒絕。對此,我未曾有過畏怖或退卻。

    “生命的道路上出了什麼岔子,不能僅靠智力上的理解去化解。這是生命的模式,它在你體內,深入骨髓。你必須回去。如果你真的想變得自然,你得重度往日的時光……找出來,回歸到過去,再度經歷過它。如果有遺留下什麼東西,唯一的方式就是在頭腦里重新經歷它,往回走。再度活過它,而不只是回想它。”

    在飛機上閱讀一本書,讀到其中段落。想起十餘年的寫作,寫盡內心的點滴和曲折,也許正是這種生命的修復。我已相當用力,卻從未自知在進行這一切。那一刻,百感交集,坐在狹小機艙的人群中流下熱淚。

    18

    晚上夢魘。見到空曠的木結構房子,屋頂木脊懸掛下大幅絲緞布匹,綺麗難言。有一群人站在暗的殿堂里聽人講經,我也夾雜其中。一個衣著錦袍的男子,身形高大。身邊有背後懸掛長長辮子的小女孩。那女孩頭部剛齊他的腰,面容極美,安靜不語。他們轉身背向我,踏上往高處的台階。  

    太陽花,牽牛花,撒下種子,生長旺盛,花朵朝開暮合,常使人有一種錯覺,覺得它們每天都是新的。因為有休息,不像時時刻刻綻放的花朵,讓人察覺到堅持和疲累,感覺到最終走向衰敗的趨向。有休息的花朵,是長相伴隨的可靠,與人的緣分更為親厚。

    習慣性注視出現在視線里的陌生人。他們的頭髮、皮膚和眼白的顏色,磨損的指甲油,手機上的小裝飾,衣服上被忽略的污漬,鞋子,背包……空氣里流動著一種不確定的安全性。這種安全性在於,在廣袤的人的世界裡,我們默默存在如雜草叢生,卻各自暗藏深不可測的故事。

    人一生的掙扎是否值得同情。每個人各有各的掙扎,輪不上誰來同情誰。對更高的力量來說,它看待人的掙扎和我們看待螞蟻奔走蜉蝣求生沒有兩樣。不過是盲目而辛勞地奔走,不過是求一段肉身的存在。這一生,只有對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對其他人不是。其實只有你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