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回到太師府中的李儒看著明顯心有不快的董卓,略顯奸詐的摸了摸唇邊的鬍子勸道,“太師不必不必計較司徒太尉所言,只要陛下不反對,遷都一事最終不還是由太師決定。”
臉色略微好轉,想來也是這個道理,董卓冷笑一聲,轉身召集手下人準備先安排著遷都的事情,至於那些不同意的官員,走的時候由不得他們不同意。
司徒府中,荀爽沒有任何遮掩的直接遞了拜帖過去,以他這些天的觀察,董仲穎根本注意不到這些事情,那人只會一昧的耍狠逞能,卻不知道動一點兒腦子。
有時候他都懷疑,這樣一個人是如何在西涼那種地方混的風生水起,涼州雖然民風彪悍,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真是奇了怪了。
將人引到對面坐下,楊司徒看著神態自若的荀爽,還是忍不住先開了口,“慈明以為遷都一事還有商議的餘地?”
“勞民傷財之舉,不可取。”荀爽搖搖頭,也不做遮掩,直接將來意說明,“今盟軍已成,董仲穎遷都無外乎兩個想法,一為滯留在關中的涼州騎兵,一為關外蠻族的武力牽制。”
將僕從都趕到了外面,楊彪皺著眉頭只是聽著,並沒有要打斷的意思。
董卓在長安的兵力確實比洛陽多,萬一真讓那老賊遷都到長安,憑他強大的兵力關東聯軍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人心不齊是關東聯軍最大的弱點,即便不遷都,如果董卓真想和他們打,逐個擊破也不是沒有可能,就是不知道董仲穎這一心想要撤退的樣子是要做給誰看?
是怕了來犯的軍隊還是只做戲一場?
到底知道以董卓現在用的那幾個人的才智無論如何也做不出瞞天過海的打算,荀爽看出了楊彪眼中的憂慮,打消了他的疑慮之後問道,“文先可知如今董仲穎手下能派上用場的究竟有多少人?”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皆是跟隨他從涼州而來,只看領將者,董仲穎手下能用之人不在少數。”嘆了一口氣,楊彪對反抗董卓也不報什麼希望了,“京中禁軍皆由陛下調度,如今陛下唯董仲穎是從,若聯軍還是那般面和心不和,想要打過來,難啊!”
“近百年來,凡在朝中掌大權者,諸如竇憲、鄧騭、閆顯、陳蕃,以至新近被十常侍所殺之大將軍何進,這些獨攬大權之人未有一人不遭橫死暴亡,董仲穎如今固然權傾朝野威懾當時,但是也把自己至於眾矢之的。”對楊司徒的擔憂報之一笑,荀爽挑了挑眉頭,“何況面和心不和的並非只有關東軍,他董仲穎麾下也並非表面那般一條心。”
“此話怎講?”這些天一直忙於朝中由董卓而起的各種亂子,並沒有真正分析過董卓軍中詳細情況的楊彪端坐了身姿,催促著荀爽接著說下去。
歷來領兵打仗最忌諱將領不和,因為董卓帶來洛陽的皆是親信,所以楊彪一時也沒想到這上面。
“文先可知,當年董仲穎再涼州之時是怎樣一個人?”並沒有直接回答楊彪,荀爽扣了一下桌子,反而又問了楊彪一個問題。
“若不論私德,董仲穎與羌族大小百餘戰,倒也是身先士卒,稱得上是悍將了。”對董卓打仗的本領楊彪不否認,但是這人德行太差,若真讓這人長久把持朝政,天下不亂才怪。
“可如今吾等見到的董仲穎卻是個膽小怕事的懦夫,關東軍尚未出兵便已經考慮遷都避難,文先以為這樣的董卓鎮得住手底下的兵馬?”
司徒大人瞪大了眼睛,身體微微前傾想要確認一般看著荀爽,“慈明是說......”
“文先心裡有底即可。”淡定的點了點頭,荀爽起身準備離去,“董太師想幹什麼就讓他去干,最先著急的肯定不是我們,維持朝中安穩就夠了,其他的,荀爽年紀大了,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武將們的心思最簡單不過了,當年願意跟著董卓便是因為跟著他能建功立業,現在董仲穎連面都不敢露,還能說什麼帶兵打仗建功立業?
說到底,荀大司空心裡對董卓強行將他召至洛陽為官一事很是不爽,當年為官之時就已經看出了世道不行,現在在他小日子過的好好的時候又把他拎出來,想幹什麼?
荀氏走出來之人個個君子風範,但是君子也不是任人欺負的,尤其是這名滿天下在士子之中有獨特地位的君子,惹急了真干出什麼事情誰也說不準。
士兵造反還能憑藉軍隊壓制下去,一旦天下文人大規模有了不滿,除非合了他們的心意,武力鎮壓只能讓那些硬骨頭的讀書人反抗的更厲害。
文人,從來不是能小瞧的對象。
董卓手下人心本就不穩,現在更是除了李儒等幾個抱緊大腿不鬆手的之外,剩下大部分皆被司空大人以仁義禮智信為由好好說教了一頓。
而後,神情恍惚的眾位文人想想在太師手下的待遇,想著好歹給自己留個後路,一咬牙全部一股腦兒的去司徒手底下報到,隨便謀個差事便開始辦差。
得知他們家六叔要在董卓身邊人身上下手的時候荀彧還有些擔心,畢竟以史上董卓殘暴的性子,出了岔子他們六叔那孱弱的身體可扛不住。
但是在董卓提前提出了遷都,荀彧心中唯一一點兒擔憂也不見了,史上的董卓確實是遷都了,除了給洛陽帶來滅頂之災之外也確實得到了很多好處,但是,那也要看是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意見,有些事情從來不是生搬硬套就能直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