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頁
這道菜品嘗的時候是有層次感的,乳豬香脆,肉質細嫩,裡面填充的食材不像是烤的反倒像是經過高湯精心調煮出來的,填塞在三種動物附中各個角落裡的糯米除了鮮香和肉香還帶有絲絲棗的香甜。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在一道菜品中同時吃出了多種聰明方法烹製出來的食物,無疑是一次非常美妙的用餐體驗。
如果要給這道菜品打分,毫無疑問肯定也是95分以上,唯一的缺點就是分量太大不能一人獨享。可能獨享是一種自私的想法,但是諸位食客請相信我,當這樣一份堪比珍饈的菜品擺在你的面前,只要你能吃得下,你肯定也會想獨自占有這樣一份炮豚。
熟悉我的讀者可能都知道,我喜歡在一篇文章的中間或者結尾以我個人的角度對廚師進行一些可能稱不上專業的點評。江衛明老先生無疑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廚師,我甚至可以大膽的猜測在今年的名廚錄評選上他可能會位列前5。在嘗到這些菜品之後我不止一次悔恨為何我沒有早幾十年認識他,畢竟即使是像我這樣一為熱衷於美食的食客,也很難厚著臉皮去央求一位99歲的老人專程下廚為我做菜只為滿足我的口腹之慾。當然讓我覺得高興的是江衛明老先生雖然已經顯少下廚了,但他依舊在盡心盡力的向後輩們傳授他的廚藝,畢竟廚藝的傳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泰豐樓篇(下)
『先前我花了如此之多的筆墨來描述江衛明老先生廚藝之高超,現在輪到江衛國老先生我自然不能厚此薄彼。江衛國老先生一生的經歷也堪稱傳奇,他雖是江承德大師的第七子,但當年因戰亂問題舉家遷離北平之時江衛國老先生才是一個10歲孩童,所以並未習得很多江家菜的技藝。
在此之後江衛國老先生走南闖北,各個菜系的菜品基本都有涉獵,不只是紅案,就連白案點心也十分精通,是一位難得的全才型的技藝精湛的廚師。在這裡我要順嘴多提一句,江衛國老先生的第三子也在泰豐樓後廚工作,上陣父子兵已是一段美談,祖孫三代同時在同一家酒樓的後廚里工作更是難得,甚至堪稱奇景。
江衛國老先生很擅長做豬肉菜,據他的兒子說他不光擅長做豬肉菜同時也很擅長養豬。只可惜因為酒樓重新開業比較忙碌的原因江衛國老先生已經很久沒有親自養豬了,使我無緣一見能被多位專業廚師交口稱讚的豬是何模樣。
想必看到這裡各位讀者都被我吊足了胃口,因為豬肉菜實在是一個很廣博的概念,從路上隨便拉一位路人都能脫口而出十幾種不帶重樣的豬肉菜。江衛國老先生擅長的豬肉菜同樣也很廣博,甚至於我跟他提出想嘗幾道他的拿手好菜的時候他一時之間居然無法抉擇,一口氣給我做了六七道不同種類,不同口味,甚至是不同風格的豬肉菜。這讓我不禁暗自稱讚他的好體力,我覺得可能等我到了84歲這樣一個年紀,能不能拿得動鍋鏟還是兩說。
由於菜品太多的緣故,我在這裡就挑兩道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菜餚來給大家講述。
第1道就是九轉大腸,這是一道很經典的魯菜,也是一道難得的五味俱全的菜餚,我曾經在不少名店中吃過。江衛國老先生所做的九轉大腸之所以會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因為這是一道難得的醬汁味道很重的九轉大腸。這盤九轉大腸紅潤透亮,質地軟嫩,入口之後非常有嚼勁。下料很重,但並不過於偏咸,以咸為主甜酸為輔,就連其中的苦辣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入口細嚼,倒真的能讓人嘗出其中的九轉之味,仿佛在嘴中鍊金丹。吃此菜餚,如同服用九轉金丹一般,算的上是一道十分地道但又不失特色的九轉大腸。
如果要給這道菜品打分的話,我覺得應該是90分以上。是一道不錯的九轉大腸,但絕對稱不上是最好的,畢竟這樣一道大菜,名菜在魯菜中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不少魯菜大師都十分擅長這道菜品。雖沒有專程前來一嘗的必要,但如果諸位食客恰好有興趣來泰豐樓吃一頓便飯,不妨試一下這道菜品,絕不會讓大家失望就是了。
第2道菜餚是一道十分稀鬆平常的家常菜——鍋包肉。因為這是我第1次在《知味》中介紹鍋包肉,所以不妨跟大家詳細講述一下這道菜的由來。鍋包肉本是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後來為了迎合外賓的口味才將其改成了酸甜味的。聽起來改動有些大,但比起曾經的咸鮮口味其實我更加偏愛酸甜味的,至少年輕的時候是這樣的。
鍋包肉雖是一道家常菜,但也是一道十分考驗火工的家常菜。可能是因為太過稀鬆平常的緣故,我鮮少在高檔酒樓見到這道菜,反而在路邊小館子裡吃到的比較多。比起以往大家所常吃到的鍋包肉,江衛國老先生的鍋包肉十分有特色,他在醃製的時候似乎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使肉質非常的細嫩,十分入味。
經高溫煎炸過的鍋包肉外皮金黃酥脆,在經過酸甜口味的醬汁勾芡之後看上去會顯得愈發誘人。我吃過不少單靠芡汁之來提味的鍋包肉,芡汁的味道非常不錯,但如果去除掉芡汁鍋包肉本身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單調無味。但這份鍋包肉完全不會存在這個問題,外皮酥脆,芡汁酸甜,內里咸鮮,感覺有點像最初的焦燒肉條,卻又不完全一致。
如果有食客不喜歡酸甜味的菜餚只想一嘗原版的鍋包肉,我建議你可以備註不需要芡汁。因為這份鍋包肉即使去除掉酸甜味的芡汁,也是一份完成度很高的美味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