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水龍吟,最高分】
韋坤看著直播,覺得複賽時自己的隊伍遇到的夾擊,和梁坤的強度根本沒法比。
好像主辦方想要用這種方式讓他今天出局一樣。前面的表演如果特別精彩,後出場的隊伍壓力會非常大,很難獲得高分。
如果是韋坤的隊伍參加這場比賽,他覺得壓力會大到影響選手的發揮,一想到這是個什麼環境,前面是方錦籠……還怎麼玩?
宋修研剛好就是彈琵琶為主的,十成被直接比下去。而韋坤進了決賽,水平有限沒機會上場拉二胡,又只能當觀眾。
這同樣是一個機會,如果梁坤在夾擊下還能晉級總決賽,那他就要火上天了。全國觀眾一定會牢記他的名字,許多年後也記得有個年輕人在首屆全國民樂大賽中創造的奇蹟。
決賽各隊合奏的人都很多,沒有少於四個人的。
直播收視率比複賽略微提升,不是很高。CCTV3負責人已經肯定,梁坤可以帶動收視率,把他放在後面也是為了讓很多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上場的人鎖定頻道。
經過一番角逐,終於輪到方錦籠的隊伍表演。
他們也上了一群人,演奏的曲目是《琵琶行》。這是張曉峰於1979年根據白居易長篇敘事詩《琵琶行》創作。
民樂圈子很認可這首曲子,號稱在欣賞的時候,如果你手中剛巧有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你會發現,幾乎每一句詩都能在該樂曲中找到影子。
然而大部分聽眾表示,他們連白居易的這首詩也沒有看過。誰要是演奏一曲《賣炭翁》,大家會比較熟悉。
合奏沒有失誤,梁坤感覺不如未來的改編版。他聽的是平行世界2019年左右方錦籠上央視演奏的版本,那時花樣更多,用上了吉他、電子琴等現代樂器混音。
如今這版只是民樂,在梁坤看來並非無可挑剔,喜歡流行音樂的觀眾們八成不買帳。
梁坤的信心更足了,「方獨秀」在此前幾輪的合奏中沒有獨秀過,這次全國大賽就只有他一個「梁獨秀」。
輪到梁坤等人出場了。
梁坤竹笛,姜悅然二胡,艾尼瓦爾古琴,王芳琵琶,原創曲目——《水龍吟》!
主持人一報名,就讓現場很多人有了興趣。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水龍吟令」「水龍吟慢」等等……
公開質疑梁坤的人都有點後悔了。他並不是只會拿民族樂器玩搖滾啊。初賽的時候他沒上電視,合奏的一曲《知否知否》是很有文化的古風。
李清照的《如夢令》他可以作出曲子來,再來一首《水龍吟》,一點不奇怪。
很多人預感要被打臉了,他們剛說了現代的不好,對方就來了首古風。萬一原創的質量很高,賽後新聞評價時提起他們之前的言論就比較麻煩。
一開場艾尼瓦爾的古琴就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像是風輕雲淡書齋省思,仙音渺渺。
因為沒有其他樂器的聲音,現場的人都可以聽的很清楚,也就彌補了古琴聲音小,不適合合奏的缺點。古琴在這首曲子裡,一直是單獨演奏,是一大特色。
高雅古老的琴聲過後,梁坤用竹笛先吹了兩下,模擬了風聲,就好像他們是在山上、林間演奏一樣。
姜悅然的二胡完美接上了,曲風一變,一下子飛揚了起來。姜悅然的二胡水平不遜她的笛子,甚至還略勝一籌。
二胡演奏了一段,王芳的琵琶再接上,曲調不變,另有一番風味。王芳的琵琶和方錦籠比肯定是有差距的,幸好她的任務不重,不在C位,氣勢稍微弱一點也不影響大局。
當梁坤竹笛吹響的時候,三人開始了合奏,笛子和二胡的聲音完全壓過了琵琶。
姜悅然先炫技,用二胡拉出了翹音,把人們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梁坤接著也吹出了俏皮的味道,交相呼應。王芳最不出彩,其實是藏拙了。
一段精彩的合奏後,三人一起停下,艾尼瓦爾的古琴聲接著響起,單獨秀了一段。
古琴結束三人又開始合奏,這段比較激烈,仿佛展現出了金戈鐵馬沙場狼煙。既有激情四射,又有悲壯蒼涼。既有酣暢淋漓,又有悠悠餘韻,繞樑三日,意味猶存。
三種樂器,最後收尾一起以很重的三個音結束,全場觀眾一齊鼓掌,現場氣氛達到了今日的G潮。
很多隊伍都選了長的曲子來展現實力,充分利用規定的表演時間。《水龍吟》合奏還不到三分鐘,卻征服了現場所有人。
不只是年輕的觀眾,年長的觀眾也鼓掌了。
這首曲子仿佛充滿哲學的意涵,令人展開無窮的遐想。
現在是在直播,攝像師的鏡頭隨時會給觀眾席上的人特寫。梁坤吹奏《千本櫻》的時候,很多人可以把不屑表現在臉上。這首誰要是不鼓掌,一臉不屑,被拍到肯定有人質疑。
所以,噴過梁坤的人也鼓掌了,臉上的表情很精彩,有苦笑,有假笑。他們心中感慨萬千,有羨慕妒忌,有震驚刺激,有火也發不出來。
四人當然沒有立即下台,評委們有些問題想問。
頭髮花白的老人問:「這首曲子是你們四人一起作的嗎?不會又是梁坤一個人作的吧?」
艾尼瓦爾回答了。「我們演奏的都是他一個人做的曲子,我們也感到很不可思議,可他就是這樣一個天才。」
另一個女評委問:「梁坤,能說說你的靈感是怎麼來的嗎?眾所周知,你只是燕大一年級的新生。」
梁坤最喜歡講故事了,微笑道:「看書來的靈感,我是華文系的學生,看書比較雜。據說,《水龍吟》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據《北齊書》卷二十九『鄭述祖傳』記載:『述祖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雲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所以,曲子一開始用古琴。」
沒有人打斷他,連老評委們都覺得他太牛了,引經據典竟然張口就來!
這是什麼文學素養?一些古詩都直接背過記在心裡了嗎?這些東西明明和他平時的考試沒有關係啊。
梁坤接著介紹:「另外,漢馬融《長笛賦》有云:『近世羌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吟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所以,人們也以龍吟喻笛聲,合奏樂器必需有笛子。」
「另外兩種樂器是我自己幻想著加進去的,如果只有古琴和笛子,合奏未免顯得有點單調。《水龍吟》的古曲早已經失傳,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創作,讓觀眾們聽到一些古樸的,不一樣的東西。」
他解釋後,全場觀眾又一起鼓掌,久久不停。
無論現場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此刻都相信曲子一定是梁坤原創的。普通人哪能想到這些古詩,張口就來?
華文系的教授看了電視直播都服氣,感覺梁坤不該當學生,應該在燕大當老師才對。
教授們就算看過古書,也沒法背過許多內容啊。誰沒事會去背誦《北齊書》,《長笛賦》里的東西?太冷門了!
華文系各個年級的很多學生都看了比賽直播,覺得活見鬼了。大家都是華文系的學生,為什麼你說的東西我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同樣是燕大學生,你這麼秀?而且到處秀?
梁坤能背過這些,就是為了應付提問,他和潛意識溝通後,特意上網查的資料。
他並不是把曲子寫出來就不管不顧了,可不想事後被人一問露出馬腳,質疑抄襲或者找代筆。
現在他不僅音樂知識過關,小說還在暢銷。在回答問題時,他再展現出超高的文學素養,別人怎麼質疑?
看梁坤不順眼的人這會兒也相信他是有真才實學的,哪怕是準備好的詞,這記憶力都不是普通人啊。
一名男評委問:「你今天拿出了這首曲子,是因為總決賽時還有更好的嗎?」
「沒錯,最好的通常都要留在最後。」梁坤輕鬆的回答,全場一片譁然。
白髮老評委笑道:「我很期待你們明天的表現,你是我見過的最有才華的人。」
現場又是一陣掌聲,老評委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梁坤的才華的確太驚人了,大家都聽說過天才,這次卻是在電視直播中親眼目睹。
梁坤等人下台,大爆冷獲得了今日的最高分,蓋過了前面出場的許多民樂大佬。他們不僅晉級了總決賽,更成為了奪冠熱門隊伍。
原創曲子加上默契配合,評委哪怕覺得梁坤太年輕也沒敢給他們打低分。大家都識貨,這樣一首曲子如果給了低分,肯定會有很大的爭議。
這種爭議能不能讓梁坤難受評委不知道,但他們的形象是會受影響的。大部分人都給出了高分,少數人如果說不好帶節奏,毀的是自己。要帶節奏也得等直播結束後,用其他方式。
就像複賽結束後,質疑梁坤的人有一大群,被曝光了名字的人只有幾個。要質疑,也得是匿名才行,公開的都是傻子。
下一隊已經開始比賽了,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還無法從震驚中走出。
尤其現實里認識梁坤的人,明天有大話題可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