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6頁

    《箋校》因為拒絕採信「宮中女子」之說,對相涉之詞作難免做出一些過於迂曲的解釋,譬如《河瀆神》(風緊雁行高):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斷續涼雲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漵。鴛鴦棲向何處。

    《箋校》謂「此詞用語多及湘楚,殆為寄張見陽詞。見陽任江華令,因有『靈雨』之辭。『鴛鴦』云云,則頗涉調侃。詞當作於康熙十八年秋見陽南行後不久」,注「靈雨」為「據《後漢書&·;鄭弘傳》,鄭弘為淮陽太守,政寬人和,致行春天旱,有靈雨隨車而降。後遂以靈雨為稱頌地方官典故」。

    這首詞通篇氣氛抑鬱而綺麗,楚天魂夢、青山朝暮云云直指男女情事,「鴛鴦」一語亦非調侃。《箋校》於「靈雨」一詞釋得過於迂曲,若舉唐詩中的例子,柳宗元《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有「惠風仍偃草,靈雨會隨車」,確用鄭弘靈雨隨車之典,而楊巨源《春日奉獻聖壽無疆詞》十首之一有「靈雨含雙闕,雷霆肅萬方」,所謂靈雨只是泛言好雨而已。單稱靈雨,語出《詩經&·;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箋》:「靈,善也。」《廣雅》:「靈,福也。」靈雨即良雨、好雨。性德詞中「飄墮幾絲靈雨」,不言「隨車」,詞之主題當與張見陽任江華令無關。  

    再如《滿江紅》(代北燕南):

    代北燕南,應不隔、月明千里。誰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氣。小立乍驚清露濕,孤眠最惜濃香膩。況夜鳥、啼絕四更頭,邊聲起。  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想故園今夜,玉闌誰倚。青海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道別來、渾是不關心,東堂桂。

    《箋校》謂「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十一至十月初九,性德隨扈往山西五台山,此詞當為是行之作」,然詞中多用邊塞意象,如胭脂山、邊聲、青海,似為塞上之作。考之行程,康熙二十二年一年之中,康熙帝兩次出行五台山,走的都是過龍泉關、長城嶺的南路,並未經過代北之地,故而性德此詞之代北燕南之行,秋氣邊聲之嘆,或屬覘梭龍之旅,或屬西使蒙古之行。

    再者,此詞結句「道別來、渾是不關心,東堂桂」,《箋校》謂「東堂桂」典出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認為「全詞只是思念家中,無他意。『東堂桂』另有喻科舉及第意,與此詞無涉」,然而李商隱詩之「桂堂東」是指桂堂之東,「東堂桂」是指東堂之桂,意思迥然有別。

    「東堂桂」典出《晉書&·;郤詵傳》,郤詵升任雍州刺史,晉武帝在東堂聚會為他送行,問郤詵說:「卿自以為如何?」郤詵答道:「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武帝發笑,侍中奏請罷免郤詵的官職,武帝道:「我和他開玩笑罷了,不能怪他。」後人便以東堂桂、郤詵丹桂、郤桂或郤詵枝比喻科舉及第,如李咸用《投所知》有「手欠東堂桂一枝,家書不敢便言歸」。性德此詞用「東堂桂」之典,或是指思家、思所愛之心切,對功名渾不掛心。  

    種種對前人成說的辯駁之處,正文中雖屢有所及,但為方便閱讀故,並未盡數註明。當然,我之所謂辯駁,絲毫沒有貶低前輩的意思。事實上我於《箋校》受益良多,飽含感激之情,只是文史一道,所謂完美的注本向來都只存在於人們的理想之中,後人永遠都有不斷完善的餘地。本書的箋注,無論是沿襲前人的傳統,還是悉心闡發的一家之言,也同樣開放給後來的學人,以期對納蘭詞的理解始終隨歲月而深化。

    本書附錄選取了與納蘭詞極相關的幾篇文獻,顧貞觀《飲水詞序》、吳綺《飲水詞序》、魯超《今詞初集題辭》,讀者可以藉此一窺性德其時的文壇風貌。這幾篇文字尚無人箋注,在此一併注出。

    最後一點,也是無關學術的一點:為方便普通讀者,本書採用簡體橫排,對注釋中引用的古代文獻除少量極簡明或極必要者之外,一律出以白話釋文,且對生僻字一律以漢語拼音加注。如此雖或有蛇足之譏,但箋注工作本非伊摯言鼎、輪扁語斤,我還是希望這樣的努力能使更多的初學者能夠更加便捷地進入納蘭詞的優美世界。

    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生於順治十一年(1655年),卒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時年三十一個歲。

    納蘭氏的始祖是蒙古土默特人,他們消滅了呼倫河流域的女真納喇部落,舉族移居到納喇故地,改姓納喇,後來又遷徙到葉赫河流域,稱為葉赫部。如同漢人習慣把郡望放在姓名之前,當時的女真人以及清代的滿人亦習慣將地名或部名繫於姓氏之前,納喇一族便開始被稱為葉赫納喇氏。納喇是漢語音譯,也譯作那拉、納臘、納蘭。

    建州女真興起的時候,葉赫部與建州首領努爾哈赤既聯姻親,又結血仇。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金國政權(史稱後金),設天命年號。天命四年(1619年),努爾哈赤親率大軍討伐葉赫部,縊殺葉赫部首領金台石、布揚古,將降眾盡數遷至建州,並分別編入滿洲各旗,不許聚族而居,烜赫一時的葉赫部自此滅亡。

    在葉赫部的降眾之中,就有金台石的兒子尼雅哈(又譯尼雅漢、倪迓韓)。順治元年(1646年),尼雅哈「從龍入關」,循例被授予騎都尉的四品世職,於順治三年病故。尼雅哈共有四個兒子,次子(一說三子)明珠崛起於仕途,成為康熙朝權傾一時的宰輔重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