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由此還會引發一個我輩凡夫俗子大感興趣的問題:莊子有沒有像孔子那樣收過學費?當然,這個庸俗的揣測也有其比較深刻的涵義,因為它實際上意味著這樣一個問題,即莊子當時有沒有像其他學者一樣開宗立派,有沒有公然擺出過學術導師的高調姿態?
我們知道孔門向來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之說,《史記》還專門有《仲尼弟子列傳》,其他如墨家弟子也有很大的聲勢,但莊子的弟子到底有誰,我們連一個名字都叫不出來。《莊子·外篇·山木》講莊子見到螳螂捕蟬而黃雀在後,於是一連多日悶悶不樂,「藺且從而問之」,唐代的莊子注釋家成玄英說這位藺且就是莊子的弟子,姓藺名且,但他沒給出任何證據,也不知道是望文生義還是什麼,或者所謂藺且也只是一個虛構的人名罷了,這也正是《莊子》的一貫風格。
看來莊子雖然主張逃名,自己卻(也許是無可奈何地)得享大名,而他的追隨者們卻真真正正地實現了逃名的理想,以至於除了一個可疑的藺且之外,我們竟然連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物也尋找不到。再者,這些追隨者們,無論是以聲聞還是以緣覺(套用佛教術語),看來也沒有一位社會賢達,以至於莊子一派在當時竟致有點默默無聞。比如,和他同時代的孟子熱衷於反對異端邪說,但根本沒提莊子,《呂氏春秋》、《尸子》點評百家,也偏偏漏掉了莊子,所以朱熹甚至認為莊子沒什麼追隨者,只是在一個遠離人煙的地方自說自話罷了。
但也有些人不像朱熹這麼多疑,他們會懷著溫情與敬意來理解藺且的身份。成玄英自然是個典型,他不但認為藺且就是莊子的學生,還為莊子找到了一位老師,叫做長桑公子。(成玄英《莊子序》)如果此言屬實的話,那麼莊子還有一個盡人皆知的師兄弟,即神醫扁鵲。
不過至少在樸素的唯物主義者看來,長桑公子絕對是一個比藺且更加可疑的人物。但這個說法一度相當流行,而且佛、道兩家都這麼講。尤其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長桑公子堪稱舉足輕重,他是入天門、養丹田的名家,曾向扁鵲傳授過起死方。
歷代學者不斷鑿實著莊子的這一師承,越說越真,及至元代,趙道一為歷代真仙作傳,在莊子的條目之下先是照抄《史記》本傳,然後引《真誥》說:「莊子師從於長桑公子,學得了玄妙的道理,著成《莊子》。他隱居在抱犢山中,服北育火丹,白日升天,在天庭做了一個叫做太極闈編郎的官。」(《歷代真仙體道通鑑》卷5)看來莊子終究拗不過世人的心愿,雖然一輩子遠離官府,卻在天庭謀了個體制內的身份。箇中奧義在趙道一的注釋里可以略窺一二:「世人如果知道莊子是這樣一號真仙,一定會非常重視他的著作。」
但嚴肅的學者一般認為莊子是師承老子的,和所謂長桑公子沒什麼關係,就連成玄英自己也在為《莊子》所作的注釋里自相矛盾地說「莊周師老聃」。這個說法主要是發揮了《史記》本傳,不過《史記》只是說莊子的學說本於老子,卻沒提兩人有什麼師生關係,或許莊子之學只是遠紹老子也未可知,畢竟《莊子》夾雜著不少老子的名言。
不過,也有細心的學者讀出了另外一種可能:莊子其實生活在老子之前,甚或老子只是莊子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儘管這樣的見解已經不為時人所取,但莊子的師承問題依然沒有明確的答案,更何況莊子並不是「一個」人。
最後,如果實在要對莊子的生平做一個粗略而未必可信的勾勒的話,不妨參照B.H.Hoffert的推測:莊子,宋國蒙地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70年。在家鄉的時候,他就學於一位楊朱學派的老師,做過小吏,至少有一名叫做藺且的弟子。在雕陵看到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便辭了職,認為公務員的職位無論對現實生活還是對精神追求都是一種有害的束縛。然後他去了魏國,在那裡結識(或重逢)了惠施,彼此成了友好的論敵。因為惠施既是魏國的國相又是名家的領袖,我們或可猜測莊子參與了那裡的宮廷辯論——莊子的作品向我們展示了他對辯論語言與邏輯思辨的高超駕馭能力,儘管他用這種能力來證明的恰恰是辯論的無謂。最後,如果我們對《莊子》里的故事輕信一些的話,他應該死於公元前300年左右,死在他的妻子和惠施之後,其時有一些弟子陪在他的身邊。(Chuang Tzu: The Evolution of a Taoist Classic, 2002, p9-10)
3.
葛瑞漢(A.C.Graham)對比老子與莊子的差異,說「《莊子》是一部古代著作集,為了偏愛私人生活而不是政壇官場的社會的局外人所著。《老子》雖然也吸引了同一讀者群,但它卻表現為另一種有關統治術的指南」,並且稱《莊子》是「反政治的」,而《老子》是「政治的」。(《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p199)這一論斷儘管忽略了《莊子》大段的政論性文字,但也道出了七八分的事實。
所謂著作集,這是先秦著述的通例。《莊子》的著作權,就像《論語》、《墨子》這類的作品一樣,要歸於一個志同道合的集體。劉笑敢的一個經典的考據結論是:「《莊子》內篇基本上是戰國中期的作品,《莊子》外雜篇基本上是莊子後學的作品。莊子後學大體上包括述莊派、黃老派和無君派三個支派。莊子及其後學三派的總和,就是莊子學派。」(《莊子哲學及其演變》,1988,p98)i內篇一般被認為是莊子本人的作品,儘管其中也明顯羼雜著別人的筆墨。對於嚴格的版本考訂者來說,增竄的內容一定要刪,不過事情還有另外一面,即殘缺的內容也一定要補。事實上,後一項工作才是難度超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