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伊拉克略時代是東羅馬帝國歷史上文化和政治的轉折點。羅馬時代正是在這個時期結束了,而拜占廷歷史由此開始了。這樣說是恰當的。對希臘因素的強調和基督教教會影響的增強,這兩者的結合使拜占廷帝國呈現出新的面貌。早期拜占廷國家以驚人的頑固墨守拉丁語為官方語言的舊制,此時卻緩慢地、極不情願地接受了希臘語穩步發展並占據優勢地位的事實,而沒有做任何公開的重要改變。早期拜占廷時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使用一種語言作為官方語言,使用另一種語言作為民眾語言,在實際生活中,所有政府和軍隊圈子裡使用的官方語是東部省區絕大多數民眾都不懂的拉丁語。伊拉克略終止了這種狀況,希臘語作為教會和民眾交流的媒介變成了拜占廷帝國的官方語言。希臘化掙脫了任何人為強制性限制以後比以前更迅速地擴展,而拉丁語僅過了一代人就幾乎不用了,甚至在有教養人的圈子裡也很少使用。[54]
在這種希臘化的影響之下,拜占廷帝國皇帝的稱謂也發生了重要變化,也就是簡單化了。伊拉克略放棄了複雜的拉丁形式,並在其皇帝稱謂上加上流行的希臘語用法“瓦西里”()。這樣,以前只用於拜占廷皇帝非正式稱呼的古代希臘國王的名稱現在取代了羅馬的稱謂“皇帝”、“愷撒”、“奧古斯都”等。此後,拜占廷皇帝的正式稱謂就是這個“瓦西里”,它被認為是皇帝的準確稱謂。[55]伊拉克略就是把這個稱謂賜給其子、共治皇帝伊拉克略·新君士坦丁(HeracliuConstantine),後來又賜予其第二個兒子伊拉克羅納斯(Heraclonas)。從此以後直到帝國滅亡,這個稱呼就被所有拜占廷皇帝和共治皇帝使用,而愷撒的稱謂最終失去了其皇帝封號的意義。
拜占廷共治皇帝制度在保證皇帝繼承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這裡如同在羅馬一樣,它並沒有為法律所規定,因此,拜占廷皇帝們都採取在其本人生前就提前確定共治皇帝作為其繼承人的方法。共治皇帝也穿皇帝官服,戴皇冠,享有皇帝稱謂,其肖像常常出現在錢幣上,與主皇帝比肩而坐,其名字常常被皇帝法令提到,同時民眾在非官方場合稱之為“二皇帝”()或“小皇帝”()。當主皇帝去世時,共治皇帝繼承皇帝的全部權力,皇帝繼承通過這種辦法能夠保證在皇家內部進行,王朝的承續也可以確定。但是,世襲皇帝制度的最終確立還需要時日,伊拉克略本人就因為任命其次子與其長子同為共治皇帝和皇帝繼承人而使事情複雜化。[56]
東方省區的收復使帝國再度面臨一性論問題。大教長塞爾吉烏斯對形勢變化的核心問題並沒有看走眼,他為恢復教會內部的安定進行了不懈努力。他採用在帝國東方省區出現的基督單一能量的教義,提出基督神、人兩性都擁有一種活躍的能量()的主張,企圖以此調和察爾西頓和一性論兩派教義。[57]塞爾吉烏斯因此支持單一能量的說教,並與東方各教會進行談判。大教長的行為似乎被證明具有政治目的,因為君士坦丁堡與信奉一性論的東方之間長期存在的教義分歧曾為波斯人的入侵提供了極大幫助。伊拉克略本人也接受了這種教義說教。在其東方戰爭期間,他就已經與這些地區,特別是亞美尼亞地區不同教會人士討論過各基督教教會聯合的問題。在收復一性論流行的各省區後,談判在更大範圍和更緊迫的氣氛中繼續進行,因為形勢的變化提出了比以前更緊迫的要求。談判似乎出現了良好的開端,也許很快就能實現統一,不僅在亞美尼亞,而且在敘利亞和埃及,在埃及自631年擔任主教的希魯斯(Cyrus)大力支持這個統一計劃。羅馬主教霍諾留(Honorius)在塞爾吉烏斯和希魯斯的遊說下也採取了支持政策。但是,幻夢很快就破滅了。和解的努力在敘利亞,特別是在埃及惟有強制才能推進,來自正統教派和一性論派兩方面的反對與日俱增。正統教派的旗手是修道士索弗羅尼烏斯(Sophronius),他於634年擔任耶路撒冷教區大主教,以其雄辯的口才著稱。他無情地批駁新教義是一性論和察爾西頓正統教義墮落變種的私生子。這一反對意見和羅馬主教表態的壓力顯然使塞爾吉烏斯改變了先前的立場,羅馬主教霍諾留明確表示他一直懷疑單一能量的說教,儘管他接受了基督單一意志的說教。他將單一能量說打入冷宮,此時提出了基督單一意志說()。這種新的基督一志論教義信條在塞爾吉烏斯起草的法令中正式公布,638年由皇帝頒布,命名為《一志論法令》,並懸掛在聖索非亞教堂的大殿裡。教會和國家領袖都支持基督一志論,隨著638年12月9日塞爾吉烏斯的去世,狂熱的基督一志論者皮爾胡斯(Pyrrhus)接替他擔任君士坦丁堡大教長。然而,《一志論法令》顯然是一次失敗的努力,它遭到正統教派和一性論教派雙方的反對,並遭到霍諾留在羅馬的繼承者的強烈譴責。基督一志論作為一種調和方法的失敗比幾個世紀前教會和國家大力調和遭到的失敗還要嚴重。如同前幾次試圖調和的情形一樣,它只能導致新的對立,增加矛盾衝突。由於阿拉伯人占領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形勢更加複雜化,這兩個地區於638年被敵人占領,埃及在不久以後也遭到同樣不可避免的惡運。這樣,基督一志論就因本身具有的政治目的而失敗,東方各省區泛起的宗教動亂過去曾有助于波斯人,此時又同樣有助於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