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12頁

    光是汽車業務,中華集團就實現銷售收入1150億元,比去年集團整體收入還高,實現淨利潤134億,再次突破新高。

    至於賴以發家的摩托車業務,在中國摩托車市場達到2000萬產能時,中華集團摩托車板塊出口量突破了280萬台,而國內銷量也創新高實現421萬台的好成績。

    中華集團繼續以無可撼動的成績占據了國內摩托車三分之一的份額,並且出口量大幅增加,開始向國外輸出過剩產能。

    另外在電動兩輪車市場上,電動車對摩托車正在不斷追趕,2005年電動兩輪車全國銷量突破1000萬台。真正形成了城市人騎電動兩輪車,而農村人騎汽油摩托車的中國特色格局。

    華夏品牌電動兩輪車進入市場早,在電池技術上走在前列,跟摩托車相比市場占有率更加恐怖,達到了42%的份額。也就是說,華夏電動兩輪車完成了420萬台的銷量,幾乎在此領域占據半壁江山。

    合併汽油摩托車和兩輪電動車業務,中華集團的摩托車板塊日益強大,銷售收入達到了370億的龐大規模,利潤實現了22億。

    兩大業務合計報表的話,中華集團整體收入將達到1520億元,淨利潤156億,足可堪稱中國內地企業的巨無霸之一。  

    按照2005年全國工業500強排名,中華集團如願以償殺入前十強,位列第10名,把建設銀行擠出了榜單,就算進入世界500強也毫無疑問,無愧於中國大陸第一民營企業的稱號。

    第二十一章 更換對手

    幸福感總是跟別人對比出來,在國內汽車行業里中華集團一騎絕塵,當年超過百萬銷量以及高達50%增長速度的雙管齊下,讓所有競爭對手都望塵莫及。

    就算其他企業對照中華集團成功的路徑有樣學樣,從大規模投入到產生看到結果沒有三五年時間少不了,屆時中華集團早已經更上一層樓,大有輕舟已過萬重山,船頭回首大唱笑傲江湖之感。

    一步快步步快,按照目前中華集團的發展速度,韓皓可以自信地說一句,他的主要對手不再是三大三小的國內同行,而是隱身在三大三小身後的外資巨頭。

    中華集團追趕國外對手的距離在漸漸拉近,已經可以清晰看到他們身後的銘牌,再跨越幾步就可以伸手抓住對方衣角,從而實現同一起跑線競爭的格局。

    比照國際汽車主流水平來為中華集團的發展情況評分,以當前國際主流標準為100分計算,歷經十年發展後上次小結時中華集團取得了86分的好成績,距離趕上國際同行還有14分的差距。  

    在二代發動機、CVT變速器以及玄武平台的進步攻關下,中華集團完成了86分的好成績。

    距離上次評估已經過去2年時間,中華集團再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技術評分自然有所上升。

    首先是以四大件基礎實驗室(試車場、碰撞安全、風洞、電磁兼容)落成為標誌的國內最先進汽車研發體系建立,證明了中華集團在硬體上具備跟國際競爭對手同樣水平的硬實力。

    大家擁有相同水準的研發設施,在這樣高標準硬體中研發得出的產品,至少在工藝上相差不大。

    硬體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給中華集團帶來了2分的增長,讓科技評分躍居到88分。

    其次是中華集團完成了商用車的產業布局,一舉拿下客車、卡車的產品線,形成乘用車和商用車齊頭並進的格局。

    要立志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汽車巨頭,商用車是不可避免的戰場,中華集團利用轉瞬即逝的時機完成了市場進入,不必從零開始而是借東風入主,開啟了商用車的新征程。

    如此擴張產業鏈達成戰略布局的表現,讓中華集團再次獲得加2分,整體分數來到了90分。

    要知道100分成績就說明中華集團已經追趕上國際主流汽車品牌的技術水平,足以更他們分庭抗禮。因此進入90分區間後,每前進一步都是無比困難。分數增長率也從2分變成了1分,每獲得1分的成績都要付出巨大努力和高昂代價。  

    伴隨工業製造2.0技術標準打造的小型轎車「明」,屬於技術再升級版本,能在挑剔的歐洲市場跟小型SUV「宋」一起站穩腳跟,說明中華集團具備了打造全球車型的實力。

    至少在車輛外觀、內飾設計上具有獨到之處,這樣的產業升級結晶再次讓中華集團突破90分的限制,獲得1分加成後達到91分的高度。

    最後,基於新賽道考慮的新能源汽車,鯤鵬大巴成為全球第一台實用量產的純電動客車,可以說實現了彎道超車的點對點突破。

    儘管國外同行對此冷漠應對,認為只是中國人的炒作,新能源汽車的春天還未開始。但韓皓卻堅定認為,伴隨石油能源價格不斷高漲以及電池電機技術的突破,新能源汽車的春雷已經響起,不久以後汽車行業就會進入內燃機和新能源汽車兩條腿前進的全新格局。

    憑藉鯤鵬大巴的新能源技術突破,中華集團再獲1分獎勵是理所當然,現在已經達到了92分標準,距離趕上國際同行步伐已經越來越近。

    在AT變速器、渦輪增壓發動機、打造模塊化平台、柴油高壓共軌系統、車用晶片等技術攻關下,中華集團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當把這些技術短板補上後,就能堂堂正正跟國外巨頭來一場生死較量。

    為何韓皓眼中的戰略對手已經更換了一撥,決心把目標瞄準跨國巨頭。因為跟中華集團92分的高分相比,國內其他競爭對手的分數實在是有點上不了台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1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