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頁
輿論大戰中,除了國有資產流失討論之外,中國品牌的概念再次被提起。
在中國市場上生產銷售的外國或合資品牌算不算中國品牌,我們還需要不需要自主掌控的民族品牌?
有人提出國際化背景下,只要在中國生產、銷售並向政府依法納稅,就是中國品牌。
反對者則認為這不過是國外品牌在中國的馬甲,只有自主技術研發和智慧財產權的品牌,才是真正意義上中國品牌。
如果放任國外品牌在國內攻城略地,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把國內市場拱手讓給外資,將來中國可能成為經濟上殖民地,供國外商品輸出和傾銷。
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中國發展已經沒有參照物,只能依靠自己來一步步探索。這樣在媒體上公開辯論,總體而言對國家是好事,畢竟真理越辯越明嘛。
在爭論到高峰時,韓皓到訪格力集團又給這場辯論提高了熱度,作為國內不可忽視的企業家領袖,他的一舉一動倍受矚目。
董奇珍親自充當講解員,帶領韓皓走訪了格力工廠,並帶他參觀了格力一向神秘的研發機構。
裡面確實有一個項目組正在對汽車空調進行研究攻關,期望能把家用空調技術轉移到汽車之上。
「中國有3億多家庭,未來可能會有3億多輛汽車的需求。我們現在考慮進入汽車空調領域,也是為了今後考慮。一台空調用個10年時間不成問題,但一輛汽車6年時間可能就會更換,對比而言車用空調市場大有作為。」
在談及為何看好汽車空調時,董奇珍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國內現在汽車空調市場基本掌握在國外品牌手中,法雷奧、德爾福、電裝、三電等巨頭幾乎壟斷了市場,中華集團的車用空調也大都採購它們產品。
如果跟格力聯合研發汽車空調的話,符合韓皓對扶持自主汽車零部件品牌發展的戰略,還能收穫一個強力的幫手。
格力的研發機構跟中華集團相比,無論是規模還是設備都有所差距,但通過親身考察,韓皓見到了格力發展的誠意。一旦雙方合作的話,很可能會形成強強聯合的效應。
「中華集團和格力電器可能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有意聯合進軍汽車空調業務,另外中華集團有意戰略投資格力電器!」
爆炸性的報導隨即在媒體中流傳開來,雖然雙方沒有正式對外宣布,但對這則流言卻不予置否。
在格力要被出售傳言籠罩下,韓皓此次到訪格力集團,被許多人認為是親自替董奇珍站台。
格力管理層跟地方政府間的矛盾不是新聞,這次首富韓皓公然站台,其中意味深長。
不過,海珠市政府也出面接待了韓皓的到訪,市長還向他介紹了當地投資環境。雙方進行了一次閉門會議,沒有對外公布,但會談內容很快就在內部流出。
韓皓正式向海珠市政府表達了戰略入股格力的意願,前提是格力堅持自己獨立發展。甚至,他還提出如果海珠市真要出售格力,那麼自己旗下專門從事投資的基金將有興趣出更高的價格接盤,因為格力現在真是被低估值了。
在離開當地之際,韓皓終於在機場接受了記者的簡單採訪,對是否有意參與對格力的併購競爭一事,他做出了肯定回答。
「當然,格力電器是一塊非常優質的資產,只要簡單學過財務分析的人都能看得出。通過這次親自調研,讓我更加堅信這一點!」
沒想到韓皓竟然親口承認了此事,這讓獲得第一手資料的記者們興奮不已,他們繼續就敏感問題追問道。
「你認為格力到底值多少錢?」
要知道9個億數字在記者調查下基本屬實,美國人只願意給這個報價,到底韓皓會開價如何,可是一大新聞熱點。
聽完記者的提問,韓皓欣然一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伸出右手食指跟中指做了一個手勢,然後就轉身進入貴賓通道登機。
咔嚓一聲,韓皓擺手的照片被記者拍了下來,放到了次日新聞之中。
「中華集團有意加入格力的爭奪戰,不過出價卻是一個謎!」
到底韓皓的手勢是一個V字的勝利標誌,還是表示這是一個2字?就算是2字的話,出價是20億人民幣呢,還只是2億美金,讓記者們私下爭論不休。
不過韓皓加入抬價,還是立馬取得了效果,海珠市政府方面開始覺得當初的出報價確實過低,希望跟美國人重新開始就價格談判。
這讓開利公司的談判代表不樂意了,他們來到中國許多地方政府都是求著自己收購當地企業,本來跟格力談得好好的,現在卻出現了變數,尤其要求加價的行為讓他們很不爽。
不過跟美國總部匯報後,得到的指示卻是儘快在合理範圍達成收購協議,就算價格上漲一倍也不惜代價。抄底中國市場的時機可謂是轉瞬即逝,尤其現在中國媒體開始熱議這次收購,讓美國人感到事不宜遲。
以18億人民幣獲得中國家用空調市場第一的企業,尤其對方年銷售收入達到130億,低負債高利潤,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這筆錢只需要3年時間就能回本。
本來海珠市政府還有些忐忑,己方要求提高報價會導致美國人不快,沒想到對方真的同意增加報價,一下子把價格提高到12億人民幣。甚至暗示月底前簽約的話,還能把價格再網上提高1個億,並且今後對海珠市的投資還能翻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