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53頁

    到底成功沒有,現場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工作站,等待最終結果的公布。

    只見守在電腦屏幕前監控的工程師對老闆韓皓豎起了大拇指,用實際舉動第一時間宣布了消息。

    現場頓時歡呼起來,今天的測試不負眾望獲得了成功。

    如果不知內情的人,看到這一幕會覺得奇怪,不就是ESP系統驗證成功了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中華集團3年前就已經攻克了ESP技術,引來博世大規模降價供貨以求斷絕自主生產之路。

    迄今為止,當年談攏的2年保護期時間已過,中華集團雖然還在使用博世ESP產品,但已經嘗試小規模生產自己的ESP新產品。

    就算是自主ESP產品,也早就在市場上商用,並不值得如此興師動眾。

    到底是什麼東西能讓現場所有人興奮呢?

    今天的主角,很快在一位工程師的操作下,從「秦」的身上被小心翼翼取了下來,看上去是一塊很小的電子控制總成。

    但這還不是它的真面目,直到工程師拆卸開多層外殼,露出裡面電路核心區域,才看到兩塊指甲般大小的晶片現出真身。  

    ESP系統需要兩塊晶片同時運行一樣的控制軟體來處理信號數據,彼此相互比對核實一致後,才會對車輛發出最終操控調整指令。

    晶片上面印著「H」字樣的公司標識,表明這是由海思半導體公司設計生產的產品。

    在韓皓和華為公司聯合組建海思半導體公司40個月時間後,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晶片產品,內部代號H1V2,專門為汽車應用設計。

    跟通信晶片比起來,車用晶片技術難度相對不高,因此海思公司率先設計生產成功,用在了中華集團自主的ESP系統之上。

    在今天路試之前,實際上搭載該款晶片的產品已經在台架上進行了多次耐久性試驗,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之前中華集團生產自己的ESP系統,主要是做硬體整合和軟體開發工作,軟體上積累了許多數據,但硬體如晶片、傳感器等都得採購國外產品。

    車載晶片的中高端市場完全控制在國外廠家手中,全球市場規模在數百億人民幣之上。今後伴隨汽車多媒體技術以及新能源技術普及推廣,每輛車身上至少需要2000元以上的晶片成本,這個市場將會迎來爆炸式增長。

    例如在中華集團推出的純電動新能源轎車身上,電池成本排在第一位,位列第二的就是各種晶片電子控制系統,足以證明晶片在未來汽車中的重要地位。  

    海思H1V2的成功,表明中國汽車業再次迎來歷史轉折點,將來可能會在晶片高端領域實現國產化。

    這也給了韓皓極大信心,讓他著手開展下一個階段的大投資。

    第一百章 巍巍崑崙

    海思晶片H1V2的成功,對韓皓來說可能足夠,但對饑渴的中華集團來說並不能滿足需求。

    除了ESP控制晶片,中華集團還需要發動機ECU控制晶片,新能源電力電子裝置的控制IGBT,車載智能互聯繫統以及自動駕駛的晶片等等,這些都是將重心主導於通訊領域研發的海思半導體無法多餘提供的資源。

    簡而言之,就是海思半導體將繼續對更高端的通訊晶片進行衝擊攻關,而中華集團需要將現有晶片技術應用化,雙方存在戰略上的方向差距。

    這個時候,海思半導體已經無法滿足中華集團的需求,韓皓迫切需要為自己多增加一枚棋子。

    對海思半導體的研發能力和工作效率,韓皓很滿意,能在40個月時間拿出讓他滿意的晶片成品,足以說明中國大陸在晶片技術上並不是後進生。

    眾所周知,全球晶片江湖話語權掌握在美歐日韓台發達國家地區手中,中國只是一個依賴進口維持生計的龐大市場,沒有自己的晶片知名品牌。  

    要知道任何產品一旦被中國人掌握,那麼將很快被做成白菜價。因此在晶片領域,國外對中國一直以來都持封鎖政策,最新最高端的晶片技術不會拿到中國。他們只會把間隔兩代到三代淘汰的技術設備引入中國,以此保持自己的高端壟斷地位。

    中國的晶片技術跟汽車行業一樣,都曾在五六十年代有過輝煌跟國際主流水平相接近,但後來歷經國內風雲變幻導致人才斷檔落伍,側重於國防的晶片事業在面臨改革開放後國外晶片業的強力衝擊,在軍轉民大潮中沒能和汽車業般找准方向,陷入了低潮困境之中。

    當然跟汽車不一樣,晶片屬於國外嚴格封鎖的領域,想合資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依靠自己來獨立發展。

    在90年代至今,中國打算利用政府力量扶持發展晶片業,但卻不得要領耗費大筆資金打了水漂。不過還是留下了不少火種資源,他們在國外晶片巨頭的咄咄逼人下小心翼翼在國內苟延殘喘。

    在浙海省定海市,就有一家被省里寄予厚望半導體「希望工程」項目——中緯半導體,現在正處於破產清算之中。

    這家剛被列入「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名單的企業,成立不到5年時間就面臨突然死亡的風險,因為企業流動資金匱乏欠了6億多人民幣貸款和外債還不上。

    當初為了響應中國政府發展晶片的號召,以及看到大陸廣闊的晶片市場前景,從台灣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離職的幾位員工,打算利用母公司淘汰的二手生產線到內地淘金,便有了中緯半導體這個公司的誕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5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