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頁
在鋰電池技術被索尼、松下、日立等把持的時代,好比18650鋰電池就由索尼公司發明推廣,ATL打算進入這個被日系壟斷的行業。
通過解決貝爾電池技術帶來的鼓包問題,ATL迅速獲得了第一桶金。不過在電池領域,自2003年起其他競爭對手紛紛跟進打起了價格戰。
尤其是大股東凱雷資本的合伙人在參觀了國內其他電池企業後,斷定今後這個領域將會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建議風投基金退出電池項目,不再追加任何投資。
凱雷資本連同其他投資人一致準備出售手中的股份,以求套利逃離這個被他們認為沒有未來的領域,而ATL的創業者打算繼續在這個行業幹下去。
這個時候,由誰來接盤就影響到ATL的未來!
凱雷資本在ATL已經投入超過3000萬美金,現在他們對外出售大股東股份,標出了價高者得的消息。
作為ATL創業團隊曾經的東家,TDK有意接手,但要求掌握公司的控制權。另外,還有一家來自美國的高科技公司,也想在中國尋找電池的代工廠,加入到競標行列中。
俗話說,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正好熊繁星從美國回來,把收購的對象擴大,ATL進入了他的視野之中。
ATL公司的創業者都是華人,他們中來自兩岸三地,屬於聯合部隊。
熊繁星應邀到南粵省的ATL公司參觀,他實地考察一二,看看對方是否是自己心儀的合作夥伴。
「真要把公司賣掉,我還是願意由中國人接手。無論日美資本,都不是很理想的大股東。」
在得知大股東即將退出之際,ATL公司的創始人如此說道。
「如果中華集團進入的話,我們再不濟可以依靠他們獲得電動摩托車的訂單可以存活。依照我們跟對方初步溝通,他們更在乎是將來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研發。
說實話,這也是未來我們鋰電池行業的發展方向。」
在ATL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層傾向於能賣身給中華集團。
凱雷資本等投資者對ATL的估值在一億美金,因此他們的60%的股權轉讓起始價在5000萬美金,能收回一倍投資收益也算是不錯的風投項目了。
本來只打算看一看,但凱雷資本等急於出手,因此熊繁星只能請韓皓一起跟著前來。
預計收購價達到5億人民幣,ATL這家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資,還得韓皓現場看過,並請專業會計事務所評估。
韓皓覺得自己近段時間成為了空中飛人,以及一位風投專家,他為了布局新時代汽車,已經投資入股了不少相關企業。
飛到跟長三角經濟圈媲美的珠三角地區,這裡是中國外來投資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靠「三來一補」模式興起了許多專業集群地區。
曾有人說虎門大橋一堵車,全球的電子行業都要感冒,因為中國的電子產業鏈已經從頭到尾連成一個閉環。任何一個電子零部件,都能在中國找到生產其的工廠,世界工廠的稱號名副其實。
來到ATL公司,這家公司採用前店後廠模式,屬於典型的珠三角來料加工型工廠。
他們可以根據客戶要求不同,而生產對方的定製產品,憑藉此靈活經營模式獲得了一定量的訂單。
兩名戴著墨鏡的保鏢在確認四處安全後,才拉開車門讓韓皓下來,這樣大手筆的出行在準備迎接的ATL公司高管等人來看,實在是拉風之至。
「大丈夫當如是也!」
一位ATL高管如此感嘆道。
果然不愧是年輕的首富,讓人一看就知道不同凡響。
韓皓沒想到自己迫不得已隨身跟著保鏢,在其他人眼中竟然為地位不斷加分。
長遠投資,除了針對專業領域外,還得看整個公司的團隊如何。韓皓摸爬滾打了多年,在投資方面自有一套訣竅。
跟隨對方介紹逛了一圈,韓皓髮現ATL的研發力量還可以,基本都是大學本科畢業。之前獲得的風投資金,也都變成了固定資產,多條可以隨意組合變更的生產線,可以順應客戶的不同要求。
「電子零部件受到摩爾定律的控制,更新換代越發加快。但電池行業卻多年沒有大進步,現在已經成為制約電子產業的枷鎖。誰能打開這道枷鎖,誰就能獲得下一個時代的青睞。」
談及為何進入電池行業時,ATL的創始人之一曾書群向韓皓如此介紹。
看了一圈,韓皓覺得ATL的團隊還挺合自己的胃口,注重研發敢於向市場壟斷者發起衝擊,整家公司充滿了一種工程師文化。
不過要想讓韓皓豪擲幾個億投資,光這點還不夠,他必須需要更多說服的理由。
「比亞迪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電池企業,你們跟他們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韓皓的問題可謂十分尖銳。
「比亞迪是成本殺手,他們善於把某個行當做成白菜價,好比手機電池他們的報價比我們少三分之一。這也是導致我們大股東退出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ATL無法像競爭對手般控制成本。手機電池報價不要說一塊錢,就算是一毛錢都能讓投標落敗。
不過我們的相對優勢是我們可以做到一分錢一分貨,提供相對溢價優質的產品。我們的電池和比亞迪相比要貴上一些,但使用時間更長,綜合時間換算下來我們的性價比更高。
如果客戶願意多花一點錢,他們從能我們這裡獲得質量更加優秀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