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05頁

    中國政府連續在1999年、2003年兩次合計註銷高達2.84萬億人民幣的壞帳,得益經濟飛速發展2004年中國政府財政收入達到2.5萬億,要消化這些銀行壞帳至少需要10到20年時間。

    針對壞帳頻發增長過快的局面,中國政府已經無力再一次動用政府力量來承擔債務後果,必須對中國金融行業進行徹底改革。

    於是,按照國務院對金融行業的頂層設計,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走海外上市之路,從資本和管理兩方面來徹底改造臃腫龐大低效的國有金融企業。

    實際上,這是用外部勢力來倒逼改革,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金融改革之路。

    跟徐工這樣打擦邊球關係國家經濟安全不同,對金融行業的改革可是關係到國本,稍有差錯可是關係到億萬中國人民的福祉。

    中國的金融行業迫切需要改革,但政府已經拿不出錢來繼續投入,整個國家陷入了資金荒。

    資金荒不是人民幣荒,國家不能不顧國情開動印鈔機印鈔票,這樣導致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引發通脹,印再多的人民幣折算下來購買的硬通貨美金依舊一樣。例如現在8塊錢換1塊錢美金,屆時超發人民幣10倍,80元人民幣依舊只能換1塊美金。  

    讓國有五大銀行以及保險公司到海外上市,吸納國際資本來填補資金缺口,同時把西方先進的銀行、保險公司管理機制引入中國,用外力來倒逼改革,就是中國政府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戰略抉擇。不管如何,先活下去,再考慮經濟得失。

    事實上,這也給了國外資本抄底中國市場的最好機會。

    高盛、花旗、凱雷這樣的美國資本來了,瑞銀、安聯、蘇格蘭皇家銀行這樣的歐洲資本來了,亞洲資本代表新加坡淡馬錫公司以及日系資本也來了,緊隨其後還有華人李首富為主的香港財團。

    率先準備上市的建行選擇了美國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25億美金占股9.1%。隨後滙豐銀行入股交行、蘇銀和瑞銀入股中行、高盛和安聯入股工行,淡馬錫跟香港財團也跟在後面飽吃一頓。

    可惜這樣的美食盛宴卻缺乏中國內地民間資本的身影,就算是韓皓也無力進入這樣的資本盛宴。只能說是時運不濟,在他還未明白資本的力量之時,國家金融改革已經鳴鑼開場,並且在他還熱身之時裁判已經宣布完場。

    也正是此次國家大規模金融改革,讓韓皓認識到資本的真正實力,可以一定程度讓強勢政府低頭。

    管理億萬資產的中國五大銀行到底估值如何?  

    在中國經濟開始騰飛背景下,就算再保守的投資者都能從中看到金燦燦的錢途。

    以即將上市的建行為例,美國銀行25億美金入股,保守收益在300%以上。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發展,1000%回報率不是妄想,這就是中國的魅力。

    按照建設銀行在中國經濟的實際控制力和市場影響力來看,25億美金獲得9.1%股權,存在股權低價賤賣的嫌疑。不過在國有五大行改革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改革目標下,賤賣也許是不得不承擔的代價,時間不等人,誰讓中國資本沒有足夠實力呢?

    凱雷資本因實力有限未能進入中國五大行的投資者行列,但卻在保險行業撿到了另一個皮夾,太平洋保險依舊是一塊誘人的肥肉。

    他們僅以4億美元就獲得太平洋保險24.9%的股權,以非常划算的價格獲得在中國保險市場行業巨頭的戰略投資者身份。

    短短几年時間,「國退民進」就變成了「國退洋進」,實質上就是資本的逐力,外國資本大規模進入國內,中國孱弱的民間資本無法與之相對抗。

    不過,這只是整體而論,在個體上依舊有特例。至少對韓皓來說,經過多年積累,他擁有與境外資本一戰的能力。  

    既然金融領域的饕餮盛宴無法參與,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實業領域有所作為,擊退來自國外資本的入侵。

    凱雷因徐工一下子全國知名,對其危害國家安全的質疑聲不斷,為此他們不得不修改了併購徐工的方案,大幅度降低持股比例從85%降到55%,提高國有股的份額,但依舊未能得到商務部首肯。

    51%——50%——49%……

    就算再如何不斷讓步,但商務部就是卡住不給併購案通過,凱雷資本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妙。

    因為這時,他們在中國市場迎來了最為強大的競爭對手,本土最大的民營企業——中華集團出面角逐徐工這匹鹿。

    凱雷資本報價20億人民幣85%股權,而同等條件下中華集團直接報價30億元,甚至還有替補方案是20億占60%股權,並且承諾接入玉柴發動機,促進徐工發展更多專用車項目,最後還保證協助徐工登陸港股上市。

    可以說,韓皓的方案直接衝著凱雷資本而來,在他們的方案上更進一步,補充了更多細節更加符合中國政府的需求。

    當中華集團宣布介入後,得到國內輿論一片支持,畢竟賣給中國人要好過把徐工讓美國人控制。  

    商務部一天不批覆,就證明凱雷跟徐工之前簽署的協議沒有真正生效,中華集團有後來居上的可能。

    跟凱雷這樣的投資基金相比,以實業發家的中華集團更加讓人信服可以有效整合徐工集團。

    中華集團的出現,不單讓凱雷資本嘗到苦水,也讓三一重工這樣的民營機械企業感到難受。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0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