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頁
本以為韓皓可能不會同意,為此他們特意說此次碰撞結果不加入今天成績的考核,沒想到中國人卻很爽快答應了。
看著韓皓胸有成竹的表現,ADAC方面不禁產生了懷疑,這次刻意打壓難道又為中國人無意間達成錦上添花之舉?
看熱鬧不嫌多,知曉第三場碰撞即將開始,現場觀眾再次爆發出熱烈掌聲。
跟第一次碰撞試驗類似,唯一不同就是碰撞接觸面積主要在駕駛員位置車頭40%面積。
「砰——」
硝煙散盡,「宋」依舊保持了好形態,A柱完好,正面氣囊和側氣簾一起彈開,給予假人足夠安全的保護。
「這太不可思議了!」
ADAC方面的工程師們有些不敢相信,「宋」在這樣突擊考試中依舊取得了好成績。
他們今天想盡了種種辦法,最終卻發現對這輛中國生產的SUV無可奈何。
出口到歐洲的「宋」實際上是一款全球車型,在安全碰撞上做到了最高標準要求,不但符合歐洲也符合美國的碰撞標準,因此這樣臨時提出的測試韓皓想都不想就點頭同意了。
如此大好舞台給「宋」表現,十足的免費GG,他當然不能錯過。
「我就說嘛,中國汽車有不那麼好的產品,同樣也會有好的產品存在。希望今後歐洲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能把中國汽車列入考慮範疇,它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第三場碰撞測試結束後,韓皓並未忘記在電視上給中國汽車打GG。
其他多餘的話他並不需要講太多,「宋」的表現足夠說明了一切。
一場本以為是公開審判的直播,沒想到演變成中國汽車尤其是中華集團的產品GG,這讓許多歐洲媒體大為鬱悶。
ADAC最終給「宋」打出了五星標準的最高評價,同時在節目結束前,他們的主管公開為之前質疑全部中國汽車質量不合格的觀點道歉,表示中華集團是一大例外。
面對歐洲媒體針對中國汽車鋪天蓋地的指責,韓皓以及中華集團在歐洲上演了一場絕地大反擊,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反駁了種種莫須有的批評,並且為中國汽車正名,挽回了中國商品的國家形象。
這使得他一躍成為在歐洲知名度最廣的中國企業家,順帶也讓「宋」的銷量得到出乎意料的熱銷。
在這樣背景下,對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實力的討論,成為許多歐洲媒體的近期熱點。
還是直播碰撞的德國知名電視台,他們特意做了一期關於中國汽車工業的節目,邀請本國著名汽車行業專家,請他談一談對中國汽車的看法。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於60年代,跟韓國汽車工業相近。但他們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沒能跟上國際發展潮流,如果不是吸引外國汽車巨頭到中國投資,帶去大批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國汽車業現在跟印度應該是同一個水平。
如果用具體數值說明的話,以我們德國汽車工業為參照物,印度落後30年時間,而中國則是20年。就是得益於我們為中國帶去現代汽車工業的火種,讓他們得以燃起火把趕路,進而超過印度10年時間。
從先前參加碰撞試驗的兩個中國品牌汽車來看,他們採用的技術平台跟我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近似,並且在對汽車工業理解上相差有20年差距,這其實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普遍表現。」
這位汽車行業的專家看來對中國汽車乃至亞洲汽車了解很客觀。
「你的意思是說,中國人以現在的發展水平,還需要20年時間才能追趕上我們引以為傲的德國汽車工業?」
主持人很快抓住觀眾的痛點,問出大家都想知道的東西。
皺了皺眉頭,汽車行業專家簡單想了一會後,繼續回答道。
「我的本意是雙方技術差距在20年時間,不過如果考慮到我們德國汽車工業也在不斷發展,你也可以理解為中國人得用20年時間來追上我們。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後發優勢帶來的趕超能力,像參加碰撞試驗的中華集團,他們推出的車型產品就是例外,『宋』據我估計已經接近國際主流水準,技術差距控制在6年時間即一代車型以內。」
「噢——」
坐在演播室現場旁聽的觀眾集體發出感嘆,對專家剛才的話感到意外。
「等等,我跟現場觀眾一樣,被您的回答給弄糊塗了。剛才您說中國汽車工業跟我們德國相差20年,現在突然又冒出來一個中國企業只差了6年時間,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主持人身經百戰,很快注意到這個明顯的漏洞。
「我說的20年是從整個國家層面考慮,中國現在的自主車企基本沒有自我研發能力,可以說才剛起步,從其一年寥寥可數的銷量足以證明。中國的汽車工業要整體追趕上德國,確實需要20年時間。
不過好比沙漠中會存在綠洲,綠洲是沙漠中不可思議的奇蹟。在中國這片貧瘠的汽車沙漠,也有一塊奪目的綠洲存在,就是中華集團。他們這些年吸納了許多國外人才,並且積極利用國際最新技術打造自己的產品,例如這款小型SUV『宋』出眾的碰撞測試,在安全水平上就已經追上我們。但在發動機等其他核心技術,『宋』跟我們主流車型的差距還控制在一代車型之內。
車型只是個例,以我對中華集團的研究,他們跟我們真實水平差距應該是10年時間。如果他們保持這樣的發展速度,很可能在6-10年後就會追上我們發展的步伐。但這隻針對他們一家企業而言,無法代替整個中國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