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38頁

    「非常棒,這只是二維碼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社會邁向新紀元的一大步。」

    作為頂級商業精英,韓皓一眼就看出來二維碼將為行動支付插上騰飛的翅膀,將人類社會帶入無現金社會。

    「今年雙11,不單要在線上繼續發力,而且還得在線下發起三大戰役,將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通整個支付體系,以此來改變人們的支付習慣。」

    跟身上充滿工程師氣質的韓皓相比,馬傑克更像是一位天馬行空的演講家。

    「此番邀請你過來,就是希望先在快的打車平台上將其作為試點,小規模在線下經濟進行業務嘗試。」

    快的打車作為網際網路預約用車服務手機軟體,得到了許多高層次商務人士的青睞,發展勢頭遠超預期。

    尤其是國外Uber打車火爆,讓國內一下子出現不少於10家的打車創業平台,他們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韓皓本人是Uber的股東,同時也是國內快的打車大股東。

    談及網際網路打車軟體,原本從阿里集團調任快的打車軟體負責人的程雷,大半年前已經離職並創辦了滴滴打車公司,還獲得騰訊150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

    程雷為何從快的打車離職呢?

    一是看到了打車軟體巨大的發展前景,覺得大有可為。二是嘛,他並不認可快的打車經營策略,決心出門自己干。

    估計韓皓自己也想不到,沒簽競業協議陰差陽錯下竟然培養了新的敵人。

    從Uber打車模式引申回國的快的打車,成立伊始就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租車服務,而韓皓為了整合產業鏈重新定義了經營策略。

    就是快的打車通過向中華集團分期購買或租賃數千輛汽車,以此作為租車服務提供方,再來招募司機通過手機接單,兩者協議賺取分成。

    經營模式像傳統的計程車公司,但卻利用網際網路軟體來引流乘客,屬於重資產的經營策略。

    而程雷創辦的滴滴打車,肯定沒有實力來大手筆購買汽車,而只是充當信息發布的平台,向全國普通車主招募司機,然後通過網際網路引流乘客就坐再協議分成。這屬於非常明顯的輕資產營運模式,可以迅速擴張並源源不斷吸引新司機加入。

    簡而言之,快的打車屬於專車模式,市場推廣慢利於對司機的管控。滴滴打車則屬於租車模式,利於低成本擴張但不可控安全差。

    兩種模式一時半會在市場上還無法分出勝負,因為使用網際網路打車軟體的消費者數量基數太小。

    衣食住行,是人類高頻次的剛需。

    今天手機便捷支付的產生,極有可能引爆出行市場。

    擁有中華和阿里集團加持的快的打車,猶如一頭巨獸在蹣跚前行,身後跟著一群餓得兩眼冒光的惡狼,它們時刻準備著撕碎吃掉前方的屍體。

    對打車軟體市場,韓皓一時半會還沒有定論,他決定再看看現實演變情況如何,這給了像滴滴打車此類創業公司崛起的機會。

    有了風投的大筆資金,滴滴打車開始了燒錢補貼之舉,只用了三個月就一下子成為僅次於快的打車的公司,有能力直面跟對方競爭。快的打車經營布局範圍僅在幾大一線重點城市,滴滴打車的發展已經開始涉足二線城市,並有隱約彎道超車的跡象。

    當韓皓的注意力被牽涉在半導體領域時,中國網際網路打車出行的戰事卻在今年雙11購物節之前一觸即發。

    第二百零四章 偷襲行動

    一家初創企業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創始人對當前賽道的認識程度,他的目光所及決定了企業最終能抵達的彼岸。

    對於網際網路打車,韓皓的認知是覺得大有前途,戰略大方向有了,但還一時無法確定確定戰術。

    快的打車之前操盤手程雷,就是不認同韓皓的戰術方向,才開啟了另起爐灶之旅,創辦了滴滴打車。

    跟造車新勢力興起大背景一致,國內風投資本四起,他們紛紛群雄逐鹿尋找中國經濟崛起下各條賽道的頭馬,以此下注投資來博取高額回報。

    儘管網際網路打車已經有了韓首富下場,但絲毫不影響其他人湧進來之決心。畢竟連中華集團如此龐大的汽車市場影響力,都能迎來各方對造車新實力的追加投資,何況是一條在線打車的全新賽道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人可是一直以來都不畏強權,富有挑戰精神的民族。

    韓首富雖然很強大,但誰說他就不能在細分領域被擊敗,要知道時代可是變化得非常快。

    「你覺得在該領域,自己最大的優勢是什麼?需要如何才能擊敗快的打車,成為行業第一!

    要知道快的背後可是站著韓首富這樣的超級大佬。」

    騰訊對滴滴打車的1500萬美金風投,猶如大海之中的鮮血般醒目,很快引來了其他尋味而來的風投基金。

    不缺錢,就缺好項目!

    風投們在真金實銀進入滴滴打車之前,基本都要跟程雷來一場直達靈魂的對話。

    因為風投大佬們都知道,做投資,基本就是投資人。人靠譜的話,只要選對了風口,就可以等著坐收紅利。

    「最大的優勢就是我擁有一個靠譜穩定的團隊,以及自己十分熟悉網際網路的打法。韓總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企業家,但他家大業大需要關注的領域太多太雜了,肯定無法專注分心在一家初創公司之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3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