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頁
「?」譚建華迷糊道:「比銅好一百倍?小伙子,你可別跟我扯,世界上要是真有這麼強的材料,那全世界的電纜都得用它了,別跟我瞎吹,說人話。」
江博無奈道:「我說真話你怎麼就不相信呢,真是一百倍,而且一百倍只是保守估計,如果願意把材料做仔細,最高可以做到上萬倍。」
「你怎麼越說越離譜了,你以為我會信?」
「不信我也沒辦法。」
沉默半晌後。
「真的沒騙我?」譚建華呼吸急促地問道。
「騙你不是人,可以了吧?」
「天吶,一百倍於銅的新材料,這,這可是一項超級重大的發現啊……」在譚建華看來,這種新材料給他的衝擊,比鋰空電池大多了。
鋰空電池改變是電池和能源儲蓄市場的格局,而這種新材料,用途頗多,將可以顛覆全球的電力電纜界格局,一種新材料的出現,遠比某種電池技術的突破的意義重大多了。
……
英國倫敦。
當地時間5月27號上午八點。
《自然》雜誌發布新一周的內容,頭版是一面叫做《獨闢蹊徑解決鋰空電池技術難點的方法》的論文。
論文作者署名:賀天強。
另外,在這篇論文之下,還有另外一篇論文。
《一種實現秒充技術的新材料銅烯》,論文作者:賀天強。
一天之內,兩篇同一作者的論文,同時登上《自然》,此事立刻引起了東西方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關於銅烯的這篇論文,是賀天強一周前才剛剛發出的。
按照《自然》雜誌審稿的尿性,起碼要下周去了才能刊登,但沒想到這周就登上來了,還和鋰空電池放在了一起。
由此可見,《自然》雜誌的編輯部,對於這兩篇論文的看好和重視。
《自然》新一期的內容更新不久,短短兩三個小時內,《鋰空電池》和《秒充技術銅烯》這兩篇論文,便被數千上萬名世界各地的學者下載研讀。
約翰是美國一所知名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一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並且曾經還是鋰空電池的忠實維護者。
只不過,因為許多技術難點實在是無法攻克,讓約翰對鋰空電池死了心,並且表示鋰空電池這塊誰碰誰SB。雖然沒這麼說,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但是,在看了《自然》雜誌新一期的那兩篇關於鋰空電池和銅烯的論文之後,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接著,他在自己的社交軟體上發表了這樣一段話:「看了《獨闢蹊徑解決鋰空電池技術難點的方法》,我來大膽預測下一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賀天強教授。
這篇論文簡直太驚艷了,我看完之後,眼睛都濕潤了,萬萬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可以看到鋰空電池問世。
賀教授,謝謝你,你的這篇論文了卻了我前面十數年的遺憾,你太了不起了。」
約翰教授的這番話,在電池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騷動。
但是,同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史密斯教授,卻在推特上這樣說道:
「看到很多人都在議論《自然》上那篇關於鋰空電池的論文,我去下載看了看。
內容雖然不多,但確實很精湛,獨闢蹊徑,來自華夏的賀天強教授很厲害。
不過,我個人覺得另一篇論文中所提到的新材料銅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重大突破。
一種比銅金屬的載流子密度、速度多百倍的新材料,意味著只要它普及,我們現在所用的電力電纜,已經可以慢慢被淘汰了。
同時,在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家工業等領域,也將會因它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
這是一種全新的材料,了不起的材料,但沒想到這麼一種神奇的材料,居然會是一個名不經傳的人研發出來的。
我確信,在此之前,我從未聽過賀天強教授的事跡。
華夏,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啊。」
……
第749章 第二個大招
史密斯教授的推特發出後,立刻引來不少粉絲的評論。
「史密斯教授的話才是正解啊,我也是一樣的看法。」
「沒錯,鋰空電池早就不是新概念了,但銅烯這種材料,卻是前所未有的新材料。」
「《自然》雜誌上的那兩篇論文我花了50美元下載看了一遍,受益良多,賀天強教授,確實厲害。」
「只是厲害嗎?我看完之後,差點把下巴都驚得掉下來了,感覺這兩篇論文不是人能寫出來的,這個賀天強簡直是非人般的存在啊!」
「你們只看到了兩篇論文作者署名都是賀天強,但你們知道這位賀教授來自哪裡嗎?」
「華夏啊,這種奇怪的名字,也就只有華夏人才能取了。」
「賀教授可不止來自華夏,他還來自華夏的黑骨頭,我查了下,發現他是黑骨頭旗下一個實驗室的負責人。」
「黑骨頭,難道就是前段時間傳出造出仿生機器人的黑骨頭集團?」
「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那這個黑骨頭集團,也太恐怖了吧?」
西方學界對於鋰空電池、銅烯等事件議論紛紛。
國內學術界的眾多學者,也是因為《自然》雜誌上的兩篇論文,而變成了震驚部成員。
燕京時間,5月27號下午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