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嗯,再戴上墨鏡。
岸邊還有不知名的紫色小花點綴其中,和易海舟熟悉的東南亞熱帶叢林的悶熱完全不同。
這是種敞亮大氣,還有點原始的美麗。
在市郊加滿油,另外還買了兩個十升的油桶分別裝滿油和水,穿行在車輛寥寥的鄉鎮公路上。
如果不是那種偶爾看見的殘破民房,以及時不時出現的武裝檢查站。
真會讓人覺得是在自駕旅行。
伊萬提到的那張通行證確實很有用,只要看見的武裝人員都會點點頭立刻放行。
所以易海舟並沒慌著趕路,對手是誰,具體在哪裡,都不知道,經驗豐富的他知道這樣急吼吼的按過去,反而不妥。
就得把自己當成是個旅行者,起碼是跟對手無關的人員,才能放鬆各方的警惕。
所以他一開始甚至沒有朝著伊萬指點的礦工教堂去。
有點隨心所欲的順著公路轉悠,熟悉這裡的地理特徵,甚至在確認沒有人的殘垣破壁破房子邊,還停車下去觀察建築結構。
持續好幾年的戰亂,早就讓完整的社會秩序崩塌,大城市還能依靠完整的電力、自來水等系統勉強運轉,最邊緣的農家也能靠自給自足的原始生活單獨維持。
偏偏就是處在中間的城鎮、村落,無法從學校、醫院、市場等各種民生體系獲得人群生活必需品。
只能迅速的崩潰逃離。
易海舟非常熟悉這種情形。
戰亂難民往往都是由這些地方的人群造成。
當初他給瑪麗都說過,搶下大遊艇,兩個人就有了基本生存的食物飲水保障,管十多天都沒問題。
可放大到幾十名無辜目標,一兩頓飯後大家都沒得吃了。
所以這一路走來,路邊三五棟建築組成的民居、十幾棟房屋的村落,基本上沒人。
有一處經過的湖泊邊村莊,萬籟俱寂,除了幾艘破爛的木船系在岸邊,隨著波浪輕輕搖晃,就沒有別的東西在動。
偶爾幾聲鳥鳴劃破這寂靜,成為唯一的聲音。
仿佛幽幽天地只有易海舟一個人的存在。
這種景色的極美卻人煙罕見的感覺,特別是習慣了亞洲那邊稍微有個景點就遊客如織的熱鬧場面。
會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
在棉北都不多見。
畢竟那叢林裡面還是很原始的生活,打仗就打仗,村民依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完全與世隔絕。
越是習慣了現代化的城鎮生活,戰亂以後就越容易望風而逃。
易海舟甚至舒舒服服的找了間湖畔破房子,先做把弓箭射了條一尺多長的魚。
隨便撒點麵包末在湖面,就聚集過來一堆傻乎乎的胖頭魚,根本不愁吃。
再利用人家的廚房灶台,給自己做了頓晚餐,他買了幾大包當地的紅腸和麵包,儲存消耗個把月都沒問題。
隨便搞幾瓶調味料,烤魚配熱狗,喝著當地帶點啤酒味的格瓦斯,看著遠方的夕陽映在湖面上,別提多愜意了。
就是那粗大的紅腸始終給他有種餃子餡的感覺,湊合著吃吧。
戰亂之地,對他這種有槍又有戰鬥力的傢伙來說,就是旅遊勝地。
不過這沒什麼商業頭腦的傢伙,確實沒想到可以開闢生意。
吃過飯,把伊萬留在後備廂的東西清理歸置下。
人家還是提供了戰鬥裝備的,雖然一把AK74步槍已經很舊了,五六個彈匣,關鍵是還有一包手雷!
易海舟想要的是軍用炸藥!
這是自己單詞量不夠的問題嗎?
不過也能用。
在人家幾乎沒有塵土,只是有些長霉的床墊上,裹著毛毯香甜的睡了一覺,凌晨四點過開車朝著二三十公里外的礦工教堂摸過去。
黎明前的黑暗,是易海舟最喜歡去偷襲的時刻。
絕大多數人,哪怕有夜間哨兵,這也是警惕性最低的時候。
沒了檢查站,也完全沒有路燈,車燈也沒多明亮,車廂裡面除了在充電的幾部手機衛星電話亮著指示燈,只有手機GPS的畫面跟昏暗的儀錶盤。
距離目標五公里左右,建築開始密集點了,有村莊出現,一公里左右住宅區愈發頻繁,開始有稀疏的燈光照明。
最後的城鎮起碼有上百棟大小建築平鋪在公路邊,依舊沒有路燈,卻把最明亮的燈光留給了整個區域最高大的建築。
在普遍只有兩三層樓的民宅中,七八層高的尖頂教堂,最高處甚至能看見溫暖燈光下吊鐘的輪廓。
教堂就像一座燈塔,給予這些苦難中的普通人內心堅持活下去的希望。
易海舟這殺胚,卻習慣性的判斷著最佳爆破點。
第73章、守護這個世界的美麗
天蒙蒙亮。
坐靠在駕駛座上叼著香菸,卻沒點燃的易海舟,吃驚的發現,這座小鎮依舊充滿生命力。
這樣處在戰亂中的地區,居然還有人出來打掃街頭清潔。
然後有步履蹣跚的老人,推著丁零噹啷的貨架車出來賣煎餅,月餅那麼大的薄煎餅。
推著車的動作很吃力,但頭上戴著的花絲巾非常艷麗。
艷麗得讓易海舟想起了奧琳娜。
接著是歡天喜地衝出來買煎餅的孩子,還背著書包。
慌裡慌張的叫著什麼,從老奶奶手裡拿了煎餅就跑,身上的衣服很普通,但是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