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93頁

    呂濤一聽,忙走上前舉起火把上下左右的看著不停,一種疑惑的心情不由得讓他皺了皺鼻子,白眼道:“這個石刻人像,怎麼看的這麼眼熟,看上去好象是古埃及獅身人面像。 ”

    獅身人面像處於隧道中一塊凹陷進去五米左右的一處石壁上,而獅身人面又是凸出一具石刻人像,獅身人面像前面的石地上光溜溜的沒有任何祭祀品以及祭祀法器,更沒有用於祭祀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

    李梅欣賞這尊絕美藝術品般地,目光灼灼的從上掃下。 不得不承認。 在李梅如此重質量地生活中,碰到如此極品身材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數。 遂嘖嘖笑著贊道“呂濤,你看這裡沒有任何祭祀品,會不會有其他事情發生過?”

    呂濤呼了口氣,一臉無所謂的自言自語:“看起來是顯得有些異常,古人是很相信迷信的。 ”

    “古埃及獅身人面像?古埃及獅身人面像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李梅被她呂濤得也是一陣心動,有些認同呂濤的說法。 但是。 這裡怎麼會出現古埃及獅身人面像呢?

    “是啊,古埃及獅身人面像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呂濤剛把話說了一半。 頓時反應了過來。 戈然而止,眼神呆呆的看著姐妹倆道:“我呂濤雖然沒有去過埃及,但我知識這裡這尊獅身人面像頭戴皇冠,額套聖蛇浮雕,頦留長須,脖圍項圈的才是古埃及真正地獅身人面像。 而現在古埃及那尊獅身人面像,經過幾千年來風吹雨打和沙土掩埋。 皇冠、項圈不見蹤影,聖蛇浮雕於1818年被英籍義大利人卡菲里亞在雕像下掘出,獻給了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 鬍子脫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館存有兩塊,大不列顛博物館存有一塊(現已歸還埃及)。 像的鼻部已缺損了一大塊,據說是拿破崙士兵侵略埃及時打掉地,實為訛傳,它是被朝聖遊客中世紀伊斯蘭蘇菲派教徒砸掉的。 歷經幾千年的獅身人面像。 現已痼疾纏身,千瘡百孔,頸部、胸部腐蝕的尤其厲害。 ”

    “這是怎麼一回事?莫非兩千多年前的這裡,也有海歸派,帶回了西洋文明?”一旁的李雪掩著嘴,強憋著笑。 水靈的眼珠子骨碌碌直盯著呂濤看。

    呂濤淡然一笑,聳了聳肩膀神色激昂道:“不可能是這樣。 這樣說,還不如說古埃及地那尊獅身人面像,是這裡的仿製品。 ”

    “我知道你要說獅身人面像,是瑪雅人建造的,瑪雅人也是華夏人的後代,”李雪略一猶豫,雖然知道自己對瑪雅人的理解不過是半吊子,但呂濤常提起瑪雅人的傳說,使得李雪至少了解了瑪雅人的一些表面現象。

    “1863年。 一位叫布※#8226;德※#8226;布爾的學者。 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歷史學院檔案館裡,發現了300年前蘭達主教所記載地瑪雅人的許多傳說。 稱從“海上神路”來過12個高文化的民族,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文明。 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島上居住著瑪雅人,他們自稱是“三千年前由天國乘涕竹舟經天之浮橋諸島,到科潘河畔種豆麥黍粟的農民。 ” 這裡的“海上神路”和“天之浮橋”正好暗示了殷人地東渡之路。 打開世界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東海經朝鮮海峽,到日本列島,到千島群島,經勘察加半島南端,到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直達阿拉斯加,其間島與島的相距,大都不過十幾二十海里,真正是一座座“海上神路”和“天之浮橋”。 ”呂濤越說越激動,故意露出了一副知人論世的神色:“智利國家圖書館珍本藏書中有關於HOSI(侯喜)王和MOCHE(摩且)王的故事。 摩且王向以殘暴出名,他對宮內人施行宮刑,在犯罪的臣民身上炮烙“S”紋。 摩且王帶有一頂扇形的青銅帽子,把帽子摘下倒過來,就是一把大斧子,這很像中國古代“鉞”,摩且王用它作斬首用的威權重器。 在商代,有一個讀音近摩且的部落居住在江淮一帶,這一族是商代的望族,剛烈暴戾,摩且王地性情與之很相似。 周武王滅商後,就是用黃鉞斬地紂王頭。 公元926年,日升國毀於地震,遭受嚴重地震災害的族人,南下秘魯,投奔摩且王,想求王資助,重建家園。 誰料到貪婪地摩且王不但不給他們幫助,還要把他們統統收編為奴隸,供摩且王族役使。 消息傳來,難民非常震驚,這時,有一位HOSI醫師,從安第斯山下山,一路高唱《HOSI王歌》,“二十五族為兄弟,跟著HOSI過天之浮橋島,途中艱險不能忘,分發麥黍眾相親,兄弟莫將兄弟辱,天國再建冬復春……”HOSI醫師直唱到摩且王宮廷,圍觀人眾,皆痛不欲生。 歌聲傳到宮中,摩且王聽了,悲痛欲絕,哭著迎接侯喜醫師,釋放奴隸,捐出黃金珠寶,交給飛鷹族兄弟,讓他們重建家園。 顯然,HOSI王和MOCHE王就是殷商東渡的攸侯喜統率和摩且部落名,正因為如此,MOCHE王聽到《HOSI王歌》才悲痛欲絕。 難民們返回故地,建日平旦國。 日平旦國建立經過,墨西哥政府有全部記載。 HOSI醫師唱的歌,連發音都有記錄,很像漢語的一字一音。 而他所唱的,顯然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海上大遷徙。 ”

    中國自古以來有一個關於海中度朔山桃都山的傳說,正是中華先民矢志東渡的信息傳承。 漢王充《論衡※#8226;訂鬼篇》說:“《山海經》曰:北方有鬼國,說螭者龍物也。 而魅與龍相連,魅則龍之類也,又言國人物之黨也。 《山海經》又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一日神茶,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 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 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 凶魅有形,故執以食虎。 ”度即“度過”或“渡過”,“朔”即北方,度朔山就是度北山。 《山海經》言鬼國俱在北方,商代也有鬼方,也在北方。 由此而知,鬼國人分布在桃枝屈蟠三千里的度北山的東北一側。 每當中華先民從東北亞渡北太平洋或白令海峽之時,伴隨著的是人畜的巨大犧牲。 夸父族認為人死化作桃林,因此在從亞洲北部通往美洲的白令海峽一帶便有桃林三千里,萬鬼出沒,成為鬼門。 “白令”也就是“鬼門”的譯音。 今天在北美洲阿拉斯加州(ALASKA STATE)的安柯雷奇市的(ANCHORAGE)柯澤堡(KOTZEBUE)和白令海峽之間的島上,保存著札賁、獫狁、冰夸、肅慎、靺鞨人等中華先祖的遺蹟,溝通亞洲和美洲的指路方向標——圖騰柱——托天波爾如簇如林,佇立在冰天雪地之中,向世人訴說著中華先民開拓美洲的萬古艱辛和永恆精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9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