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見得呂濤臉色陰晴不定,敏感的李雪也是心中一突,猜出了幾分他現在的打算。也顧不得什麼,急忙一把抓住呂濤的手,情急道:“呂濤,你說住在這裡好,還是住在我們那個小溶洞好?”
“各有各的好處,”多少天來,呂濤幾乎一直是在各種危險中度過。隨著各種生生死死。神經練得詭異而敏銳,這一生中,也不是第一次產生某種預感。然而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玩意,也是時靈時不靈。弄得呂濤至今,一點險都不想去嘗試的感覺:“住在這裡,有那天然巨火的照應,仿佛少了一種恐懼感。但多了一份取食的麻煩感……”只是出於人類,甚至是動物的本能。對於自己獲得的獵物,或者只是預定地獵物。都會有一種對其他人警惕和排斥的潛意識。
“那還是回小溶洞吧,”李雪心下打了個冷顫之餘,即是為呂濤的責任意識而高興。又為自己的想法所慚愧,後悔補充道:“習慣了,覺得那挺好的。”
三人走過地下河邊,邊走邊欣賞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風景。望著眼前的洞廳浩緲、火光的映照,呂濤感覺自己的心緒輕鬆多了。生命本就是一個流動的過程,生命中純粹的快樂太少,或許路上會發生一些刺激好玩的事。邊走邊看,欣賞路邊的風景,感受自己的心情,這也不失為一種瀟灑的生活態度吧。
感慨萬千之後,呂濤將手中的菸蒂彈向身邊浩浩的江水,望著水面激起的漣漪快速隱沒于波濤……
“嘩啦”一聲,水花四濺,清澈見底的地下河裡,一條洞鱸魚水中翻滾,隱隱現現,時而露出水面,時而下潛入水裡。一股難以言表的清涼氣息,撲面而來,讓李雪那顆整日處於緊張狀態的心,好好的放鬆了一把:“這是什麼魚?”
“沒見過,地下世界的很多物種,並非是人類所了解的,”呂濤笑著迎了上來,但是仔細觀察。卻見其眉宇之間,總是抑鬱著一股淡淡的愁緒。
地下河裡是一條洞鱸魚,洞鱸魚一般只能長到16-20厘米,有些能長到80厘米長。身上生有黑色的縱條紋,眼睛已被皮膚蓋住,只留下一個痕跡。那麼這種盲魚如何行動呢?在它的頭部和身上有許多不同形狀的小突起,這些小突起能起感覺作用,完全可以代替眼睛,聽以即使常年處於黑暗的環境,它們仍能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盲須䲁長得很美,它的全身呈桃紅色,也有的呈青銅色,在其上面還布滿了黑色小斑紋。這種魚在幼年時期眼睛比較發達,到了成年期眼睛就逐漸被皮膚所覆蓋而成為瞎子,與此同時,在頭部生出許多細小的敏感須,以此來代替雙眼。
盲魚在分類學上隸屬於脂鯉科、墨西哥盲眼魚屬。它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賞魚,體長大約為8厘米,身披亮銀色鱗片,所有的鰭部均呈奶油色。大約在數萬年前,盲魚的祖先被水流帶到了只有很少光線或完全沒有光線的地下洞穴內,隨著漫長的歲月流逝,它的眼睛因無用武之地而退化,變成了今天的盲魚。對於一般動物來說,沒有眼睛簡直是不能生活的,但盲魚的眼睛雖然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卻能夠依靠其它器官的特殊感覺來進行正常的生活。它是一種游速很快的魚,能夠自由自在地在水中遊動,不會在遊動撞上水草、石塊或其它的魚。也就是說,眼睛的退化並沒有給它的生活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沿岸的岩石縫中或岩石下的洞穴里,可以找到一種身長只有10厘米的盲鰕虎魚。這種魚的皮膚呈淺紅色,光滑無鱗。幼年時期,它的眼睛雖小,但有視覺,一旦長大,眼睛就隱沒在皮下。雖然它雙目失明,但它卻能在黑暗的洞穴里東遊西竄、異常活躍,這是由於在它的頭部生有許多皮膜感受器,靠著這種感受器能迅速探索到食物。
還有一種墨西哥魚,這種魚在幼年時期生長著一對非常惹人喜愛的大圓眼睛。魚類學家觀察和試驗發現它的雙眼在發育生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逐漸退化,活動就全靠皮膚來感受光線及外界的刺激。
盲魚的品種很多,還有一種更奇特的盲魚叫盲鰻魚,這種魚是在真正的魚類出現後才形成的。它主要生活在堪察加半島海域,是世界上唯一用鼻子呼吸的魚類。盲鰻雖然也被一層皮膜遮住了雙眼,但是這種魚不只在頭部有感受器,它的全身也長滿了超感覺細胞,能比較正確地判定方向、分辨物體。它還能鑽進大型魚類的體內,並且能把魚的內臟吞食掉,然後再憑著感受器鑽出魚體,有時它還鑽進魚網捕食網中的魚,而當漁民起網時,它又能迅速從網中逃走。這種魚的耐飢能力很強,半年不進食也不至餓死。盲鰻有4個心臟,至於為什麼它能有這麼多心臟,至今還是個謎。盲鰻還能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粘液,可將四周海水粘成一團,在敵害遇到這種粘液迷茫之時,盲鰻早已逃之夭夭。盲鰻一般以微小的甲殼動物或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
“這天坑世界,還真是個世外桃源。其實在這裡生活一輩子,也沒什麼,這裡有吃不盡的食物。如果人類只因生存而活著,我覺得這裡是在好不過的地方,”李雪饒有興致的看著地下河中自由自在的盲魚,忽然想起了什麼,忙抬頭向呂濤問道:“對了呂濤,那火,能燃多長時間?”
“不知道,十天半個月的應該沒問題,”呂濤順手撿起一片陶片看了看,發現上面有一個圖符:“你看這個圖符,與三星出土的一些陶器上的七個圖符一樣。只可惜三星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可識讀的文字,這七個圖符是否就是早期的雛形文字?三星堆當時是否已經產生文字?而晚期蜀文化著名的“巴蜀圖語”,是否已經是更為成熟的蜀地文字呢?這些都頗有爭議,是尚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