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28頁

    夜明珠在我國古代民間又名叫夜光壁、夜光石、放光石,相傳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夜間能發出強烈光芒的奇寶。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記載,古代中國人喜愛敘利亞產的夜明珠,它別名為孔雀暖玉。據說,印度一些人把夜明珠稱為“蛇眼石”。據日本寶石學家玲木敏於1916年在他編纂的《寶石志》中記載,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種特殊的紅色水晶,被譽為“神聖的寶石”。

    夜明珠本從礦石中採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極為稀少的,開採也很困難,故此這顯得格外珍貴。一些古描寫它具有“側而視之色碧;正面視之色白”的奇異閃光。據說,在古代希臘羅馬,個別帝王把它鑲嵌在宮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有的皇后、公主把它裝飾在首飾上或者放在臥室里,以它作為國寶加以宣揚和讚美。夜明珠究竟是一種什麼樣性質的奇寶?古今中外的說法頗不一致。據一些專家考證,夜明珠並不是象某些人所吹噓的那樣神秘,而是幾種特殊的礦物或岩石,經過人們加工後才變成圓珠形。夜明珠發出的光,並不象神話中傳說的那樣能把龍宮照得如同白晝。發光強度較大的夜明珠,在黑暗中,人們在距離它半英尺的地方,能清清楚楚地觀看印刷品。

    “呂濤,最大的夜明珠有多大?”李雪壓抑住心中的好笑,臉上仍舊是一副冷若冰霜謙虛好學的模樣。

    此言一出,就連李梅也是將.注意力放到了呂濤身上。想看看他究竟還知道些什麼事情,心中直是祈禱希望能從這寶藏中尋找出一枚夜明珠,雖然與呂濤相處的時間尚短,然其表現出來的精明和能幹,足以讓多數男子汗顏。

    呂濤又是打著哈欠,又懶洋洋的.伸了個腰,撓著腦袋尷尬笑道:“最大的夜明珠要屬西安的一顆顆夜明。陝西素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稱。有一年國慶期間,西安展出一顆夜明珠。這顆夜明珠直徑1.6米,重6.2噸,通體為綠色,圓滑而光潤,仿佛大翡翠一般可愛。在白天還看不到它的光芒,但是到夜晚的時候,在黑暗中自然發出由綠到白的螢光,猶如一輪明月。這顆夜明珠已被評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據悉,這顆夜明珠是由一個礦工在雲南發現的,當時是不規則的形狀,重量有7噸多,後來經過打磨之後才變成圓形。”

    “呂濤,你對夜明珠如此了解,是.不是也有心得到一顆?”李梅像是看外星人一般的看著呂濤驚訝著。

    “盜墓之人,也視夜明珠為最為珍貴的珍寶,我豈能.不想擁有一顆夜明珠,”呂濤眉頭緊鎖的看了李梅片刻後,才略猶豫道:“東漢時期,許慎提出玉,石之美,有五德。春秋早期,管仲提出“玉有九德。”春秋晚期孔丘提出玉有十一德。諸家玉德之說,為我國幾千年來愛玉、崇玉、禮玉、賞玉、玩玉、鑒玉、藏玉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鑑於此情,夜明珠是寶玉石業大家族中寶中珍寶、寶中之王。歷代帝王為了壟斷和獨霸這一特屬權,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敢問津的,甚至連目睹一眼夜明珠的風采的權利都沒有。許多文人墨客為了討好和迎合帝王將相的寵愛,大量的收集有關夜明珠的素材,進行文飾和包裝,使本已神聖而神秘的夜明珠,更加神乎其神,撲朔迷離。在洪門幫會中的文人智士論說;宇宙上有36天罡,下有72地煞,合共108天地。啻之夜明珠採擷和孕育了天上日月星辰之皓光,太空中風晴雨露之潤澤,大地上山川萬木的穎華,人世間的精、神、魂、靈之瑞祥,融於一身。並且夜明珠在傳說中又講道:夜明珠稀有、珍奇、高貴、華麗、神秘是因為它具有36彩,72霞,108光。”

    “原來如此,”李雪心中竟然沒來由的略過一絲輕顫。.生出了一股難以言語的錯覺,滿洞都是金銀財寶,居然不如夜明珠的名氣大。

    近代最著名的夜明珠,估計就數慈禧口含“美齡.飾鞋”的那顆了吧。據盜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孫殿英講:此珠分開是兩塊,合攏就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另,有書記載:說它重四兩二錢七分(合今133.4375克).慈禧含在嘴中是為保屍身不化。不想,正是她安置在周身的寶貝讓她的棺材早早的被打開。至於宋美齡把它放在鞋上,只是聽說,所以到底是她為了漂亮,或是為了貶低這禍國殃民的末代西太后,就不得而知了。而且,這個現實及傳言中都讓人無比憎悔的女人,曾把鳳冠上的四顆夜明珠取下,意圖贈與外侵者,以試求和。幸運的是,她身邊的宮女竟有心為國護寶,使這四顆珠子流落民間。1964年被發現,並無償獻給國家。

    呂濤看來這裡.多少有些空氣流通的地下寶庫,除了一些玉石製品外,少數的陶器、木器、鐵器、銅器、絲織品等物都被空氣侵蝕損壞得極其嚴重,金銀器的侵蝕損壞度不是很大。對他來講,這種情況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既然地下寶庫中有流動的空氣,那就說明這裡的地下水與外邊的某個水域是一脈相通的。但這個水域是哪裡呢?以往的知識告訴他,有可能是印度洋水域……

    天坑世界裡,沒有太的傳說。這裡是海拔三千多米的一座山坡上,坡上有一片樹林,生長著雲杉、白樺,還有一些小灌木叢。整座博格達峰,只有南面的山坡山有一大片這樣的樹林,其他都是雜樹野草橫生的。那片樹林聽說千百年來都沒人進去過,因為極少有人進入,所以落葉都已經變成了厚厚的黑泥,甚至有些地方都產生了泥沼。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2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