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頁
天坑崖壁一行,李雪也學會了一些單繩攀岩技術。從腳下站立處至洞穴口的也就十米之高,李雪雖然學會了一些單繩攀岩技術,但對於她來說十米之高的距離,爬個五分鐘,已算是不錯的速度了。
“怎麼樣?”伸手將爬上洞穴口的李雪拉上來的呂濤,還沒等李雪站穩,急忙問道。
順著繩子爬上來的李雪,四肢無力而僵硬的跌坐在呂濤身旁,原本溫潤而柔和的眼眸此時失卻了神采,暗淡而無光,顯得還是有些害怕。臉色變得更是蒼白無色,嘴唇有些瑟瑟發抖,睫毛之間忍不住都快要掉下眼淚來了。重重地呼吸了幾次,才撫平了起伏不定胸口的鬱氣,緩緩站直身來,連聲道:“不錯,不錯……”
不一爬上來的李梅,從呂濤拉她上面的手中抽回了手,捏著自己有些酸麻地手腕,靜靜地看著洞穴的一叩,眼神之中一片陌生的茫然。有些暗淡的眼神卻似看出這洞穴中的含意。淡淡的神色凜然道:“這洞穴是幹什麼的?什麼也沒有?”
“正因為這裡面什麼也沒有,就不好猜測了,”呂濤神色有些陰沉的點上了一支煙。
這種洞穴,從安全的角度上去分析,安全絕不是問題。沒人說話的時候,每個人心頭都湧起了異樣的心思,可誰也不願意說出來,大家都抱著能活一天就要快樂一天的想法,無用的思緒想也是徒惱人意。
“我們先下去,在這四周看看,我覺得這裡挺有意思的,”現在的李雪,考古地質學卻是已經深深的嵌入了她的生活。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她這地下生活中的一部分。上過大學的她,自然學過地球自形成以來,經歷了約46億年的演化過程,進行過錯綜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雅丹地貌還受天文變化的影響,所以各個層圈均在不斷演變。如今在呂濤有意無意緒說之間,不知是記住了還是回憶起曾學過的大約在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現象,於是生物成為一種地質應力。最晚在距今200~300萬年前,開始有人類出現。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一直在努力適應和改變周圍的環境。利用堅硬岩石作為用具和工具,從礦石中提取銅、鐵等金屬,對人類社會的歷史產生過劃時代的影響。
人類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學科,地質學成熟的較晚。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龐大的地球及其悠遠的歷史,這決定了這門學科具有特殊的複雜性。它是在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爭論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地質學的萌芽時期(遠古~公元1450年)人類對岩石、礦物性質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中國,銅礦的開採在兩千多年前已達到可觀的規模;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禹貢》《管子》中的某些篇章,古希臘泰奧弗拉斯托斯的《石頭論》都是人類對岩礦知識的最早總結。
在開礦及與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鬥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地質作用,並進行思辨、猜測性的解釋。我國古代的《詩經》中就記載了“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關於地殼變動的認識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海陸變遷是按一定的規律在一定的時期發生的;在中世紀時期,沈括對海陸變遷、古氣候變化、化石的性質等都做出了較為正確的解釋,朱熹也比較科學的揭示了化石的成因。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體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氣。地質學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區別固體地球包括最外層的地殼、中間的地幔及地核三個主要的層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體地球的上層,即地殼和地幔的上部。
上學時所學過的地理知識,姐妹倆是忘得差不多了。呂濤多次向她講解過,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公里 。其核心可能是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稱為地核,半徑約3400公里。在地核之外,是厚度近2900公里的地幔。地幔之外是薄厚不一的地殼,已知最厚處為75公里,最薄處僅5公里左右,平均厚度約35公里。 地核的內層是固體,也有科學家認為是在強大壓力下原子殼層已被破壞的超固體。外層是具有液體性質的物質,還推測有電流在其中運動,被認為是地球磁場的本原。外層的厚度約為2220公里。 地幔下部是含有較多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的非晶體固體物質;地幔上部成份與橄欖岩大致相當;與地殼相接部分和地殼均具有剛硬的性質,合稱為岩石圈,厚度約為60~120公里;在岩石圈之下為一層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動、厚度約為100公里的軟流圈。
呂濤哈哈一樂,故作神秘的對李雪說道:“雪姐,該不會因為那些新石器時代的遺留物,讓你起了什麼好奇之心吧?”
“不僅僅是這些,”李雪身子僵硬了一下,抱著呂濤的手又是緊了些,語調因為激動而輕顫:“對了老公,你說哪時的人,在這裡生活就不用思考了。但為什麼要在這裡建房子?本來就是洞穴生活,至於建房子嗎?還有訝,比如這裡的地質變遷過程,應該有它的變遷時的痕跡吧。”
“這方面歷史有過記載,這裡建房子,相當於農民家的院子,”呂濤回過頭去,有些憐惜的輕輕撫摸著李雪的臉龐,嘴角苦笑道:“至於地質變遷過程的痕跡,這方面懂得不多。”
“哦,是這樣,”李雪固執的抬起頭開,一瞬不瞬的盯著呂濤那對深沉的眼睛,柔聲的說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