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22頁

    “木筏子?木筏子能飄揚過海,可能嗎?”李雪說罷,偷偷地瞧向了李梅,神色有些暗淡,緩緩搖頭。

    “最初的時候我何嘗不是如此,但習慣太可怕了,不論什麼難以接受的事,當你習慣了,也就默然了。 如果按臭小子的觀點來看,一切都有可能,”李梅眼睛看著李雪,眼神里是堅毅和肯定:“我曾見過船型懸棺,懸棺存在著許多令今人無法解釋的困惑之處。 比如,遠古時代的人們到底是用什麼辦法把裝有屍體和隨葬物品、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送進高高的崖洞裡去的,就是一個令人“難琢磨”的問題。 ”

    “我是在說木筏子能飄揚過海嗎?”李雪看著李梅迷惑的眼睛,有些激動的心情平穩了下來,她把李梅往自己的身邊拉了一下,讓李梅的頭靠在她自己的肩上,撫摸著李梅那光潔的後背。

    笑眯眯的李梅楞了一下,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衝著李雪神秘地笑了笑:“遠古時代的人們能把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送進高高的崖洞裡去的,又有什麼不能飄揚過海的?在說了木筏子本身就是早期人類的水上交通工具。 ”

    “木筏子是早期人類的水上交通工具,這不假,可那是海洋,”李雪目光中充滿了濃濃的幻覺和猜測,腦子中又是浮現了當初原古人飄揚過海那一幕幕。 巨*滔天的海水,能把萬噸巨輪打翻,木筏子豈能與鋼鐵巨輪相比。

    李梅沉默不語,或許是不同意李雪的說法。 或者剛才那句話,只是心血來潮的問了下,現在已經後悔了。 總之,、李梅才有些疑惑的看著她道:“早期人類敢用木筏子飄揚過海,自然有他的辦法。 只是那辦法土的讓現代人無法去理解他。 ”

    “說說你的猜測,”不知道什麼時候,李雪順從地點了下頭,原古太神奇了。 一念之下,她發現自己居然有點愛上了探險的感覺,有生之日會好好的觀察這些大自然的傑作,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李梅卻突然回過頭來,神情有些複雜的看著李雪:“呂濤說過,船的前身是舟,涕竹原是中國福建廣東的植物群,截其二節,剖為兩半,即可以為舟,甲骨文中的“舟”字,就是涕竹舟的象形。 ”

    李雪看著岩畫中的帆船,沒有轉過頭來,只是平淡的回答了一句。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用細膩的感覺,去體味著對方的心思。 享受著,這難得的令人心底放鬆的柔情溫馨。

    “也就是說在有文字記載的時候,就已經有舟了。 南方有竹,可剖竹為舟。 但在北方呢

    “北方沒有可為為舟的竹子,又該怎麼辦?木筏子是飄揚過海的唯一工具,”良久之後,幾乎因寫作困惑而要窒息的李雪轉過身來,荒漠而迷茫的眼神中多了暖意。

    第一百四十章 通往原古的岩畫

    第一百四十章 通往原古的岩畫

    猜測之中的李梅,無意之中像似發現新大陸一樣,美眸之中頓時迸發出閃亮的光芒,然而卻迅即似信非信的喃喃道:“不知道這個岩畫的作者在繪畫這幅圖中,是否代有誇張的畫法。 姐你看,圖中那木筏子的長度,與木筏子上的人相比,與那木筏子中間的船帆相比,不成正比。 如果僅從畫中比例來看,海洋中的木筏子,應於現代的航空母艦的尺寸大小……”

    “與航空母艦的尺寸大小,怎麼可能呢?那時的人怎麼可能製造出航空母艦的尺寸大小的木筏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李雪,聽李梅這麼一說,也特別觀注了一下岩畫中的一隻較大的木筏子,似乎也感覺得畫中木筏子的尺寸有問題。 不可能訝!這木筏子的尺寸也太大了。

    “怪事了,古人真的知道地球是圓的嗎?”

    洞穴內異常安靜,只有風在發出聲響。 李雪忽然想起了什麼事,忙從背包中取出像機,在李梅的幫助下,對室內岩畫一一拍攝……

    岩畫鑿刻於何時及其內涵意義?只聽呂濤的天方夜譚的李雪,此時早以無處下手。 人物、符號、日月星辰,更是在看天書。 室壁上圖案較深,完整清晰,保存較好,岩畫採用鑿刻手法,為單體圖案,以陰刻單線條為主,有的呈半圓形,有的呈長方形,穹頂,均鍥刻令箭圖形……

    “迷……我曾看過世界未解一百迷一書,看過之後。 居然感覺沒有一個是能有正常思維的人,解得開地,”一旁的李梅微微皺了皺眉頭,時至今日的她,在這裡真算是大開眼界了。 嘴角掛上了一抹殘忍而嗜血的笑容的李梅,知道了姐姐李雪所想知道的所有內容,但現在單憑這幅圖想要搜集出證據。 豈能是件容易之事。 想到這,李梅忽然想到了一個眾所周知的點故:“《三國演義》中地赤壁大戰。 曹操就曾下令將百餘只戰船相連,可達數公里之長,那樣可以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演練,這也是現代人可想而不可求的實現。 ”

    “這我也知道,可沒有船地原古時代。 古人又拿什麼相連呢?木筏子雖然是原古時代的水上交通工具,但木筏子必須依照樹木的長度來製作,怎麼可能造出大小尺寸與航空母艦大小的木筏子來?”李雪一臉的茫然。 《三國演義》是漢朝時期的事,那時的社會已形成一定地規模,隨著鐵器的發展,百餘只戰船用木板、鐵環、鐵鏈子相連,不足為奇。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2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