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01頁

    李梅見呂濤話中內容謙虛,語氣眼神卻有種說不出地得意和傲慢,不覺眼中輕輕露出了些鄙夷的神色,手指頭翻轉,在呂濤頭上輕輕點了一下:“在這漫長地歷史長河裡,僰人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爭取民族自由平等。 曾付出過多少艱辛和慘重的代價,僅明朝開國二百年間,朱明王朝就對他們發動了十二次征剿。 在前十—次血雨腥風的征剿中,由於他們英勇善戰,敢於犧牲,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擊敗了朱明王朝十次征剿。 ”

    “華夏五千年的文明,都是在血雨腥風中度過的。 ”呂濤顯得有些不以為然。 此時眼光又在李梅身上掃過時,嘴角閃過了一絲玩味般的笑容,讓他不經意間露出了些許深沉。 怕是在扮豬吃老虎,麻痹李梅。 或許,得意和傲慢是他地本性。 顯然,他常時間的掩飾在李梅這裡收到了功效。

    在呂濤其眼神掠過李梅之時。 李梅也是適時的浮上一抹不屑的冷笑。 聽著呂濤的一番的話語,體味著古人那曲折坎坷而又輝煌的一生:“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敘南僰人因抗豪紳暴虐和官府苛捐雜稅而舉旗起義,巡撫汪浩派都督芮成率兵討伐。 周洪謨時為侍讀,建議照九姓司設長官。 芮成將此建議書呈汪浩,並派人到僰人各寨昭示設官、鑄印事。 不料汪浩忽然從成都趕到敘麻用鄉紳所羅織強加給僰人的“罪名”,扣上一頂“存有異志”地帽子,斬殺了僰人赴敘府待命的270餘寨寨主,致使僰人大悲大怒,決意復仇。 於是他們到貴州總兵官處詐降。 都指揮丁實等出迎。 僰人伏兵四起,官兵五千餘眾被殺。 汪浩聽說。 慌忙連夜逃走,官兵在隨汪浩奔逃時迷了路,人馬墜溪谷死者不計其數。 也使屯兵金鵝池的貴州兵、屯兵戎縣(今興文老縣城)的四川兵聞風喪膽,堅壁不敢出。 僰人沿江之南,順流而下,直抵江安、納溪、合江,如履無人之地,勢如破竹,逼得官兵龜縮江北,汪浩往來上下不敢南泊。 成化三年(公元1468年),僰人不堪苛捐雜稅和十官貪婪暴虐,又舉旗起義。 朱明王朝以襄陽伯李瑾為總兵,太監劉恆為監軍,兵部侍郎程信為尚書提督軍務,合三省土、漢官兵18萬,激戰歷時四年多,由於僰人英勇善戰,頑強抵抗,官兵只攻下大壩,而對九絲天塹卻望而生畏,不敢進攻。 ”

    “還知道什麼?”呂濤嘴裡剛想問一句話,見李梅看了他一眼,溫馨話頓時吞回了肚子,而面色鐵青起來。

    李梅環抱著雙手,斜著眼睛瞧著呂濤。 訥訥說道:“暫時就這些吧。 ”

    “僰人有無後裔?”李梅說話之間,呂濤抽了一口煙,李梅這幾個字略吊了一下呂濤的精神,而又皺起眉來。 面色蒼白無力呂濤,顫悠悠的站起身來,晃著身子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聲音來。

    呂濤地問話,也指李雪想知道的,她和呂濤都吃驚地把目光投向了李梅,李梅臉上掠過一絲痛苦,別過頭續道:“明萬曆元年後,僰人這麼一個分布面廣、自給自足、博愛仁義的少數民族,卻因為官府一場大規模剿殺而從蜀南大地神秘消失,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疑問。 普遍認為,—場戰爭應該不至於讓一個民族徹底消亡,僰人應有後裔存在。 而其後裔的去向,當地流傳著以下說法:一是他們改名換姓,不敢承認自己是僰人,也不敢再姓原來的“阿”,於是將“阿”姓“阝”改為“ィ”旁而為“何”姓,當地“何”姓即是僰人後裔;第二種說法,僰人散居於雲貴川毗連的大片地區,敘南的僰人只是其中的一敗塗地部份,現雲南橫江流域、貴州南盤江流域仍有僰族遺民居住。 就是在九絲城陷落之後,也還有不少倖存者,只不過懾於朝廷的鎮壓,他們不敢再用“僰”的族名,並隨著時間地推移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罷了。 ”

    “連年地戰爭,改寫了一代又一代的歷史,”李梅惹得李雪是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這恨意似是一股發自內心肺腑而來地感覺。 心中直是又升起了一種疑惑,這天井下的古人,是否也是在戰爭中自生自滅的?

    李梅只覺得周身毛孔一陣緊縮,心中一陣苦澀,原古人的生活是何其殘酷:“是的,如此一來,一個歷史上強大的民族從此消亡了,僥倖殘存下來的僰人何處立足藏身?誰還敢承認自己的族屬於是乎,民間傳說中便有了“去包耳,添立人, 改‘阿’為‘何’姓”的說法:於是乎,就有了“假苗真僰”——即“居住在原來僰人居住過的地方的苗族,不是族,實際上是僰人”的說法。 於是在敘南六縣,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從此實實在在的沒有了僰人的蹤影!一個民族的消亡,本就是歷史的悲劇。 而作為—個曾經雄踞祖國西南的強大民族歷經了2500餘年的滄海桑田,在距今400餘年時卻突然從這塊他們生存繁衍的熱土上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能不使人產生幾多迷惑、幾多猜疑、幾多悲哀?而在那些血雨腥風的年代,在那一次次以弱對強、以歹匕抗爭的慘烈戰鬥中,僰人所表現出的英勇頑強,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又不能不讓人產生許多欽佩、敬仰、震撼和感慨之情。 ”

    站在雄峙險峻的山崖上,李雪三人仰望著峭壁上那殘存的洞穴,使人不禁想到史稱“僰人”的那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他們哪裡說得清楚,僰人把自己的歷史賦予高岩,突然沉於歷史的長河,消逝在故紙堆中,只把這奇特的葬制和眾多悲壯感人的民間傳說遺留下來,人們去沉思,去感悟,去遐想。 這個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在歷史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民族? 他們從洞壁上的岩畫中,從流傳於敘南一帶那眾多民間傳說中,多少捕捉到了他們—些“影子”。 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 從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約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3年)長達2500餘年的時間裡,他們生存、繁衍在祖國西南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 他們曾參加過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天宜賓一帶建立了“僰侯國”。 這在秦漢以後的史料中多有記述。 《珙縣誌》(舊志)上說;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0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