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1頁

    李雪沒有說話,而是直接盯著呂濤,銳利的眼光似乎想看透他的內心。

    片刻之後。 呂濤很快恢復到了工作狀態,正了正神色,很自然的抽著煙。 絲毫沒有因為李雪地注視而產生半點心理弱勢:“由於“巴蜀符號”的形狀非常像裝飾性的符號,所以一開始並沒有把它看作文字,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越來越多地類似符號被發現,人們意識到它們已經不是簡單的圖案了,而有可能是巴蜀先民所使用的一種早已失傳的古文字。 ”

    “失傳的古文字?”李雪語氣一下子激動了起來。 猛然站起身來,走到呂濤身邊,對他虎視眈眈,頗有一副若是你不肯說。 我就要動手的架勢。

    “是的。 ”呂濤眼神之中一片柔和,上前用手觸摸了一下石刻蝌蚪文後,依舊是神色淡然的抽著煙道:“巴蜀符號與古代巴人和蜀人是一個神秘地群體。 他們曾有過自己的燦爛文化。 在秦滅巴蜀後,他們遷徙到了什麼地方至今還是一個謎。 由於巴人、蜀人是一群驍勇善戰而不斷遷徙的民族,所以巴國、蜀國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疆界和穩定的中心,而且戰國時期地巴蜀地區沒有文字,史書上對其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記載也語焉不詳,因為缺乏相關考古學實物的證明,巴蜀因此披上了各種各樣的神話色彩。 巴蜀符號也就成了了解和發掘巴蜀古代文明的關鍵鑰匙。

    謎團是關於蜀王的。 古蜀五代蜀王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鱉靈到底是一些什麼人?相互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繼承?戰爭抑或是仇恨?歷代蜀王顯然都有自己的子孫,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世人僅僅知道,鱉靈創立的開明王朝共傳位12代。 那麼。 蠶叢的兒子又是誰?柏灌把他地王位傳給了誰?或許後世地典籍和考古不能回答的,巴蜀符號會有答案。

    在古蜀浩瀚地歷史上。 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謎團。 中國古代歷史上炎帝、黃帝、大禹三代君主與蜀人究竟有無關聯?三星堆祭祀坑中的青銅器,為何已遭到了夯打和焚燒?三星堆人捨棄了他們的國度後,去了何方?傳說中的杜宇王朝到底是不是存在?金沙遺址到底是誰的國度?流傳千古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築者是蠶叢、鱉靈,還是秦代李冰?越南甌雒,是否是蜀人最後的王朝?

    這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足以讓我們如墜雲端。 而這些謎團的答案,可能都隱藏在巴蜀符號之中。 完全破解巴蜀符號目前還不可能,但是如果破譯了巴蜀符號,就可以解密神秘的古巴蜀王國!比如巴蜀人種、族屬、文字的來源是什麼?還有三星堆古蜀國的興亡之謎等等。

    毫無疑問,巴蜀符號是一個巨大的謎團,但是這個謎團本身有可能是一個窗口,在中華民族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一個單薄的圖符背後,都可能活躍著一群生動的面孔,可能掩藏著一段隱秘的歷史。 巴蜀符號集中了古蜀文明所有的神奇,它的解讀將對我們了解神秘的古巴蜀王國文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是我們揭開三星堆文化秘密的鑰匙。 但現在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拿到這把鑰匙,並且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使我們走進古蜀人的心靈,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那個神秘的遠古世界……”

    “擋住,擋住,”李雪疑惑的定了定睛。 頓時身軀一振,看著呂濤。 無奈的搖了搖頭,苦笑道:“老公,你是越說越激動了。 秦滅巴蜀後事,應該與認里的主人沒什麼關聯,因為那時的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已經建立起近兩千年了。 不過,你剛才所說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炎帝、黃帝、大禹三代君主與蜀人究竟有無關聯?這確實也是我所想知道的。 ”

    “啊……是嗎……哈哈……”呂濤苦笑著說了一句。 剛才真是太激動了。 秦滅巴蜀後事,確實應該與認里的主人沒什麼關聯。

    呂濤的話,倒是讓李雪也是信了幾分。 難得一個人有如此的記性,那已經不可以用奇蹟來形容了。 呂濤那種青春洋溢的活潑,就好像一股早晨清澈而親切的陽光般,不知不覺的祛除著他心中那無盡的陰霾和遲暮。 和她待得久了,就連李雪自己的心情,也仿佛變得年輕了許多,輕鬆了許多。

    李雪裝出了鬼臉,咯咯輕笑不止道:“老公,能告訴我怎樣翻譯“蝌蚪文”嗎?”

    “這我哪知道怎樣翻譯?在說了,我們研究這“蝌蚪文”有什麼用?它充其量就是記錄這條隧道的歷史或紀念某段歷史,”呂濤小臉兒微微紅潤,拍著額頭,緊張地四下張望不止,額頭冷汗冒了下來。 告訴她怎樣翻譯“蝌蚪文”,自己搞不明呢。 在說了,這種書體,存在的時間短暫,現已無人使用。 從流傳的遺物,可發現風格似西周銅器上的文字,另外商代甲骨及玉片的雕刻與陶器上,都有這種跡象。

    一心想要揭露的李雪,不知怎麼著此時卻有些無法控制情緒,眼色有些深沉道:“就算是紀念某段歷史,也許這段歷史就是打開原古人類的金鑰匙。 ”

    “我豈能不明白這一點,”呂濤眼巴巴的看著李雪,濃濃的記憶掠上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他哪裡不知道李雪的意思,只好想了下道:“我說過了;中國的古代傳說里常常提到“蝌蚪文”,最初是指神仙使用的文字,後來又指誰也不認識的古文字,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可是我國西南地區至今還在使用著一種實實在在的蝌蚪文,這就是彝文。 彝文是四川、貴州、雲南一帶的彝族群眾用的文字,又叫“文”、“ 韙書 ”,明清兩代有不少書里都提到它,說這種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 據民間傳說,彝文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了,但最興盛的時期是從明代以後才開始的。 蝌蚪文撲朔迷離,至今還沒見到它的篆文摹本。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