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眼前的一切,由如一架露除地面的恐龍化石骨架,皮肉已變成塵土,還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骨架昭示著昔日的輝煌與威武。而開井中依然是死水般的平靜。昔日亮麗的朱紅色被時間剝離得破碎斑駁,露出長滿青苔的石壁。造型逼真的還能瞧見當年繪上的色彩殘跡的佛像還能證明點什麼。齊腰深的雜草占據了這座洞穴前的這塊平地,不知多少年了,沒人從不正眼瞧過它。
洞穴四周雜草叢生,東牆牆角已經部分倒塌,大石磚灑落了一地,外牆也出現裂縫,穿過厚厚洞穴門,走進洞穴三人眼前一片漆黑,等到適應後才發現這裡面積只有三四百多平方米。沒有任何擺設的古廟裡陰暗潮濕空蕩蕩的,隨著眼睛對黑暗的漸漸適應,牆壁四周的壁畫卻讓人精神一振。定睛看雖然有些地方已經模糊殘缺,但殘留下的部分壁畫卻非常清晰,畫上那些不知名的天兵天將們頭戴金盔身披金甲,站在雲頭手中高舉琵芭、鐵塔、長斧等兵器,或雙目圓睜或杏眼微怒,畫工細膩線條流暢,人物造像栩栩如生。尤其是這些金盔金甲竟全是用金粉材料堆砌而成向外凸出,用光一照還熠熠發光。
“老公,你看這裡像不像孫悟空大鬧過的天宮?”說到這裡,李梅的臉上充滿了疑惑。這裡水榭樓台穿插其間,渠水在建築之間蜿蜒曲折,叮咚作響,與建築交織在一起,沿渠組成一組組美麗的風景,給莊嚴肅的祠廟平添了幾分靈氣與動感。
“有點像,”洞穴左側上下兩層,由四根柱石構成,形似大門。這到底是什麼地方,呂濤站立在大門上,努力回想著所經過周圍的一切,好像見到這裡。片刻之後,呂濤驚訝感覺到,這怎麼那麼像傳說中的海市蜃樓。
由於天色過於的晚了,不知道是否還有未知的危險。李雪似乎暫時不在關心這些問題了:“這裡的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才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那當然,”大殿前,看著眼前的一切,呂濤深有感觸道;民間的鬼神信仰主要來源於萬物有靈論。秦漢之前好多神仙、尚方術之風興盛,人們對前代神祗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禮制度,並設置了大量的神祗,將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來,吸引了許多民間信仰擴充了祭祀的範圍,增加了祭祀的對象,豐富了祭祀的儀式。幾乎無神不有祠,無神不致祭。
第二百零三章古彝文,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
第二百零三章古彝文,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
祠廟建築是以精神為原動力而創造出來的。精神功能指人們的心理功能,它包括審美、認知、崇拜三個方面。祭祀是祠廟建築最初的主要功能。《祭示篇》云:“凡祭祀之義有二,一日報功,二日修先。報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聖王之務也。”對自然神的祭祀出於報功的心理,對祖先的祭祀就是修先報恩了。而民間百姓則主要出於禳災祈願的現實需要和對自然力的恐懼依賴的矛盾心理。古代人謝神和祈禱儀式是極形象而富於浪漫想像力的。《樂雅.釋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秋祭曰嘗;冬祭曰蒸。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祭山曰技懸;祭川浮沉;祭星曰布;祭風曰磔。”就根據所祀對象的不同採用了各不相同的象徵手法。《禮記.祭法》鄭玄注說:“廟之言貌也,宗廟者先祖之尊貌也。”最早的“先祖之尊貌”可能就是標誌生殖崇拜的靈石,宗廟之主“石”。《說文》云:“石,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宗石室;一日大石,約在漢代又演為木主,也就是後代的祖宗牌位。應祭祀功能的需求,祠祀的建築也就產生了。並隨居住、宮殿等營造技術的發展,祠祀建築也由野外的墳、壇、石進入了有頂的廟宇,又因祭祀儀式的分工專門化和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又演變為寢殿、獻殿或香亭的組合群體。
三人闖入洞穴。他們先是趟過深深的雜草,踏入洞堂。便打量起這座有點荒涼的地方。天色陰暗,洞穴里更是陰暗,呂濤用手電照著這些冰冷的地方,當手電光的亮光照亮石壁的一角時,呂濤清楚的看見這異樣的東西竟是一些規整的刻在石壁上文字一類的符號。他激動地摸著這些怪異符號,當他的手觸到佛像後異常平整的石壁時,微微的時起時伏的感覺像一串連續的神經脈衝傳向他的大腦。他的眼睛裡濕潤了,憑著他豐富的考古知識,他斷定這是那個已經消失的民族僰人留下來的文字。但古籍上沒有辦法記載完每一個民族消失的經過,但一直都有發現一些已經消失民族的遺留下來的實物,而這些東西,又是他準備辛苦地尋找的東風。
“不是甲骨文,也不是蝌蚪文,會是什麼文字呢?”李雪語氣一松,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眼睛滴溜溜的轉了起來。驀然閃過一絲狡黠之色:“呂濤,你不是以經斷定了這裡的洞中居民一定就是僰人,難道這是僰人的文字?”
“應該是吧!但也說不準這一定就是僰人文字。這裡能見到甲骨文,並不奇怪。因為遠古時期的巫師,都用甲骨文為人占卜算掛。但這裡的蝌蚪文,就是一個奇怪的景觀。蝌蚪名稱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指是先秦時期的古文,”呂濤哭笑不得的摸著鼻子,在說下去,還不知道會說出什麼又令李雪感興趣的話。這才苦笑不迭道:“不錯,剛上崖壁時,我確確實實把這裡最後一批離開這裡的人,定為秦朝時期或先秦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