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第二百零四章 中華鼎文化
第二百零四章 中華鼎文化
古巴、蜀兩國也大量使用“巴蜀符號”,因此如果破解了“巴蜀符號”的秘密,弄清楚它到底是一種已分出音符和意符的完整文字,還是一種民間象徵符號,就可以將結果再延伸到如今我們在考古工作中發現的諸多古蜀國文物身上,對比研究之下,很多文物都可以聯繫起來,呈現出一個活生生的古蜀國文明。因為一直以來有“巴蜀符號”的出土文物也都很少,所以可以說發現的每一個“巴蜀符號”文物都有可能解開古蜀國文明之謎。
解讀巴蜀歷史目前都是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中原的文字,如甲骨文;一種是少數民族古文字,如古彝文。但這兩種途徑都與古巴蜀文化有很大距離。翻開不連貫的古蜀歷史,世人首先可能想問:古蜀人到底於來自何方?關於蜀人來源,目前主要有二種猜想,一是岷江上游的羌人,一是山東的有緡氏。兩晉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說蜀王蠶叢從岷山來到了成都平原;考古發掘卻又顯示三星堆與夏朝都城二里頭遺址有著某種淵源。到底誰才是古蜀人的老祖宗?
三人邊說邊走邊仔細觀看周圍的環境,一段路後,李梅似乎有點不太對勁,但是究竟哪裡不對勁,卻想不起來。
“小梅,你有沒有看出來,這裡沒有老鼠也沒有蛇的蹤影?”
李梅點點頭,說道:“正是,我剛才就覺得不對勁,你這麼一說我才發現,按理來說,天坑裡的老鼠如此眾多,怎麼這裡半隻也看不到?……不單是看不到老鼠,地上連老鼠屎和老鼠毛都沒有。難道那些老鼠憑這它們動物的本能,感覺到這裡是一處充滿危險的禁地?”
呂濤先是沒有答話,又向下.走了幾步,忽然回頭對姐妹倆說道:“這上面哪來的老鼠?就算有,老鼠吃什麼?”
李梅萬沒想到呂濤回有此一問,.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樣回答。由於姐妹倆跟隨呂濤多日,多多少少的也領悟了一些從事地下探險考古的工作,考古和盜墓雖然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差不太多,但畢竟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可以說是水火不相容的事……
走了很久,三人終於來到了坡.道的盡頭,這裡卻無路可行,四周空間異常廣大,唯獨腳下無路,坡道下是個平台,平台上立著巨型大鼎。
石頭平台精絕城中隨處可見的黑石截然不同,灰.撲撲的十分古樸,外形獨特,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石頭平台有一米多高,三米多長,工藝造得極精密,.上面雕刻了數幅石畫,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呂濤光顧著看那奇特的石頭平台,沒注意到石.頭平台兩邊還盤腿坐著兩個人,走到近處的時候突然用手電照到,三人吃了一驚,手中的電筒落在地上,大曆中頓時漆黑一團,只聽李梅大叫道:“媽呀!”隨後又是“撲通”……
黑暗中呂濤取.出了用電筒,一照之下,只見趴在一米以外的石板上,絆倒李梅的是兩具乾癟的屍骸。原來盤腿坐在石頭平台邊的兩個人,已是兩具乾癟的屍骸。一老一少,遺骸都已經化為了深褐色,老者下頜上的鬍鬚還依稀可辨,身上裹著羊皮,另一具看上去是個幼童,他們都是盤膝而坐,似乎是在看守著這隻古怪的平台上立著的巨型大鼎。
“兩具乾癟的屍骸……”呂濤快速上前,伸手去拉李梅。
“嚇死我了,”李梅哆哆的爬起身來,一手持搶,一手找回手電,站在洞堂中間。細細地觀察了一會兒,只見洞堂里只有兩根頂梁石柱為水晶所做,最裡面是一隻大鼎和一隻香台,沒有發現什麽可疑跡象。李梅又獨自一人到香台後面察看了一下,也沒有發現什麼:“這兩個死鬼,坐哪不好,偏偏坐在這。”
“李梅這種現象,不用我在你這位大刑警面前講演吧?”
“不用,”周圍的東西都模模糊糊的看不真切。但李梅能夠感受到呂濤似乎有意無意的在挖苦她:“在警校時,法醫專門為我們講解過人體死亡之後,體內細胞會開始其自溶過程,細胞中的溶解酶體釋放出各種蛋白水解酶,使生物大分子逐步降解為小分子。除這一自溶過程外,還自然受到各種腐敗分解,這是一個自然過程但是,乾屍卻違背了這一自然過程,沒有腐爛,相反卻以乾屍的形式呈現在今人的面前……”
呂濤聽了一會點點頭,又馬上搖搖頭道:“形成乾屍,這需要極為特殊的氣候條件,在特別乾燥或沒有空氣的地方,細菌微生物難以生存,這樣,屍體會迅速脫水,成為“乾屍”。 可這裡似乎並不具備這一說法?”
“某種情況下,屍體處乾燥高溫的地方,屍體也可以在自然狀態下達到脫水乾燥,”李梅呼了口氣,一臉無所謂的自言自語:“只是不知道這裡最初是什麼樣的?”
很難破解的歷史之迷,不得不使李雪與呂濤三人從不同的方爬上了石頭平台。李雪眉頭就先是緊皺,伸手抓起一把香灰,用手捏了一把。眉頭迅即又立即舒展了開來:“從這香灰來看,看樣子這裡曾經是香火不斷,終日香菸繚繞,求神問簽的善男信女一定不少,求神問卜,燒香還願最是古人最愛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