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清朝滅亡後,段祺瑞看上了王照的聲望,聘他做顧問,月薪八百大洋③,王照白拿錢不做事,他有點錢都用在他的發明——官話合音字母上了,印成小冊子大批奉送,官話注音字母就這樣推廣起來了。
我的父親李遜之不是王照的學生,但倆人師生相稱。唐詩宋詞清對聯,李遜之作對聯很機敏,常出風頭。王照很欣賞他,當時他死了妻子,我母親王若南當時已經和山西杭家定了親,而王照做主,退掉這門親,將我母親許配給我父親。王家的大小姐給人作續弦,王家很多人不同意,而王照說李遜之前途遠大,堅持下來。
後來我父親酗酒早逝,王家姐妹還常給我母親送錢,覺得三姐受了委屈,埋怨王照辦錯了事。王琦是我的老姨,比我母親小十幾歲,她出生的時候正是王家躲避仇殺時,因為總哭,一度打算把她在半路上扔掉。她後來嫁給了南開大學教授陳雲谷。
丁志濤一個人制止了兩村人的武鬥,這麼危險的事做下來,因而成名。我呢,沒做什麼事情也成名了,這多少沾了王照的光。當時王照滿國皆知,越是練武的就越尊重文化人,一聽說王照是我的長輩,便很注意我,傳得多了,我這小伙子就成了“二先生”。
青年時,我離家出走後,大事小事都聽唐師的安排,但一次唐師要給我說親,讓我娶一個武林前輩的女兒為妻,我猶豫了。這位前輩沒有兒子,娶了他女兒,就得把他的名聲也承擔下來,我只是在這件事上沒聽唐師的。我怕唐師跟我說之前,也跟這位前輩家打了招呼,所以這位前輩去世後,為避免尷尬,我就沒再和他的家人交往。
我年輕的時候,是浪得虛名,老了寫文章,又是浪得虛名。我在七十四歲出意外,床上癱了近兩個月,手腳不能動,神志不清。有人說我是煤氣中毒,有人說我是在八大處出了車禍,我自己對此沒有記憶。病歷寫的是小腦萎縮、腰部外傷。以我這半殘之身來現世,等於獻醜。
我沒有奇技絕招,只懂得些形意拳基本的東西,能有人願意聽,就說得多了點。
【注釋:】
『①起式九歌:
身:前俯後仰,其式無勁。左側右斜,皆身之病,正而似斜,斜而似正。
肩:頭宜上頂,肩順下垂,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隨,身力到手,肩之所為。
肱:左肱前伸,右肱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曲則不遠,直則力少。
手:右手在肋,左手齊胸。後者微拓,前者力伸,兩手皆覆,用力宜勻。
指:五指微分,其形似鉤,虎口圓滿,似剛似柔,力須到手,不可強求。
股:左股在前,右股在後,似直不直,似弓不弓,雖有直曲,每見雞形。
足:左足直前,斜則皆病,右足勢斜,前踵後脛,二尺距離,足趾扣定。
舌:舌為肉稍,卷則氣降,目張發聳,丹田氣壯,肌肉如鐵,力堅腹髒。
臀:提領臀部,氣貫四稍,兩腿相隨,臀部內收,低則勢散,故宜稍高。
②王照(1859~1933),字黎青,號小航,又號水東,天津蘆台鎮人,清咸豐九年五月初八(1859年6月8日)生人。曾祖王錫朋作過安徽壽春鎮總兵,父親王楫為太學生,襲騎都尉兼雲騎尉職。王照幼年喪父,由叔父收養。從小喜歡觀察星象,尤其愛讀天文、地理、兵法書籍。10歲後從塾師學詩文,1877年入書院,1891年中舉,1894年取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維新運動期間,他因參與變法而遭到頑固派的緝拿,逃亡日本。後致力於漢語注音研究,並出版《官話合聲字母》一書,著有《水東集》、《小航文存》。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王照被選為副會長。1933年6月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歲。
③以下信息由王照孫子——王鷹先生提供:
段祺瑞給王照安排了二三份工作,合計約八百,而王照覺得自己白拿錢還要占二三個空職,對他人不公平,於是只答應一份工作,每月三百大洋左右。
王照次子王守謙留學法國,曾在北京大學學習、教授法語,北大校長胡適,每年都來給王照拜年。胡適走時,王照相送,腳不出門檻。』
仰天大笑聽穢語,我輩豈是草木人
薛顛傳我的雞形主要是雞翹腳、雞啄米兩式,但這兩式的功用可以發揮到一切拳架中。在十二形中,燕形是個匪疑所思的打法,雞形旁通著燕形,也就一併講了。
近日的讀者來信提問為:一、練形意拳時如何控制呼吸,是否要逆呼吸;二、形意拳的練法與打法各是什麼路數;三、我對您多次提到的“轉七星”很感興趣,能否說得更詳細些。
練拳時不要刻意呼吸,不要大呼大吸,開始練拳要像夜行賊、捕食貓一樣屏住呼吸,能如此小心,心也就靜下來了。然後隨著打拳打開了,要在拳里找呼吸,找著的呼吸是很靈活的,比逆呼吸要精細,身體更能受用。比武的時候,一切對應著對方來,不能自行其事地硬來,有敵招才有我招,無敵便無我;練拳的時候,一切要應著拳來,什麼都在拳里找,不能把靜坐時的呼吸法硬加到拳里。練拳就是練拳,練拳的有自己一套。
練法的大綱是“二十四法”,打法的大綱是“八打”①,師傅們講拳都是結合著個人體驗,在這兩首歌訣上發揮。“頭打落意隨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雞形是頭打,雞啄米就是擒住敵人兩手時,用頭下琢鼻軟骨,上頂下巴,琢鼻軟骨血流滿面,而頂下巴,能一下把敵人頂暈過去。
頭與腳是槓桿的兩頭,頭一前傾,腳大拇指就吃力,腳大拇指一蹬,頭就頂上了勁。所以雞形既是頭打,必然連帶出腳打。雞翹腳是雞啄米的必然變化。
雞單足立地時是抓著爪子縮腿,所以要含著抓意提膝,有了抓意,膝蓋下就能生出一踹,此踹很低,腳背外斜著翹起,所以名為雞翹腳。雞形的腿擊是從膝蓋生出來,不是直接使腳,所以能夠“有機會就甩一腳,沒機會就藏著”。
五行拳中的“十字拐”就是雞翹腳,由此可見十二形是五行拳的發揮,五行拳是十二形的提煉。
以上是雞形的打法,而雞形的練法是成就功夫的關鍵。雞形頭打就要練頭,頭為一身之樞紐,頭部僵硬,腳下再能變步數,轉換身形時也仍然快不了。雞總是一探頭一探頭地走,以頭領身,雞形就是用這個方法練身子。
轉七星要用五行連環拳來轉,五行連環拳②並只不是拳譜上那一套,那是範例,拿來研究,要揣摩出“拳生拳”的道理,否則就辜負了老輩人留下這個拳套子的苦心。
在任何方向都能生出劈、崩、鑽、炮、橫,隨動隨有,不是那個套子,也是五行連環拳。只有轉而沒有生發,那是傻轉,五行拳有生克關係,所以是很靈活的東西,學拳不開竅時,就要用轉七星的方法把自己弄活了。唐尚二師對五行連環拳沒有死規定,轉七星本是個玩法。
當年尚師跟程廷華相互繞著試手,身法中含著五行連環拳,並沒有被程廷華繞到了。可見五行連環拳與轉七星是一體的,老輩人的形意拳注重偏門攻防上的閃展騰挪。我們劉奇蘭——李存義派系形意拳在打功架時特別注重轉身動作,這個偏門要點在基本功架里就訓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