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33頁

    741 陳直:《史記新證》,中華書局,2006年,第80頁:勾吳亦作攻吳。《左宣八年傳》疏作工吳,工與攻古字通用。戰國陶器中,工人名皆作攻某可證。而金文中皆作攻吳,無作勾吳者。如攻吳王夫差鑒,攻吳王光劍,攻吳王元啟劍,皆其顯例。蓋勾攻二字為一聲之轉。

    742 詳見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第16頁。

    743 詳見[宋]沈括《夢溪筆談》第一百一十二卷藝文二。

    744 曾運乾:《尚書正讀》,中華書局,1964年,第15頁:試可乃已,《史記》作試不可乃已。錢大昕云:古人語急,以不可為可。另參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中華書局,2004年,第261-264頁。

    745 詳見[清]臧琳《經義雜記》,嘉慶己未拜經堂刻本,卷二十二。

    746 [清]汪中《經義知新記》,《新編汪中集》,廣陵書社,2005年,第8頁。

    747 吳澤順:《漢語音轉研究》,嶽麓書社,2006年,第104頁。

    748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於《墨子·耕助》「東處於商蓋」下注釋:是商奄即奄,單言之曰奄,絫言之則曰商奄。  

    749 洪業:《春秋經傳引得序》,《洪業論學集》,中華書局,1981年,第242頁:李唐以往,而榖梁有赤、寘、淑、喜四名異說。注釋:或云:祖孫四人之名(皮錫瑞《春秋通論》,商務印書館,1923,排印本,18a;陳漢章《經學通論》,北京大學排印本,31a)。或云:一字之音轉形譌(武內義雄《孟子與春秋論》,《支那學》[1928]iv/171;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録疏證》,北平,中國學院,1933排印,89b)。竊疑:昔本妄說,今無須為之強解也。

    750 [清]俞樾《湖樓筆談》,《九九銷夏録》,中華書局,1995年,第190頁:孔子魯人,七十子亦大半魯人,乃微言大義傳至今者,則往往出於齊人。如公羊子,齊人也。《春秋》一經賴以粗明。《榖梁》不過掇拾補苴。左丘明固不傳經,所弗論也。另參劉師培:《群經大義相通論》,《劉申叔遺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民國廿五年本,第350頁:蓋戰國諸子,荀子之義多近於《榖梁》,孟子之義多近於《公羊》,故荀子之學,魯學也,孟子之學,齊學也。孟子游齊最久,故所得之學亦以齊學為最優,豈若後儒之空談大同三世哉。

    751 [清]吳壽暘《公羊經傳異文集解》。

    752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七:公羊子,齊人,其傳《春秋》,多齊言。登來、化我……之類是也。鄭康成,北海人,其注「三禮」多齊言……。方言之異如此,則《書》之誥誓其可強通哉?  

    753 吳鎮烽編:《金文人名彙編》,中華書局,1987年,第176頁。

    754 詳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7頁。

    755 [清]梁履繩《左通補釋》:蔑本姑蔑,定十二年「敗諸姑蔑」是也。……古人舍故諱新,故哀為定諱,定不為隱諱。……惠棟《春秋左傳補註》一。……姑蔑有二,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於蔑」,定十二年「敗諸姑蔑」,魯地也『哀十三年「彌庸見姑蔑之旗」,越地也。程公說《春秋分紀·疆理書十一》。

    756 [清]丁壽徵《春秋異地同名考》「二姑蔑」條:一,定十二年「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杜無注,亭林謂當是魯地;一,哀十三年「彌庸見姑蔑之旗」,杜注越地,今東陽大末縣。

    757 [元]馬端林《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二:《春秋》古經,雖漢《藝文志》有之,然夫子所修之《春秋》,其本文世所不見,而自漢以來,所編古經,則俱自三傳中取出經文,名之曰正經耳。然三傳所載經文多有異同,則學者何所折衷?如「公及邾儀父盟於蔑」,左氏以為「蔑」,公、穀以為「昧」,則不知夫子所書者曰「蔑」乎,曰「昧」乎?「築郿」,左氏以為「郿」,公、穀以為「徽」,則不知夫於所書,曰「郿」乎,曰「徽」乎?「會於厥憗」,公、穀以為「屈銀」,則不知關子所書,曰「厥憗」乎,曰「屈銀」乎?若是者殆不可勝數,蓋不特亥豕、魯魚之偶誤其一二而已。然此特名字之訛耳」,其事未嘗背馳於大義,尚無所關也。至於「君氏卒」則以為「聲子,魯之夫人也」,「尹氏卒」,則以為「師尹,周之卿士也」,然則夫子所書隱三年夏四月辛卯之死者,竟為何人乎?不寧惟是,《公羊》、《穀梁》於襄公二十一年皆書「孔子生」。按春秋惟國君世子生則書之,「子同生」是也。其餘,雖世卿擅國政如季氏之徒,其生亦未嘗書之於冊。夫子萬世帝王之師,然其始生乃鄹邑大夫之子耳,魯史未必書也。魯史所不書,而謂夫子自紀其生之年於所修之經,決無是理也。而《左》於哀公十四年獲麟之後又復引《經》,從至十六年四月書「仲尼卒」,杜征南亦只為近誣。然則《春秋》本文,其附見於三傳者,不特乖異未可盡信,而三子以其意增損者有之矣。蓋襄二十一年所書者,公、穀尊其師授而增書之也;哀十六年所書者,左氏痛其師亡而增書之也,俱非《春秋》之本文也。三子者以當時口耳所傳授者各自為傳,又以其意之所欲增益者攙入之。後世諸儒復據其見於三子之書者互有所左右而發明之,而以為得聖人筆削之意於千載之上,吾未之能信也。

    758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5頁:《春秋》,古經十二篇。……此條應讀「春秋」二字為句。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3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