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另:若僅從「門當戶對」而言,王夫之此論卻嫌偏頗,如唐代婚姻,門閥甚至貴於皇室。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人民出版社,1999年,下冊,第6-8頁。
363 [清]吳偉業《蕭史青門曲》,《梅村家藏稿》卷三,宣統三年武進董氏誦芬室刊。
364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四「前明後裔襲封之特旨」條,《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中華書局,1984年,第385頁:雍正二年,特旨令前明後裔,世襲侯封,姬客虞賓,屏藩永守,此三代興滅繼絕之盛典也。惟當時諭旨,稱於篋中檢出聖祖遺誥,因而補發云云,豈世宗之歸美先皇耶?抑康熙一朝,反側未定,山隅海島,往往借前朝名號,潛煽殷頑;故三恪之封,遲回有待歟?聖作聖述,權衡至精,管蠡淺見,烏足以知之。
365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中華書局,2006年,第140頁。
366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東方出版社,2001年,第96頁。
367 參見饒宗頤:《五德終始說新探》,《饒宗頤史學論著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43-150頁:五德終始之說,向來皆雲出於鄒衍;今以新舊資料合證之,實當起於子思。……
368 《史記·封禪書》:秦始皇既並天下而帝,或曰:「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369 《史記·封禪書》:二年,東擊項籍而還入關,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說。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
370 童書業:《顧頡剛著三統說的演變案語》,《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中華書局,2005年,第656頁。
371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其謂統三正者,曰:正者、正也,統致其氣,萬物皆應而正。統正,其餘皆正,凡歲之要,在正月也,法正之道,正本而末應,正內而外應,動作舉錯,靡不變化隨從,可謂法正也,故君子曰 :「武王其似正月矣。」
372 [漢]劉向《說苑·君道》。
373 《孔子家語·致思》:孔子曰:「王者有似乎《春秋》,正其本而萬物皆正。文王以王季為父,以太任為母,以太姒為妃,以武王、周公為子,以太顛、閎天為臣,其本美矣。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國,正其國以正天下,伐無道,刑有罪,一動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其時而萬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而萬民皆治,周公載己行化而天下順之,其誠至矣。
374 [清]鄒伯奇《春秋經傳日月考》:《春秋》置閏乖錯,隱、桓之正多建丑,宣、成以後又往往建亥,又有經傳置閏各別者。
375 [清]王韜《春秋朔閏至日考》上卷,「魯隱公元年正月朔日考」。另見[清]王韜《春秋朔閏至日考》中卷「春秋長曆考正」隱公元年己未建丑:前年十二月十二日癸亥冬至,華亭宋慶雲《春秋朔閏日食考》以四分術推之,得周正月朔日辛亥,則上年十二月也,五月朔庚戌,則此年四月也,十月朔丁丑,則此年九月也,又推得天正冬至在乙丑。
376 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頁。另見《漢書·五行志》:周衰,天子不班朔,魯歷不正,置閏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史記日食,或言朔而實非朔,或不言朔而實朔,或脫不書朔與日,皆官失之也。
377 饒尚寬:《春秋戰國秦漢朔閏表》,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257頁。
378 [清]張之洞《國朝著述諸家姓名略》,《張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十二冊,第9976頁。
379 [清]顧棟高《春秋時令表》,《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1993年,第1-2頁。[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91-95頁。
380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論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5頁。
381 饒尚寬:《春秋戰國秦漢朔閏表》,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259頁。
382 常玉芝:《殷商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6頁。
383 章鴻釗:《中國古歷析疑》,科學出版社,1958年,第13頁。
384 [清]徐文靖《管城碩記》卷九「春王正月」條,中華書局,1998年,第154頁:《春秋》,夫子尊王之書。王正月者,明其為周王之正月也。冠春於王,明王者之法天也。冠王於正月,示天下以遵王之時也。胡《傳》謂以夏時冠周月,蓋夏以寅月為春。夫子於冬子月上加一春字,春正月以下,仍記周子月事也。殊不知周以建子為正,即以建子為春也。桓公八年:「春正月乙卯,烝」,《爾雅·釋天》:「冬祭曰烝。」若周改月不改時,烝安得於春正月乎?……魯冬至在周正月,《春秋》以前皆然。《春秋》謂之南至者,時以十一月為春,則不可以為冬至,直謂之南至耳。
385 張聞玉:《銅器曆日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