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1163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國風·齊風·還》。
1164《後漢書·馬融傳》:而俗儒世士,以為文德可興,武功宜廢,遂寢搜狩之禮,息戰陳之法,故猾賊從橫,乘此無備。融乃感激,以為文武之道,聖賢不墜,五才之用,無或可廢。元初二年,上廣成頌以諷諫。
1165 [宋]朱熹《詩集傳》第四卷,《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卷,第471頁:國人戒之曰:「請叔無習此事,恐其或傷女也。」蓋叔多材好勇,而鄭人愛之如此。
1166 [宋]黃震《黃氏日鈔》卷四「獻於公所」條:晦庵以公為莊公,華谷遂以為叔段在鄭,從莊公出田暴虎以獻,氣陵其兄。愚恐叔段強恣於外,未必入鄭肯從莊公田,叔段君臨大邑,未必可身自襢裼。若段果從莊公之狩,而獻於公所,正是退守人臣之分,安得言相陵耶?岷隱曰:「言勇力之士暴虎以獻於叔也。此詩御中節、射中度,既事而退,意甚閒暇,知暴虎者非指叔言也。」愚案:公所之公,非公侯之公也。段為京城之主,其所寓即公之所也。此句恐合依岷隱說,此乃言叔段在京城田狩之事,故詩曰「叔于田」,安得改釋為莊公之田而叔從之以暴虎耶?
1167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正義曰:……仁是行之美名,叔乃作亂之賊,謂之信美好而又仁者,言國人悅之辭,非實仁也。
1168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第339頁。
1169 [清]俞樾《群經平議》卷八「洵美且仁」條。
1170 如程顥提出的理學命題,見[宋]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年,第16頁: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宋]呂喬年/編《麗澤論說集錄》卷七引呂祖謙語:仁與禮通徹上下,自足以該括天下之理。
117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註疏》卷二十·聘禮第八:公揖入,每門、每曲揖。(每門輒揖者,以相人偶為敬也。)參見白奚:《「仁」與「相人偶」——對「仁」字的構形及其原初意義的再考察》,《哲學研究》,2003年7月。
1172 [漢]許慎《說文解字》: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
1173 [清]俞樾《群經平議》卷八「洵美且仁」條:《箋》云:「言叔信美好而又仁。」《正義》曰:「仁是行之美名。叔乃作亂之賊,謂之信美好而又仁者,言國人悅之辭,非實仁也。」樾謹案:《禮記·中庸》篇:「仁者,人也。」鄭注曰:「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然則古所謂仁者,乃以人意相存問之意,故其字從人、二也。此章以仁稱叔,見有叔則能以人意相存問,故巷有人;無叔則莫能以人意相存問,故巷無人也。孔穎達徒震於仁之名而不達古義,未得其旨。嘗謂詩人之辭非如後人苟且趁韻者。首章言「巷無居人」,故曰「洵美且仁」;次章言「巷無飲酒」,故曰「洵美且好」;三章言「巷無服馬」,故曰「洵美且武」。末一字皆與首句相應。《說文·馬部》曰:「馬,武也。」於人言仁,猶於馬言武,皆古訓也。
1174 李珍華,周長楫:《漢字古今音表》,中華書局,1999年。
1175 [清]阮元《論語論仁篇》,《揅經室集》,中華書局,1993年,第194頁:元此論乃由漢鄭氏相人偶之說序入,學者或致新僻之疑,不知「仁」字之訓為「人」也,乃周、秦以來相傳未失之故,訓東漢之末猶人人皆知,並無異說。康成氏所舉相人偶之言,亦是秦、漢以來民間恆言,人人在口,是以舉以為訓,初不料晉以後此語失傳也。
1176 於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澤螺居楚辭新證》,中華書局,2003年,第74-76頁。
1177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31-233頁:孔子刪詩,所以存列國之風也,有善有不善,兼而存之。猶古之太師陳詩,以觀民風;而季札聽之,以知其國之興衰。……是以《桑中》之篇,《溱洧》之作,夫子不刪,志淫風也。《叔于田》為譽段之辭,《揚之水》、《椒聊》為從沃之語,夫子不刪,著亂本也。……後之拘儒不達旨,乃謂淫奔之作,不當錄於聖人之經。是何異唐太子弘謂商臣弒君,不當載於《春秋》之策乎?……
1178 事見《左傳·文公元年》。
1179 《舊唐書?高宗中宗諸子》:孝敬皇帝弘,高宗第五子也。永徽四年,封代王。顯慶元年,立為皇太子,大赦改元。弘嘗受《春秋左氏傳》於率更令郭瑜,至楚子商臣之事,廢卷而嘆曰:「此事臣子所不忍聞,經籍聖人垂訓,何故書此?」瑜對曰:「孔子修《春秋》,義薦褒貶,故善惡必書。褒善以示代,貶惡以誡後,故使商臣之惡,顯於千載。」太子曰:「非唯口不可道,故亦耳不忍聞,請改讀余書。」瑜再拜賀曰:「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殿下誠孝冥資,睿情天發,凶悖之跡,黜於視聽。循奉德音,實深慶躍。臣聞安上理人,莫善於禮,非禮無以事天地之神,非禮無以辨君臣之位,故先王重焉。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請停《春秋》而讀《禮記》。」太子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