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24頁

    567 詳見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第342-345頁。

    568 李山:《周初〈大武〉樂章新考》,《中州學刊》,2003年第5期:隨著更多器物的發現和研究,王國維等人的說法逐漸引起懷疑。屈萬里《諡法濫觴於殷代論》、黃奇逸《甲金文中王號生稱與諡法問題的研究》、彭裕商《諡法探源》等,都認為生稱王號的說法並不符合實際,諡法的起源甚至要早到晚商時期。

    569 汪受寬:《諡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1-12頁。

    570 汪受寬:《諡法研究》,第12-18頁。該書第17頁對周初諡法有三點歸納:第一,給諡對象有貴族、有王姬、也有周王,並沒有嚴格的規定。第二,最早只有貴族給父祖的私諡,然後才有王朝的公諡,而且公諡似乎只見於給王朝成員,沒有諸侯、貴族向王朝請諡的。第三,由於諡號是追美尊者、長者和表示哀傷感情的,所以最初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

    571 [美]夏含夷:《燕國銅器祖考稱號與周人諡法的起源》,《古史異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1-200頁。

    572 楊希牧:《先秦文化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80頁:史料應可說明:諡號及諡法絕非戰國之際之制,而極可能是周初之制;周初諸王生稱之諡或是生時美名者疑即諸侯以字為諡之生字,故生時稱之而與死後之諡無別。惟論者必認為周初猶冠而字之之制,周初諸王之生時美名僅是一種美名,則後此冠而字之之字也非不可是演變自此種美名。但此僅屬推測,而於史難稽矣。  

    573 楊希牧:《先秦文化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64頁。

    574 [清]阮元《十三經校勘記》,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十三經註疏(標點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50頁注③引:惠棟校宋本「其」作「且一」,岳本亦作「且」,無「一」字,宋監本同,《考文》引古本與宋本同,足利本與岳本同。段玉裁云:「且」字見《儀禮》者四,見《禮記》者三,見《公羊傳》者三。疏家多不得其解,今案《說文》「且,薦也」,凡承藉於下曰且,凡冠而字只有一字耳,必五十而後以伯仲,故下一字所以承藉伯仲也。言伯某仲某是稱其字,單言某甫是稱「其且」字。若韓非子於孔子單言「尼」,蓋五十以前事也。此注家「且」字之說也。其說甚詳,不可備錄。又云:《檀弓》注「且」字,俗本訛作「其」字,今本《左傳》哀十六年疏引訛作「目」字,宋本《禮記註疏》訛作「且一字」三字。惟南宋《禮記》、監本及慶元本《左傳》哀十六年疏作「且」字不誤。

    575 [清]阮元《十三經校勘記》,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註疏(標點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394頁注①引:宋本、宋殘本、足利本無「未」字、「而」字,不誤。案《困學紀聞》雲「衛侯賜北宮喜諡曰貞子,賜析朱鋤諡曰成子,是人臣生而諡也」。王氏亦沿襲誤刻而有此論,後人往往承之。  

    57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1413頁:杜謂皆死而賜諡及墓田。然證以洹子孟姜壺銘,郭沫若謂陳無宇生時即稱洹子,諡可以生時即有,詳《積微居金文說·洹子孟姜壺跋》。

    577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中華書局,1997年,第37頁:郭君謂洹子孟姜為生人之稱,陳無宇生時即稱洹子,其說是也。《史記·田敬仲世家》云:「於是田常復修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貸,以小斗收。齊人歌之曰 :「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此為當時歌辭,且芑子為韻語,此陳恒生時即稱田成子之確證。

    578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579 [清]徐昂發《畏壘筆記》,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卷四:高誘《鴻烈解序》載尺布謠云:「一尺繒,好童童;一升粟,飽蓬蓬;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此與《史記》殊別。愚謂「好童童」、「飽蓬蓬」,與今俚語正同。豈太史以其文不雅馴,從而潤飾之歟?

    580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二「古人追敘前事文法」,中華書局,1963年,第430頁:洪容齋謂《武成篇》周王發之語,是時武王尚未代商,安得已稱周王?蓋史官追記之誤也。然不特此也,《堯典》四岳薦舜曰:「有鰥在下曰虞舜。」虞者,舜有天下之號,其時方在下,乃已稱虞舜。《左傳》衛州吁弒君,石碏之子厚問定君於碏,碏告以覲王,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是時陳桓公尚在,乃已稱桓公。又楚公子子干自晉歸國,將立為王,晉韓宣子問叔向:「子干其濟乎?」叔向以為不能。宣子曰:「齊桓、晉文不亦是乎?」言桓、文皆已出亡在外而終得國也。宣子晉臣,乃稱其先君曰「晉文」。伍子胥謂使者曰:「語爾平王,欲國不滅,釋吾父兄。」是時平王尚在,乃稱其謐。《戰國策》齊使使問趙威后,使者曰:「奉使使威後,而不問王,先問歲。」是覿面稱其諡也。《韓詩外傳》:周公謂伯禽曰:「我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周公時成王尚在,乃已稱王。《史記·田世家》:田成子以大斗出,小斗入,齊人歌之曰:「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是進成子尚在,乃已列成子。(《韓非子·外儲篇》亦述歌曰:「謳乎其已乎,苞乎其往歸田成子乎!」)又漢高祖朝太公,家令說太公曰:「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又高祖過趙,張敖上食,高祖箕踞慢罵,趙相貫高等說敖請殺之,敖曰:「吾先人亡國,賴高祖得復國,秋毫皆高祖力也。」是時高祖尚在,乃已稱高祖。古人追敘前事,文法往往如此,疏節闊目,文義自明,固不如後人之密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2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