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27頁

  

    629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中華書局,2004年,第521頁。

    630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生桓公而惠公薨,言歸魯而生男,惠公不以桓生之年薨。[疏]注「言歸」至「年薨」。○正義曰:杜知不以桓生之年薨者,以元年傳曰「惠公之薨也,有宋師,大子少,葬故有闕」。少者,未成人之辭,非新始生之稱。又改葬惠公而隱公不臨,使桓為主。若薨年生則才二歲,未堪為喪主。又羽父弒隱,與桓同謀。若年始十二,亦未堪定弒君之謀。以此知桓公之生非惠公薨之年

    631 詳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4頁。

    632 [清]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文淇案:文六年傳云:晉襄公卒,靈公少。七年傳云:穆嬴抱大子以啼於朝,出朝則抱以適趙氏。則少者幼小之稱。且隱元年傳云:太子少。十一年傳亦云:為其少故也。相距十年而年尚少,則所謂少者,非僅未成人之解。傳稱改葬惠公,但云公弗臨,不言使桓公為主。羽父反讒,正欺桓之幼小。況傳明言「生桓公而惠公薨」,杜注顯與傳背。先儒以慶父為莊公母弟,而杜必雲庶兄,故於此傳先為此鑿空之說,以為桓公應有長庶張本。《正義》曲為解釋,非也。

    633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五:《周禮》鄭註:奉,猶進也。《廣雅》:奉,持也。又云:奉,獻也。是奉皆有尊崇之義……

    634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是以隱公立而奉之。隱公,繼室之子,當嗣世,以禎祥之故,追成父志。為桓尚少,是以立為大子,帥國人奉之,為經「元年春」不書即位傳。……[疏]注「隱公」至「位傳」。○正義曰:繼室雖非夫人,而貴於諸妾。惠公不立大子,母貴則宜為君。隱公當嗣父世,正以禎祥之故,仲子手有夫人之文,其父娶之,有以仲子為夫人之意,故追成父志,以位讓桓。但為桓年少,未堪多難,是以立桓為太子,帥國人而奉之。已則且攝君位,待其年長,故於歲首不即君位。傳於「元年」之前預發此語者,為經不書公「即位」傳。是謂先經以始事也。凡稱「傳」者,皆是為經。唯文五年「霍伯臼季等卒」,注云「為六年蒐於夷傳」者,以「蒐於夷」與此文次相接,故不得言張本也。或言張本,或言起本,或言起,檢其上下,事同文異,疑杜隨便而言也。鄭眾以為隱公攝立為君,奉桓為大子。案傳言立而奉之是先「立後奉之」也。若隱公先立乃後奉桓,則隱立之時未有大子,隱之為君復何所攝?若先奉大子乃後攝立,不得雲「立而奉之」。是鄭之謬也。賈逵以為隱立桓為大子,奉以為君。隱雖不即位,稱公改元,號令於臣子,朝正於宗廟,言立桓為大子可矣,安在其奉以為君乎?是賈之妄也。襄二十五年齊景公立,傳雲「崔杼立而相之」,以此知「立而奉之」謂立為大子,帥國人奉之,正謂奉之以為大子也。元年傳曰「大子少」,是立為大子之文也。大子者,父在之稱,今惠公巳薨而言立為大子者,以其未堪為君,仍處大子之位故也。《禮記·曾子問》曰「君薨而世子生」,是君薨之後仍可以稱大子也。

    635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五:賈逵云:「隱立桓為太子,奉以為君。」鄭眾以為隱公攝立為君奉桓為太子。按杜注亦本賈義,惟《正義》以「奉以為君」為賈之妄,不知賈實依經為訓,使國人知桓有君道而奉之,非隱以君禮奉桓也。《周禮》鄭註:奉,猶進也。《廣雅》:奉,持也。又云:奉,獻也。是奉皆有尊崇之義,故賈雲奉以為君耳。

    63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4頁。

    637 [清]于鬯《香草校書》,中華書局,1984年,第740-741頁:立者即謂隱公攝立為君也。《經》不書即位,故《傳》明隱之所以立奉之者。之字當指仲子,謂奉仲子為母也。而杜預《集解》謂隱公追成父志,為桓尚少,是以立為太子,帥國人奉之。則以立為桓公立為太子,非隱公立為魯君。奉為奉桓,非奉仲子。其說本之鄭眾。賈逵而小變之。殆非也。然據孔義引鄭說,隱公攝立為君,奉桓為太子,則其解立卻不誤。蓋此語承上文惠公薨而言,又明出隱公字。凡言某公薨、某公立,史文之常例。又下文云: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攝也。即緊承此立字而言,伸明隱既立而《經》不書即位之意。《左傳》為經割《傳》附《經》之前,其文本相連接,則立之指隱不指桓,顯可見也。惟鄭亦以奉為奉桓為太子。夫既奉仲子為母,則正以桓為太子故矣。但曰奉謂奉仲子則可,謂奉桓則不可。奉者必自下奉上之辭,子可以奉母,兄未便曰奉弟也。杜亦正嫌於奉之之義,故曲謂帥國人奉之,殊添設帥國人字矣。且《史記·魯世家》言登宋女為夫人,以允為太子,在惠公卒之前,而下《傳》亦云惠公之薨也,太子少,則桓在惠公時固早已立為太子矣,亦何煩隱之追立而奉之哉?

    638 詳見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第337頁。

    639 劉麗文:《〈左傳〉「繼室」考》,《學術探索》,2003年9月。

    640 《左傳·閔公二年》: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641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第231-233頁。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2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629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中華書局,2004年,第521頁。

    630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生桓公而惠公薨,言歸魯而生男,惠公不以桓生之年薨。[疏]注「言歸」至「年薨」。○正義曰:杜知不以桓生之年薨者,以元年傳曰「惠公之薨也,有宋師,大子少,葬故有闕」。少者,未成人之辭,非新始生之稱。又改葬惠公而隱公不臨,使桓為主。若薨年生則才二歲,未堪為喪主。又羽父弒隱,與桓同謀。若年始十二,亦未堪定弒君之謀。以此知桓公之生非惠公薨之年

    631 詳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4頁。

    632 [清]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文淇案:文六年傳云:晉襄公卒,靈公少。七年傳云:穆嬴抱大子以啼於朝,出朝則抱以適趙氏。則少者幼小之稱。且隱元年傳云:太子少。十一年傳亦云:為其少故也。相距十年而年尚少,則所謂少者,非僅未成人之解。傳稱改葬惠公,但云公弗臨,不言使桓公為主。羽父反讒,正欺桓之幼小。況傳明言「生桓公而惠公薨」,杜注顯與傳背。先儒以慶父為莊公母弟,而杜必雲庶兄,故於此傳先為此鑿空之說,以為桓公應有長庶張本。《正義》曲為解釋,非也。

    633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五:《周禮》鄭註:奉,猶進也。《廣雅》:奉,持也。又云:奉,獻也。是奉皆有尊崇之義……

    634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是以隱公立而奉之。隱公,繼室之子,當嗣世,以禎祥之故,追成父志。為桓尚少,是以立為大子,帥國人奉之,為經「元年春」不書即位傳。……[疏]注「隱公」至「位傳」。○正義曰:繼室雖非夫人,而貴於諸妾。惠公不立大子,母貴則宜為君。隱公當嗣父世,正以禎祥之故,仲子手有夫人之文,其父娶之,有以仲子為夫人之意,故追成父志,以位讓桓。但為桓年少,未堪多難,是以立桓為太子,帥國人而奉之。已則且攝君位,待其年長,故於歲首不即君位。傳於「元年」之前預發此語者,為經不書公「即位」傳。是謂先經以始事也。凡稱「傳」者,皆是為經。唯文五年「霍伯臼季等卒」,注云「為六年蒐於夷傳」者,以「蒐於夷」與此文次相接,故不得言張本也。或言張本,或言起本,或言起,檢其上下,事同文異,疑杜隨便而言也。鄭眾以為隱公攝立為君,奉桓為大子。案傳言立而奉之是先「立後奉之」也。若隱公先立乃後奉桓,則隱立之時未有大子,隱之為君復何所攝?若先奉大子乃後攝立,不得雲「立而奉之」。是鄭之謬也。賈逵以為隱立桓為大子,奉以為君。隱雖不即位,稱公改元,號令於臣子,朝正於宗廟,言立桓為大子可矣,安在其奉以為君乎?是賈之妄也。襄二十五年齊景公立,傳雲「崔杼立而相之」,以此知「立而奉之」謂立為大子,帥國人奉之,正謂奉之以為大子也。元年傳曰「大子少」,是立為大子之文也。大子者,父在之稱,今惠公巳薨而言立為大子者,以其未堪為君,仍處大子之位故也。《禮記·曾子問》曰「君薨而世子生」,是君薨之後仍可以稱大子也。

    635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五:賈逵云:「隱立桓為太子,奉以為君。」鄭眾以為隱公攝立為君奉桓為太子。按杜注亦本賈義,惟《正義》以「奉以為君」為賈之妄,不知賈實依經為訓,使國人知桓有君道而奉之,非隱以君禮奉桓也。《周禮》鄭註:奉,猶進也。《廣雅》:奉,持也。又云:奉,獻也。是奉皆有尊崇之義,故賈雲奉以為君耳。

    63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4頁。

    637 [清]于鬯《香草校書》,中華書局,1984年,第740-741頁:立者即謂隱公攝立為君也。《經》不書即位,故《傳》明隱之所以立奉之者。之字當指仲子,謂奉仲子為母也。而杜預《集解》謂隱公追成父志,為桓尚少,是以立為太子,帥國人奉之。則以立為桓公立為太子,非隱公立為魯君。奉為奉桓,非奉仲子。其說本之鄭眾。賈逵而小變之。殆非也。然據孔義引鄭說,隱公攝立為君,奉桓為太子,則其解立卻不誤。蓋此語承上文惠公薨而言,又明出隱公字。凡言某公薨、某公立,史文之常例。又下文云: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攝也。即緊承此立字而言,伸明隱既立而《經》不書即位之意。《左傳》為經割《傳》附《經》之前,其文本相連接,則立之指隱不指桓,顯可見也。惟鄭亦以奉為奉桓為太子。夫既奉仲子為母,則正以桓為太子故矣。但曰奉謂奉仲子則可,謂奉桓則不可。奉者必自下奉上之辭,子可以奉母,兄未便曰奉弟也。杜亦正嫌於奉之之義,故曲謂帥國人奉之,殊添設帥國人字矣。且《史記·魯世家》言登宋女為夫人,以允為太子,在惠公卒之前,而下《傳》亦云惠公之薨也,太子少,則桓在惠公時固早已立為太子矣,亦何煩隱之追立而奉之哉?

    638 詳見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第337頁。

    639 劉麗文:《〈左傳〉「繼室」考》,《學術探索》,2003年9月。

    640 《左傳·閔公二年》: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641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第231-233頁。

', intro:'', //章節vip標識 vipStatus : 0, //上一章id prevId :'725f405e6f8be', //下一章id nextId :'6962c993fe2c9' }; book.chapterUrl = '/book/107542/chapterId.html'; book.url = '/novel/107542.html' user.Info = { "id":0, "recommend":0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