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05頁

    195 郭沫若:《金文所無考》,《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22頁:金文中記年月日辰之例極多,記時之例僅一見,秦「商鞅量」是也。……另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5-6頁:考之卜辭、西周及春秋彝器銘文與《尚書》,書四時者,彝銘無一例。然《詩·小雅·四月》:「四月維夏,六月徂暑」,「秋日淒淒,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飄風發發」,《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則四時之記,西周早已有之,且以建寅為正,與實際時令相合。《春秋》之四時,則不合於實際時令。

    196 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第164頁。

    197 錢穆:《論語新解》,巴蜀書社,1985年,第378頁。

    198 [宋]胡安國《春秋傳》:按隱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書王正月,見周之正朔猶行於天下也。按左氏曰:王周正月,周人以建子為歲首,則冬十有一月是也,前乎周者以丑為正,其書始即位曰:惟元祀十有二月,則知月不易也,後乎周者以亥為正,其書始建國曰元年冬十月,則知時不易也。建子非春亦明矣。乃以夏時冠周月。何哉?聖人語顏回以為邦則曰:行夏之時。作《春秋》以經世則曰:春王正月。此見諸行事之驗也。或曰非天子不議禮,仲尼有聖徳無其位,而改正朔,可乎?曰:有是言也,不曰:《春秋》,天子之事乎?以夏時冠月垂法後世,以周正紀事示無其位不敢自專也。其旨微矣。加王於正者,公羊言大一統是也。  

    199 [宋]朱熹《朱子語類》,《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冊,第2849頁:某親見文定公家說,文定《春秋》說夫子以夏時冠月,以周正紀事。謂如「公即位」,依舊是十一月,只是孔子改正作「春正月」。某便不敢信。恁地時,二百四十二年,夫子只證得個「行夏之時」四個字。據今《周禮》有正月,有正歲,則周實是元改作「春正月」。夫子所謂「行夏之時」,只是為他不順,欲改從建寅。如孟子說「七八月之間旱」,這斷然是五六月;「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這分明是九月十月。若真是十一月、十二月時,寒自過了,何用更造橋樑?古人只是寒時造橋度人,若暖時又只時教他自從水裡過。看來古時橋也只是小橋子,不似如今石橋浮橋恁地好。

    200 [清]朱彝尊《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五:朱子曰:胡氏《春秋傳》有牽強處,然議論有開闔精神。又曰:《春秋》是魯史,合作時王之月。又曰:夫子,周之臣子,不改周正朔。黃仲炎曰:孔子因顏淵之問有取於夏時,不應修《春秋》而遽有所改定也。胡安國氏謂《春秋》以夏時冠月而朱熹氏非之,當矣。孔子之於《春秋》,述舊禮者也,如惡諸侯之強而尊天子,疾大夫之逼而存諸侯,憤吳楚之橫而貴中國,此皆臣子所得為者,孔子不敢辭焉。若夫更革當代之王制,如所謂夏時冠周月,竊用天子之賞罰,決非孔子意也。夫孔子修《春秋》,方將以律當世之僭,其可自為僭哉?  

    [清]顧棟高《春秋時令表》,《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1993年,第3頁:朱子曰:「劉質夫以春字為夫子所加,但魯史本謂之《春秋》,則似原有此字。」又曰:「文定說夏時冠月,謂如公即位依舊是十一月,只是孔子改作春正月。某便不敢信。據《周禮》有正月,有正歲,則周初實是元改作春正月。夫子只是為他不順,故欲改從夏之時。」又曰:「夫子,周之臣子,《春秋》是魯史,決不改周正朔。」

    201 [清]萬斯同《群書疑辨》卷五·周正辨二:聖人作經以垂法萬世,顧若是其顛倒與?夫時以紀事,周室冬月之事,聖人悉易之以春,春月之事,聖人悉易之以夏,秋冬亦然,是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無一不錯亂矣,是尚可垂法後世乎?

    202 [清]崔述/撰著,顧頡剛編訂《崔東壁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89-495頁。

    203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劉炫又難何休云:「唯王者然後改元立號,《春秋》托新王受命於魯,故因以錄即位。若然,新王受命,正朔必改,是魯得稱元,亦應改其正朔,仍用周正,何也?既托王於魯,則是不事文王,仍奉王正,何也?」諸侯改元,自是常法,而雲托王改元,是妄說也。  

    204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註疏》:統者,始也,總系之辭。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於天下,自公侯至於庶人,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繫於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205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註疏》:[疏]「歲之始也」。○問曰:「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實是《春秋》之五始,而傳直於「元年」、「春」之下發言始,而「王」、「正月」下不言始何?○答曰:元是天地之始,春是四時之始,「王正月,公即位」者,人事之始,欲見尊重天道,略於人事故也。

    206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隱公元年疏引。[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冊,第805頁作《春秋保乾圖》。另見該書第763頁引《春秋合誠圖》:皇帝坐玄扈洛水上,與大司馬容光等臨觀,鳳凰銜圖置帝前,帝再拜受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0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