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1頁

    練拳不能太用勁,要用腦子調。太緊了人受不了,你以為下了功,只要練就肯定好,不一定,練反了就糟了。形意拳哪一拳都健身,反過來哪一拳都傷身,越練越鬆快,就對了,練著乏味痛苦,就要趕快變招。否則勁太緊了,能把人練傻了,這是真事,不是比喻。練拳就是練腦子,師父留一手,徒弟們就成傻瓜了。

    尚師對徒弟好,唐師說:"尚雲祥無偏向,會多少,教多少,不留後手。"張鴻慶名聲不大,人也不起眼,但功夫硬,隨他習武時,因為沒有拜師,所以他總說:"我這是給唐師傅捧捧場。"教我時沒假話,可惜不深講。

    沒立下師徒名份,應酬話就多。所以學形意一定得先拜師,老輩人很愛惜自己的名譽,是我的徒弟,得能代表我才行。秦瓊和羅成相互教,最後秦瓊留了個撒手鐧,羅成留了個回馬槍。而師父教徒弟,留不住東西,也不敢留,因為練武差一點就有毛病。徒弟不如師傅,不是師傅不教,只是徒弟沒練到。

    薛顛教我的牛象和書上畫的差別太大了,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我也不知道是何緣故,披露出來,給讀者作個參考。手指翻挺,這個小動作就是牛象。指頭上要有牛勁,五百多斤的牛能把全身重量頂在犄角上。用法是,貼身戰時扎敵臉。是被人擒拿住肩膀時的脫身動作,或敵人攻擊我頭部時的反擊動作。頭部下低,也要向前頂一下,給扎出去的指頭-份助力。因為頭低下了,眼睛看不到手,手指憑個大感覺盲目地扎過去,有點象小孩打架,是撒潑打渾的無賴動作。薛顛的修為能點穴,所以在短兵交接時,捏、拿、點這三樣別人不好使的東西,是他的拿手好戲。  

    練了牛象,指頭上出了功夫,就可以進入猿象。所謂"人了猿象,滿臉花",和牛象一樣,猿象也是扎人臉,只不過牛象是被動反擊的險招,猿象是主動地戲耍別人,用的是"肩在手前,手在腦後"的身法秘訣。

    說是秘訣,字面上也不玄虛,說的是返身打法,"肩在手前,手在腦後"的隱喻是重點的重點,沒師傅的人不知道練這個。戰鬥一起,會有意外妙用,是形意的精華。形意拳中的偏門攻防、返身打法是李存義發揚的,從李存義開始,形意的鑽拳中就溶上了八卦的東西,借著個八卦的動作往身側點--唐師尚師傳我的都是這個功架。

    我得的鑽拳的基本形不是從下往上鑽,而在於從中往側點。那個借來的八卦動作,借了就不還了,溶在鑽拳里起了變化,將將還有八卦"回身掌"的形態,向體側一滑步,前手向外擼去,還有塌勁。胳膊撐起來,手掌是橫的。

    然後後手隨著點過去,手雖有前後,但兩臂要有合力。猶如弓弩,兩頭繃上勁,才能射出東西,鬆了哪頭都不靈。鑽拳猶如螃蟹,是橫著走的,左向一掌跟一拳、右向一掌跟一拳,就練上了返身。

    猿象的返身動作比鑽拳大,因為鑽拳把由下往上的鑽勢壓縮到一根直線里了,而猿象把這個上下鑽勢張揚了,蹲身時一回頭就轉了向,這一轉比鑽拳帶的動靜大。轉了向就鑽,猶如猴子一下竄上樹,人雖然沒跳起來,勁要竄起來。象形術猿象的指頭奔著人臉,形意拳猴形的猴掛印也要預備著--這個比武要點,我看書上提了一句,在此特別強調,這兩招是一個招,少了誰都有危險,猴掛印,膝蓋是一大塊骨頭,等於一方大印,要把這大印的份量掛到敵人胸膛里去,最佳的落點是兩胸中間的穴位。這是個狠招,但不會返身換身影,一抬膝蓋便挨打。練武枯燥乏味時,要往骨頭裡邊練,不要管什麼"中節隨、根節追"了,活動著就行了,全身一塊往骨頭裡走,這是猿象的輕身法。只能意會,無法言說。形意拳、象形術、八卦掌都是一碼事,最要緊是鄭重其事,練一點都不能含糊。我年輕時練拳起五更睡半夜,喜歡夜深人靜、無人干擾的光景,一個人只有練拳的心思,就能得著越來越多的東西。  

    二十七、薛顛的熊形

    形意拳是"事少而功多",方法簡單而功效大。熊形理順臂肩頭三者的關係,先找一個西瓜,單手托在右肩上。右手臂摟著,要防止西瓜滾落,手心和肩頭要相互照應。找到這個體會後,就把真西瓜去了,摟著個空氣的西瓜,掌心對著肩井穴,掌根對著耳朵,這樣腕部就有了一個弧度,自然地向里。 肩膀和手心一照應,大臂小臂就繃圓了,肘尖不能揚起,要如弓上的箭,在勁上縮著。要體會出空氣西瓜的重量,肩和手心細微地控制著它。右肩上的空氣西瓜有了真實的重量,身體為了維持平和,左邊的腋窩就張開了。腋窩的開張,是用拳的關鍵,張開不是無限度,如狗熊夾玉米棒子。左胳膊是斜垂著的,腋窩一張,手就抬起來,再一夾,手就向前了。狗熊掰棒子,隨夾隨掉,所以腋窩的開張也是很靈活的。如果把夾、張作快了,或者說把腋下的玉米棒子擰一下,拳勁就旋起來了,練好了這感覺,整條胳膊就活了,打拳能拐彎。

    熊形是左右互換,也就是西瓜和玉米棒子互換。練了熊形,自然就能對轉環崩有感悟的,我們的拳是一個拳補充另一個拳,一個拳里有所有的拳。西瓜和玉米棒子,我們叫"虛運一個形"。其實這秘密,王獻之早就講出來了。王獻之在寫字時,王羲之從後面過來,猛地抓他的筆桿,竟然沒有抓動,王羲之就說這個兒子掌握了書道的秘密。書法握筆,指頭在筆桿上使力,反而使不出力量來。手心要像握著一個雞蛋,下筆時催動這個虛運出來的雞蛋,字方能力透紙背,猶如神助。不是說王獻之寫字死扣筆桿,幾根指頭是抵不住王羲之全身奮力一拔的力量的。而是說王獻之手心虛運出一個形,這個形有了實感,手中的筆別人就拉扯不走了。王獻之練一隻手,我們練整個人,形意拳是大書法,這個虛運之形,身上曲折成空的地方都要有。  

    另有一個熊形的要訣--狗熊人立。狗熊展腰方能立起,肩上托西瓜也要挺腰,才能撐住西瓜的重量。狗熊人立時,腳跟不著力,使用前腳掌支撐。重心放在前腳掌上,才能發力,後腳跟是虛的,輕易不實。

    習武要先從弱點上練起,從失衡處下手。一般人都是右重左輕,頭重腳輕,前重後輕。站熊形一開始要體會出自己的失衡,自己搞懂自己,右邊重了,便要在左邊加力量,或者將右邊放鬆--這是熊形的輕重訣。

    唐詩宋詞清對聯,因為清末要有場大變,人處動亂中,對平衡很需要,所以出了對聯這種奇怪的文體。熊形正如對對聯,左右字字不同,但字字相應,如果相應不上,便有疾病。校正熊形,正如文人構思對聯的情景,身上一分一寸地要對上。對聯有橫批,是點睛之筆,左右對上了,精華在頭部,站熊形時頭部是活的。

    熊形最後要集中在兩個小腿肚上找輕重。小腿肚就是毛筆的筆肚,彈性都在裡面。熊形的提頓就是毛筆的提頓,提頓是古人發現的微妙。天地生萬物,也是這一提頓,世間巧到極點的工藝,都是這一提頓。

    輕重訣後是水火訣。水消減火,火消減水,上下前後左右要相互抵消,都抵消掉了,就整身和諧了,所謂"為道日損"。輕重訣只是力感,水火訣是氣感。力感調對了,才可敏感到氣,此時的氣才可用。調不好力感,便只有亂氣錯覺。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