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李仲軒老人形意述真合集》作者:李仲軒【完結】
目錄
一、我所知道的尚式形意拳3
二、耳聞尚雲祥5
三、夜練形意拳8
四、尚式形意拳的形與意11
五、尚雲祥說"虎豹雷音"14
六、尚雲祥先生二三事18
七、以尚式形意解"拳禪合一"(1)21
八、以尚式形意解"拳禪合一"(2)23
九、以尚式形意解"拳禪合一"(3)26
十、唐傳形意淵源談31
十一、唐傳形意劈鑽二法35
十二、唐維祿說打法38
十三、唐傳形意拳八卦掌40
十四、"一個頭"見薛顛42
十五、象形術淵源談47
十六、追憶"象形術"51
十七、象形術提要56
十八、象形術飛搖二法58
十九、薛顛的雲法61
二十、薛顛的晃法64
二十一、象形術的旋法68
二十二、從"薛顛的點穴術"談起73
二十三、薛顛的猴形77
二十四、薛顛的馬形81
二十五、薛顛的雞燕二形86
二十六、薛顛的牛象猿象90
二十七、薛顛的熊形93
二十八、閉五行與六部劍97
二十九、說劍法99
三十、形意拳"入象"說104
三十一、追憶李仲軒先生108
三十二、李仲軒說熊形111
一、我所知道的尚式形意拳
我不是武術界人士,所知不博,無法用別種派系的形意拳比較出何為尚式,我只能提供我所知道的尚雲祥拳術。我在1987年買過一本中華書店出版的《形意五行拳圖說》,我也是從那一年開始練形意拳的,當時是個初中小孩。教我練拳的老師名李仲軒,當時已71歲,會點穴按摩。當時曾問李老師是武當派還是少林派,他說是"尚雲祥的形意拳"。
李仲軒老師當時天天晚上為西單的一個商店看店,便把我帶過去,在一片家用電器的空場中練拳。白天練拳較少,只在星期天的中午到宜武公園裡。其實每一次見面他幾乎都不教我什麼新的,只是在一旁看著我練。我有時賭氣地說:"你要再不教我,那跟我在家裡一個人練又有什麼區別 ? "他總是笑而不言。他後來對我說,現在的年輕人比他們那一代要嬌嫩,至十六歲骨骼仍未堅實,所以不要練得過勤,否則傷身。他那時說:"七八歲開始練童子功的,是學唱戲的。"
李老師說他十幾歲時第一喜歡唱戲,第二喜歡練武。當時家在寧河,請了一位武師在家族的祠堂里教拳。一次他練完拳後覺得渾身爽快,一高興便唱起了京戲,結果遭到武師的痛罵。說練武后連說話都不許,否則元氣奔瀉,人會早衰早亡的,更何況唱戲。那位武師名唐玄祿,薛顛剛當國術館館長時,對於有的挑戰者因礙於輩份情面不好出手,有一兩次是唐玄祿代為比武的。唐玄祿以腿功著稱。他最佩服的人就是師兄尚雲祥。尚雲祥傳下的崩拳里有一個類似於龍形的跳躍動作。一次唐玄祿和尚雲祥一塊去看戲,時間晚了,倆人便抄沒人的胡同走,好施展腿功。唐玄祿人高腿長,疾走在前,尚雲樣身材矮胖,落後幾步,以崩拳一躍就超了上來。唐雲祿有一個李存義傳紿的藥方叫"五行膏",是比武受傷時救命用的,形意門中得此藥方者不多。唐玄祿將那藥方傳給了李仲軒,讓他受了自己的全部傳承。但唐玄祿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沒有名頭的鄉野武師,為了讓自己的徒弟能夠深造,便請求尚雲祥收他為徒。當時尚雲樣年事已高,所收的徒弟都有徒孫了,傳承已有兩三代,而他還未到 20 歲。對於唐玄祿的請求,尚雲祥說,收徒可以,但李仲軒將來不要再收徒弟,否則我這門的年齡與輩份就亂了。
李仲軒老師跟隨尚雲祥學藝的時間並不很長,是斷斷續續的兩年。據他說在拳術未成時,為謀生計去了上海,一直忙忙碌碌。尚雲樣謝世後,漸漸的便與武林少了來往。他當年對我說,之所以教我練拳,是覺得我學武的熱忱不會持續多久,就先暫且教教。現今回想起來,他的晚年極其落拓寂寞。可能只是想借著教小孩來給自己找點生活樂趣。
我買的那本《形意拳五行圖說》的作者靳雲亭也是尚雲樣的學生。可李老師教的拳架和《形意拳五行圖說》影印照片上的姿勢相差很大,主要是沒有靳雲亭表現出來的那種左右撐開,上下兜裹的橫勁。他說先前唐玄祿教的也是這股橫勁。唐玄祿曾比喻:"如果和別人比試撞胳膊,他直著撞來,你在相撞的時候,將胳膊轉一下,他就會叫疼。"這是個力學原理,因為這樣一來,就不是相撞了,而是以一個拋物線打在對手的胳膊上。
學會了這個拋物線,渾身都是拳頭。這種遍布周身的拋物線,便是形意拳的橫勁。對於這一點,靳雲亭在照片上留下的影像可稱典範,明眼人一看便知有功夫。五行拳中橫拳是最難學的,唐玄祿讓他從鑽拳和蛇形中去體會,慢慢地橫拳就會打了,進而對形意拳肩、臀、肘、膝的近身打法也能領會了,再學習十二形不需指點便能知其精髓。高深武術的學習肯定是有次第的,次第便是一通百通的途徑。據唐玄祿講,薛顛平時以猴形來練功的,動作之變幻達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手腳肩胯可以互換打法,這一奇技是練通了橫勁才能有的。由此可見橫勁是深入形意拳系統的基礎,也正如拳譜所言:"形意拳之母是五行,五行之母是一橫。"
李仲軒老師向尚雲樣學藝時,尚雲祥第一要改的便是他身上的這股橫勁,收斂了撐兜滾裹,只是簡單的一進一退,手的一伸一縮。而且練拳時兩個腳腕要180 度彆扭地撇開,猶如將人扎在口袋裡,渾身使不出勁。只要一使勁便不由自主地摔倒,更無法拔背挺身。他跟尚雲祥學了一段時間後,渾身上下總覺得不順,一舉一動都變得困難,像小孩似地重新學走路,後來慢慢地走路的姿勢起了變化,和尚雲祥很像,溫溫吞吞的非常散漫。此時行拳便有了一種空空松松的自然感,對於《形意五行拳圖說》與李仲軒老師所教拳架的不同問題,可能是尚雲祥根據每個學生的基礎,糾偏扶正,所教的側重點有別。
當時形意拳的五行拳、十二形拳都印了書,在武館裡公開傳授,要個別秘傳的是"熊鷹合形",據說連五行拳也是脫胎於它,是形意拳最古老的架勢。唐玄祿教過他熊鷹合形,是一個擒拿動作:雙手運動幅度很大,學了很久也未得究竟。尚雲祥便說要教他熊鷹合形,一示範他發現和五行拳里的劈拳沒什麼兩樣,尚雲祥解釋說:"劈拳就是一起一伏,用軀幹打劈拳就是熊鷹合形了。"然後垂著手在院子裡走了一圈,身上並不見有什麼起伏。尚雲祥又說:"不但要用軀幹,還要用軀幹裡面打劈拳。"李仲軒老師回憶當年學藝,對於尚雲祥"要練功、不要練拳"的話印象最深。去上海謀生前向尚雲祥告辭時,對尚雲祥說怕以後忙起來沒有時間練拳了,而且所住的群居環境練拳多有不便。尚雲祥囑咐他:"你要學會在腦子裡練拳,得閒時稍一比劃,功夫就上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