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9頁

    二、《象》書總綱第十一章第十二節"體呼吸"

    許多人都知道形意拳是內家拳,此拳是可以通"道"的,但拳譜上往往只有拳法,簡單陳列出從道經摘抄的語句,至於如何由拳通"道",便含糊了。薛顛所言的"體呼吸"正是形意拳通"道"的法門,薛顛原句為"從全體八萬四千毛孔雲蒸霧起而為呼吸,此節功夫,乃是精神真正呼吸,非有真傳難入其道,非有恆心難達其境,學道者,勉力為之。"

    三、《象》書上編第六章第一節"五法合一連珠"

    形意拳古傳有一個名為"圈手"的動作,又稱"風擺柳",可以健身可以技擊,據說涵概五行十二形的精華,沒得傳授的人猜測是一個類似於太極拳"雲手"的兩臂畫圓運動。

    其實圈手開始時的確類似於太極雲手的兩臂畫圓,幅度小運動慢,是為了調周身的氣血,等真正練起來,不是兩臂畫圓,而要用整個身體上下左右地畫圓,至於具體的運動軌跡為怎樣,大約是薛顛的"五法合一連珠"那樣。

    形意拳講究五行,對應金、木、水、火、土的是劈、崩、鑽、炮、橫五拳;薛顛的象形術對應金、木、水、土的是飛、雲、搖、晃、旋五法(其中"飛、雲"二字是借用劍法用詞),有人想當然地認為這五法就是形意拳五行拳的變形,是換湯不換藥。

    其實不然,薛顛的五法不是從五形拳來的,倒是和圈手有淵源,所以略過他對五法的分別講述,對五法連貫演練的"連珠"卻要好好參究。

    十七、象形術提要

    象形術是一種別樣的形意拳。發之於外謂之形,含之於內謂之意--這是對形、意二字的解釋,如何成為拳呢?含之於內的意,可發之於外,發之於外的形,可含之於內--如此方為形意拳。

    形意拳站樁時,目光要遠大,眼神放出去。打拳時,目光盯著指尖或拳根,隨著拳勢而盼顧,但餘光仍要照著遠方--這都是將意發之於外的訓練法。

    如何將形含之於內?這是老輩拳師不輕傳的東西。以炮拳為例,炮拳總是兩臂一磕,頂槓而進,有出手沒有收手,其實槓出去後,還有個身子向後一聳的動作,這就是炮拳隱蔽的收手。

    說是個動作,便錯了,很微,甚至不必作出來,心領神會地一下,即可。有此一聳,就出了功夫。

    象形術的搖法也如此,搖法似向身後划槳,還有水盪槳的向前一盪,這一盪不是實作,也是心領神會,而且不是揣摩體會,一剎那靈光一閃,想慢了就不管用了。

    這兩例便是含之於內的形,比武時,真正厲害的,是這種打拳時不打出來的東西。

    形意拳簡單,象形術更簡單,但內含的形豐富,如此方能善變,不是打拳時變,變在比武時。不必我一一舉例,讀者自可從《象形術》一書中找消息。

    形意拳先教"行勁",行對了勁,也就找著了身法。象形術先教身法,晃對了身法也就找著了,象形術晃法是在找勁,能找著自己的勁,也就能找著別人的勁,碰上就倒。

    不管從何入手,都是要從一個東西里教出兩個東西來。身法與行勁,一有全有,一個沒有,兩個都沒有。這是教法的不同,不是本質的不同。不是薛顛法眼高,是有人只應薛顛的機關,在薛顛手裡才成就了武功。

    比如學書法,總要先從楷書里學出來,學出筆力才算書法。而宋代米芾橫平豎直地寫了幾年,卻寫不出筆力,結果一看王羲之的行書,筆鋒盼顧多變, 一下就悟了,筆鋒一變也就有了筆力。書法上有米芾的先例,拳法上有薛顛的教法。

    年輕時,唐維祿的徒弟中,丁志濤是"津東大俠",我是"二先生',有老前輩們戲稱我為"小李二爺"。我從小不愛吃乾飯,走到哪都要粥喝,當年有"小李二爺愛喝粥"的說法。還有就是說我字好,有一度,走到哪兒,哪兒的人都讓我留字。

    張鴻慶留過我的字,他是我未磕頭的老師。我求教他時,他在天津陳家溝子一個店裡做事,常年住店,也不知他有沒有家人。見不到他練武,只見著他賭錢。他非常聰明,這份聰明是練武修出來的。

    形意拳練神不練力,有了神也就有了力。如何生神?要三頂三扣,張鴻慶坐在賭桌前也能養住神。前面說了,打拳時有不打出來的拳,練法是一閃念,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時不時這麼閃閃----張鴻慶就這樣,但一般人不能學他,賭博亂性傷神,是習武者的-戒。

    記得以前有篇文章說,形意拳講求悟性。如果說形意拳是岳飛傳下的,那麼祖師是三國姜維。姜維傳人周侗教出了岳飛,盧俊義,姜維後代教出了羅成的羅家槍。姜維文武雙全,對諸葛亮說:"丞相,文我不如你,武你不如我。"諸葛亮就與他比大槍,結果姜維敗了。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賢者無所不能,一看就會,一會就精,若論三國武功,呂布、姜維都要次之,頭牌是諸葛亮--這是二十年前,《北京晚報》上的文章,依我看,它說對了,比武比的是悟性。

    不能自悟自修,只會跟著師傅,今天聽個好東西,明天聽個好東西,好東西是聽不完的,這樣沒出路。大部分佛經都是阿難寫的,他跟著釋伽牟尼,今天聽個好東西,明天聽個好東西,結果釋伽一死,釋伽的徒弟里,只有他一個人沒能成就。孔子誇他一個徒弟能舉一反三,不是誇誇就完,而是說:"舉一反三"是學會一個東西的唯一方法。

    我已經老朽,望有悟性者能參此《象形術》,以書為師,便認識了薛顛。

    十八、象形術飛搖二法

    雲是繞,飛是挑,而繞挑並不能概括雲飛。象形術與形意拳在練法外觀上的區別是,形意拳是一條直線打下去,而象形術走一二步便轉身了,練轉身就是在練身法。此次講飛搖二法,講飛必講搖,在飛雲搖晃旋中,飛搖是一體相續的。

    說拳先說武德。武德是練武人的救命草,沒武德傷害他人是一方面,更糟糕的是,會把自己弄得家破人亡。唐維祿逐出的徒弟有一位姓田另一位姓李,姓田的一拳能把土牆掏個窟隆,說要到外地行俠仗義去,把兒子托給自己父親,他父親不管,他就把兒子給活埋了,那位姓李的是在唐師教他時,對唐師突然襲擊。如果習武而不修武德是不會有好收場的。

    我是由袁彬介紹給唐師的。袁彬一次和媳婦吵嘴,一怒之下把媳婦的腳腕子給掰斷了,他媳婦幾日後上吊自殺了。我為此登門把袁彬罵了一頓,說:"你把嫂子逼死了,嫂子多好的人,你出手,怎麼那麼狠!"他很痛苦,說:"我在氣頭上。我不想這樣呀。",他和唐師都在"清社"(一個民社,不抽菸不喝酒),雖然唐師沒把他逐出唐門,但師兄弟們都不再理他,他後來找過我好幾次,也沒能恢復往日的情誼,因為我對他反感了。

    不能為富不仁,也不能為武不仁,只有功夫沒有德行,人會喪心病狂,練武的該是仁者。袁彬還等於我半個師傅呢,他當年給祁家大院看廟,問我想不想學拳。寧河小南莊子的人練小神拳,是少林拳一種,我上寧河小學高小時學校請小南莊子人來教過,就此種下我習武的興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