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流氓就不會想那麼多。流氓什麼都沒有,卻有膽量。而且,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就只有膽量。你想吧,他們沒有家財,不怕破產;沒有職務,不怕罷官;沒有地位,不怕丟人;沒有知識,不怕說錯話。那他們還怕什麼?怕死?笑話!誰不會死?不就是死無葬身之地嗎?我本來就買不起棺材。不就是身敗名裂嗎?我本來就沒有什麼名。不就是不得好死,要千刀萬剮嗎?對不起,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只要能把皇帝拉下馬,咱就賺了。就算拉不下,能嚇他一跳,咱們也算沒有白活。反正,“我是流氓,我怕誰”?當年的劉小,後來的劉邦,大約就是這種心態。
但,如果你以為劉邦只是個“傻大膽”,那就大錯特錯了。
劉邦雖然是在並無太多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的情況下倉促出場的,但他一上場,就有了明確的現場感,也有了明確的目的性,這就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不過,這裡說的成功,是指“最終的”。因此,也允許暫時的失敗,卻一定要反敗為勝。像項羽那樣,覺得勝利無望便自暴自棄,只求一個漂亮的亮相和謝幕,以維護自己的英雄體面,這樣的傻事,劉邦是不會幹的。
所以,為了那最終的勝利,劉邦做了許多項羽做不到的事情,比如禮賢下士,傾聽忠言,改正錯誤,克制欲望,以及在入秦之後約法三章,秋毫無犯等等。這使他大得人心。既得天下百姓之心,又得謀臣將士之心。事實上,劉邦最大的長處,就是知人善用。劉邦當了皇帝以後,曾和群臣討論項羽為什麼失天下、自己為什麼得天下的原因。劉邦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應軍需,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都是天下最優秀的人才,卻能為我所用,因此我得了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能用,能不失敗嗎?
這是實話。項羽是“個人英雄主義者”,劉邦卻能運用集體的智慧。所以劉邦雖然一無所能,卻又無所不能。何況,劉邦也不是一點本事都沒有。他至少還有三條流氓才有的看家本領:一是忍,二是賴,三是痞。
公元前206年,楚漢交戰,劉邦的父親劉大叔和妻子呂大姐當了俘虜。項羽在軍前架起燒鍋,把劉大叔放在案板上,要挾劉邦說,再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下了油鍋。誰知劉邦居然嬉皮笑臉地說,當年咱倆在懷王手下當差,曾結拜為兄弟,所以我爸就是你爸。今天哥們既然打算把咱爸烹了,可別忘了給兄弟我留碗肉湯。項羽見劉邦一副流氓腔,氣呼呼地沒有半點辦法,只好拉倒。
其實,劉邦雖痞也狠,卻並非毫無人性,也不忘恩負義,更沒有天良喪盡到出賣老爹老婆的地步。劉邦當了皇帝以後,對他爸仍相當恭敬,並不擺皇帝架子。原配呂氏也仍是皇后,並不曾因她是鄉下黃臉婆,就予以休去,另娶年輕漂亮妞兒,比時下某些一發起來就忙著換老婆的人,要有道德得多。劉邦之所以那樣說,是看準了一條,打不贏仗就挖人祖墳,殺人父老,或以對方家人做人質相要挾,是很下作的。以項羽之高貴和高傲,斷然做不出來。只要稍有可能,項羽都不會這麼做。所以,後來項羽便提出要和劉邦決鬥,這就比把老頭子下油鍋體面多了,也才符合項羽的性格
實在地講,項羽當時也是沒有辦法。彭越在大梁不斷地造反,斷了楚軍的糧糙,後院起火,人心浮動,打持久戰是打不起了,只能速決。項羽在軍前架起燒鍋,揚言要烹殺劉父,其目的在於激起劉邦怒火,以便速戰。因此,他打的是心理仗,而且已多少有些痞和賴,其實自己心中已有不忍。這時,就要比誰更痞,誰更賴,誰的臉皮更厚,誰更殘忍不在乎。在這方面,項羽自然不是劉邦的對手。因此我相信,劉邦說那些話時,一定是一臉的痞笑,而項羽聽了,一定是一肚子窩囊。項羽確實是非常高貴的。這是他作為貴族子弟與生俱來的“胎毒”。項羽也不是一點流氓氣也沒有。如果一點都沒有,就不會起兵造反了。劉邦曾當面數落項羽十大罪狀,均屬背信棄義、恩將仇報之類,比如弒主、殺降、背約、貪財等等,大體都是事實。事實上項羽乾的缺德事也不少。比如會稽郡守殷通原本是請項梁、項羽來共同商議起兵反秦一事的,項羽卻在項梁的指使下把信任他們毫無防備的殷通殺了,奪了殷通的地盤,這就做得不地道,多少有些“黑吃黑”的味道。但是隨著地位的上升,他內心深處的高貴感也升騰起來。而且越到後來,就越是高貴,並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表現出他人格的無比高貴。
項羽也是極其高傲的。在他看來,他是天下惟一的、無與倫比的蓋世英雄和百勝將軍。他從來就不相信自己會失敗。當真失敗了,也只怪時運不好(時不利兮騅不逝),沒自己什麼錯。這恰恰正是他必然要失敗的根子。世界上哪有什麼從不失敗的人,又哪有什麼包打天下的英雄!真正的成功者,總是那些能不斷反省自己的人,也總是最能團結人的人。有人曾向劉邦傳閒話,說陳平這個人有才無德,盜嫂受金。誘jian嫂子,收受賄賂,當然都是不道德的。然而劉邦依然給予陳平以高度的信任,結果陳平在許多關鍵時刻都幫了他的大忙。項羽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因為他自認為是一點錯誤缺點都沒有的人,當然也容不得別人有一點缺點錯誤。當年韓信在項羽手下得不到半點信任,根本的原因恐怕就在於項羽從骨子裡看不起韓信。韓信確實非常貧賤。他甚至“無行不得推擇為吏”,比好歹當了個亭長的劉邦還不如,何況還曾受過胯下之辱,當然更讓項羽看不起。但是韓信有才,項羽卻看不見。正是由於項羽的這種高傲,許多貧賤無行卻有才幹的人,便都跑到“招降納叛、藏污納垢”的劉邦那裡去了。結果劉邦成了氣候,項羽則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其實也正是一切高貴者的通病。由於高貴,他們往往不能容人,而且還自詡為眼裡容不得沙子,胸中容不得塵埃。然而他們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流入海洋的,難道都是純淨的礦泉水?自然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但正由於這種混雜,海洋才成其為海洋。項羽不懂這個道理,他的失敗便是理所當然了。
二、項羽的毛病
其實,項羽的毛病還遠不止於此。
韓信離開項羽投奔劉邦後,曾與劉邦有一次長談,談話的內容主要是談項羽。劉邦問韓信,蕭丞相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薦將軍,請問將軍有什麼計策教導寡人呢?韓信並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卻反問:如今與大王東向爭權天下的,豈非就是項王?劉邦說是。韓信又問: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如果論個人的勇猛和兵勢的精強,您比得上項王嗎?劉邦默然良久,說:我不如他。韓信起身一拜說,這就對了。便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不如他。這就奇怪。明知劉邦比不過項羽,卻要背叛了項羽來投奔劉邦,豈不是犯傻?韓信當然不傻。他向劉邦透徹地分析了項羽的為人,分析了項羽必然會失敗的心理和性格上的原因。依照韓信的說法,項羽至少有兩條致命的弱點,即“匹夫之勇”和“婦人之仁”。但在我看來,根據這一談話,還起碼得再加兩條,即“小家子氣”和“小心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