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品人錄》作者:易中天【完結】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在對中西文化的研究中,從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里,對這些生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努力挖掘著文化的內核,給予理論的闡述。全書講述老百姓的事情,態度閒適,讀起來輕鬆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還真有那麼回事”的感慨。
歷史的書卷一頁一頁地翻過去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個歲月帶不走的熟悉的姓名:項羽、曹操、武則天、海瑞、雍正。他們無疑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最優秀的人物之一。他們的業績不可磨滅,他們的形象光彩照人,他們的故事世代傳說,他們的魅力至今猶存。對於他們的是非功過、善惡得失,人們盡可評頭論足、爭論不休,但這種聚訟紛紜,豈非恰好證明了他們的不同反響?
本書是“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之一種。我們總是習慣於把王朝的興衰、事業的成敗、歷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對錯都歸結為個人的原因,歸結為某個主導人物個人品質的優劣好壞,與此同時,歷史人物都按照一種簡單的善惡二元論被臉譜化了。本書勾沉史實,從文化角度品評項羽、曹操、武則天、海瑞、雍正,獨具隻眼,新穎的評說、生動的文筆把我們帶入一個嶄新的人物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與鄧曉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我們總是習慣於把王朝的興衰、事業的成敗、歷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對錯都歸結為個人的原因,歸結為某個領袖人物和主導人物個人品質的優劣好壞。與此同時,歷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種簡單的善惡二元化論而無一例外地臉譜化了,中國歷史則變成了一個大戲台。但我們從來就不知道舞台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白臉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紅臉和黑臉的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因為我們不知道編劇和導演是誰。我們只能寄希望於運氣和等待,卻不肯承認每一次“善報”,往往也差不多意味著下一次“惡運”的來臨。 .
易中天《品人錄》——品項羽
一、貴族與流氓
項羽最後還是打敗了。他敗在了劉邦手裡。
成者王侯敗者寇。勝了的劉邦人模狗樣地當了皇帝,敗了的項羽便只好自認倒霉,不但再也當不成霸王,還得去見閻王。
這當然很慘,而且還很窩囊。
說起來,失敗這事,原本也並不那麼可怕。“勝敗乃兵家常事”麼!再說,人生自古誰無死?死不足惜,敗也未必可恥。只不過,不是敗在別人手裡,而是敗在劉邦手裡,便不免讓人想不通。
項羽怎麼會敗給劉邦呢?項羽是英雄而劉邦是無賴,項羽是貴族而劉邦是流氓。項羽的出身是很高貴的。他的家族,在當時即被稱作“名族”。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陳勝起義,天下雲集相應,處處揭竿而起。東陽(今安徽省天長縣)人殺縣令,欲立陳嬰為王,陳嬰卻主張去投靠項氏。他說:“我依名族,亡秦必矣。”陳嬰的不敢為王,主要是膽小怕事,怕當出頭的椽子。但他說項氏是名族,威望高,號召力強,卻也是事實。事實上項羽一族,是很有些來頭的。據史書記載,項,原本是西周時期黃帝後代姞(音吉)姓的封國,其地在今河南省項城縣。春秋時,項國被魯國所滅。後來,楚國滅魯,就把項地封給了項羽的先人,這一族也就因而姓項。所以,項羽祖籍河南項城,和清末民初一位風雲人物袁世凱是同鄉。
封在項地的項氏一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軍。到了項羽的祖父項燕時,運氣就不太好了。公元前224年,即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將王翦(音簡)攻破楚國,俘虜了楚王,項燕便只好去做流亡政府的將軍,在淮南起兵反秦,結果兵敗身亡。項羽自己,則出生在下相,即今江蘇省宿遷縣。後來,又隨叔父項梁逃到吳中,即今江蘇吳縣。所以,項羽又是江蘇人,和江蘇沛縣人劉邦也算老鄉。
想來項羽少時,過的已是破落貴族的生活。不過破落歸破落,貴族還是貴族。因此項羽正兒八經地有名有字:名籍,字羽,又字子羽。這也是當時貴族子弟的通例:嬰兒出生三個月後,要擇吉日剪一次頭髮,並由其父命名;男孩長到二十歲,女孩長到十五歲,則要舉行冠禮或笄(音基)禮,由嘉賓取字。有名,意味降生;有字,意味成人。此外還有一系列的權利和義務,但只有貴胄子弟才有,平民子弟是沒有的。此外,有了字,就有了尊稱,這也是平民子弟沒有的。(請參看拙著《閒話中國人》第二章。)
項羽有名有字,說明他是貴族,而且舉行過冠禮,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
劉邦的祖上老劉家,可就沒有那麼顯赫了。劉雖然也是姬姓古國(在今河南省偃師縣),開國君主是周匡王的兒子劉康公,可是在周貞定王時便已絕封,立國不過百十年,與劉邦一家也八竿子打不著。劉邦的父母,既非當朝重臣,亦非社會賢達,可能連名字也沒有。《史記》說劉邦“父曰太公,母曰劉媼”,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劉大叔劉大媽。大叔大媽當然不是名字,可見是“無名之輩”。
劉邦自己其實也是沒有名字的。史書上說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可見“邦”這個名,是他發跡後才追加的。至於“季”,也不是什麼字,而是排行。古人的排行,曰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劉邦的長兄名伯,次兄名仲,沒聽說還有個叫劉叔的三哥,則所謂“劉季”,便不過就是“劉三”或“劉四”,有點“不三不四”。或者乾脆就是“劉小”,和“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意思差不多。
劉邦的出生,也很可疑。《史記》說,有一次劉大媽睡在湖邊上,夢中與神相遇。當時電閃雷鳴,天昏地暗。劉大叔跑過去一看,只見一條蛟龍正在他老婆身上,回來以後就有了身孕,生了劉邦。這顯然是開國帝王們都慣用的裝神弄鬼手段,目的無非是要證明自己命繫於天,君權神授,是不折不扣的“真命天子”。這種伎倆,老早就有人玩過,比如有莘吞薏苡而生夏禹,簡狄吞燕卵而生商契,姜源踏巨人足跡而生周棄(稷)等等,都不過是“野合”的偽飾之辭,也是對夏商周三代始祖的神化,我在《中國的男人和女人》一書中已有破譯。諸位如有興趣,不妨找來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