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頁
可是說多,其實這個時間對於陳堪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經過血清和心形草的完美強化,加上修煉內功和練氣,現在陳堪理論上活個兩百歲問題不大,而且上一次因為「空間風浪」遊輪給陳堪一個補償,就是在神探位面待多久,就給陳堪恢復雙倍的時間,這讓陳堪現在實際年紀比身份證上的年齡還要年輕。
即使再加上三十年,那陳堪的實際年紀也就五十歲左右,況且這個三十年是最高的數值,說不定只要二十年就行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遊輪就是這個「尿性」,和購物區的物品一樣,總是將數值卡在這樣一個人讓陳堪抓狂的範圍之內,真的叫做一個欲罷不能。
「那要是這次沒有回去補充,下一次我要進入下一個位面是不是也要等很久?」
老人家聞言,遲疑了一會,然後點點頭。
「多久?」
「三年。」
「三年,三十年,看來這艘遊輪走得確實是夠遠的啊!」陳堪在心中換算了一下兩個數值背後代表的意義,然後陳堪有決定了。
「我選擇高級套餐,遊輪可以在我到位面的時候回去補充能量。」陳堪對著老人家說道。
有了這個確定的時間做對比,陳堪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要怎麼選擇,正好「天下第一」這個任務必定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其實遊輪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幫陳堪選擇好了。
在現實世界待上三年,陳堪的實力基本上不可能進步的,以其等三年,還不如在位面中搏一搏呢。
老人家點點頭,然後陳堪手上的本子自動翻到下一頁,上面是一些陳堪可以選擇的代入身份。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
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人就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1841年1月,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後,英國派兵強占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不過沒能成功。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占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
英國人在治理殖民地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以其特殊的治理方式,英國人憑藉著極少數的人力,建立起了一個「日不落帝國」,總體上來講,英國奉行一套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策略。
在香港,英國人也是這樣做的,雖然有英國派過來的總督和軍隊,但主要管理港人的還是港人自己。
將近九十年的發展,香港的變化非常大,成為了東方大港,經濟繁華,一開始香港不過是小漁村,不過三千人,現在的人口已經超過三百萬,這些人自然不可能憑空產生,大多數是從內地過來的。
大陸戰火紛飛,越來越多內地人背井離鄉都逃到香港,這給香港帶來的大量勞動力,不過也造成了大量的無題,比如爭奪生存資源,在鬥爭中,不管是外來者還是本地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抱團取暖,形成了一個個社團,帶著黑色的社團。
雖然本地人有主場的優勢,在政策上本地人占有優勢,但是那些外來者,他們「光腳不怕穿鞋」,打起架來完全是不要命的架勢,所以也不會完全處於劣勢。
在這群南下的人中有一群比較特殊的人,那就是武林人士,這些武林人士,一開始會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於社團,成為打手,但是漸漸心生不滿,於是這些武林人士開始抱團,以便爭取更大的生活空間。
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合作,這就使得本來大陸那種根深蒂固的門派觀念漸漸淡化,經過兩代人的發展,香港反而成為了武林的一塊聖地。
第0395章 木人樁陣
「鐺……鐺……」在練功房中有韻律的傳來厚重的擊打聲。
這間練功房近乎是完全封閉的,只有幾個透氣孔,不過因為設計原因沒有一絲陽光能從透氣孔照射進來,主要靠練功房內的電燈來照明,此時練功房內非常昏暗,七盞燈中只有一個是亮著的,比起偌大的練功房,它所能提供的光亮是非常有限的。
整個練功房只有大門唯一的一個出口,透氣孔連陽光都進不來,更何況人,而此時大門被打開了一條縫隙,有幾雙很好奇的小眼睛通過這一條縫隙看著練功房的情況。
在練功房的正中間,一個蒙著眼睛的年輕人正在打木人樁,或者稱之為「木人樁陣」更加的合適,因為他一次對抗八個木人樁。
而且這些木人樁和傳統所有的木人樁都不同,首先每一個木人樁的高度都不同,每一個都泛著金屬光芒,這八個木人樁全部都是鐵製的,或者應該叫做「鐵人樁」會更加的合適。
八個「鐵人樁」圍著中間那個武者,通過看似不規則的轉動,不停地揮動著鐵製的樁手攻擊中間那個武者,雖然一共有八個木人樁,而且不停地轉動,但是你會發現它們彼此之間從來沒有發生「撞車」的情況,每一次都是擦肩而過,可能是因為運氣,也可能是因為設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