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頁
星海汽車公司年前惹上了官司,因為公開招標後撕毀協議更換空調廠家,被空調廠家告上了法院,被罵的挺慘,根據合同約定,履行地管轄歸屬南安法院,廠家派了一支團隊來南安打官司,結果到現在還在走程序,輿論炒的沸沸揚揚的。
沈老闆也沒能倖免,不少人在罵他,還有人煸陰風點鬼火。
正常情況之下,如果不是壟斷巨頭,供應商是處於絕對弱勢地位的,空調這種民用商品自然不可能存在什麼壟斷巨頭,所以出現甲方臨時更換供應商這種事情,廠家一般都會選擇息事寧人,期待下一次的合作,但如果撕破臉皮訴到法院,就絕了再合作的可能。
炒的沸沸揚揚,明顯是有人在炒作輿論。
星海汽車公司低調再低調,不想撕這種沒用的逼。
這種小事沈老闆自然不會關注,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被人罵了,幾隻黑粉跳的再歡也損害不了他國民男神的光輝形象,這年頭出來混的誰還沒有幾個黑粉。
到了汽車基地,沈輝沒去樓上,直接去了一個裝配車間。
到車間門口套了件工作服,然後在一干管理層和保鏢的簇擁下進了車間,來到一個寬敞的操作車間內,幾個技師正在對一台機器進行最後的檢查和調試。
「這就是你們組裝的發動機?」
沈老闆打量著眼前的機器,多少有點興趣。
汽車見的多了,發動機也見的多了,打開引擎蓋就能看到。
可這種單獨的發動機還是第一次見,看著挺小的嘛,裝到車裡怎麼就一大陀。
薛鵬興道:「這是一台四缸機,50%的零部件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剩下50%我們沒法生產的零部件是外面採購的,從國內採購的零部件只占了不到8%的分額。」
沈輝問道:「性能怎麼樣?」
薛鵬興道:「我們在三菱的技術基礎上做了許多優化,也吸收了不少國內幾大廠商的技術積累,設計性能也只能達到豐田上一代的同排量發動機,實際樣品可能更低,雖然我們的備件和材料沒考慮成本,但在工藝上肯定有差距,這需要時間追趕,我估計能達到設施性能的80%,如果細分的話,動力可以達到90%,壓縮比和燃油比這些要低一點。」
沈輝又問:「耐用方面呢?」
薛鵬興道:「這個現在沒法辦估算,需要實際數據對比,畢竟材料方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即使我們吃透了三菱部分技術,但也只是部分關鍵零部件,三菱的大多數配件也不是自己生產,所以我打算跟幾個大廠和市里合作,直接上路測試。」
沈輝來了興趣:「怎麼合作?」
薛鵬興道:「市里跟車企訂購一批計程車,我們給車企免費提供發動機,所有動力總成方面的售後我們來負責,這是檢驗機器最有效的辦法,跑出租最費機器,我們可以從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我們還有哪方面存在不足,然後才能不斷改進提升。」
「很好!」
沈輝欣然贊同:「這辦法不錯,閉門造不出好機器,還是需要市場考驗,不過生產線你怎麼解決,工業化的生產跟手工作坊式的生產可不是一個概念。」
薛鵬興道:「我打算前期先不上生產線,雖然手工組裝成本很高,但在機器的性能沒有完全吃透之前,不大批量生產的話成本只會更高,所以我打算前期先靠手工組裝,等把機器性能完全吃透之後,再引進生產線,考慮大批量生產。」
沈輝問道:「手工組裝一台機器的成本是多少?」
薛鵬興道:「不計人工成本的話,可以控制到十萬左右!」
「……」
沈輝無語,他再對錢沒概念,也知道這個成本有多嚇人。
一台車才不到十萬,發動機的成本就得十萬,還是不計人工的成本。
難怪車企不肯在研發上燒錢,這特麼還真是在燒錢。
這還只是個四缸機,不是他想要的目標。
「你們決定吧!」
沈輝心裡抽抽了下,又問:「六缸和八缸機現在能造出來嗎?」
薛鵬興道:「造是可以造出來,我們拿到的三菱的技術也有六缸和八缸機,國內其實也造過六缸機和八缸機,只不過因為成本和性能的原因一直沒有推到市場上,可是缸數越多技術方面的難度也越大,目前還在設計階段,計劃明年試製幾台先看看情況,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先把四缸機完全吃透。」
「十二缸呢?」
沈輝又問,這個才是他的目標。
還有十六缸呢!
薛鵬興道:「十二缸也可以試製出來,我們也拿到了一汽的技術,不過對比幾家大廠的機器差距很大,從三菱拿到的技術最大隻到八缸,沒有十二缸的技術。十二缸機跟八缸機和六缸機相比技術難度更大,而技術的疊代升級需要積累,三菱的技術雖然讓我們避免了不少彎路,但畢竟是十幾年前的東西了,我們現在連最前沿的四缸機都沒有完全吃透,十二缸機還有點遠,只能不斷積累,一點點突破,這個沒法走捷徑的。」
「那就努力吧!」
沈輝聽出了他的言下之意,知道這玩意確實急不來,只得道:「先把目標放低點,造出國內最後的四缸機,再追趕國內的大場,我不給你們定時間,你們自己看吧,希望在我退休前能坐上你們生產的不比勞斯萊斯差的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