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頁
沈輝越說思路越寬:「現在的學校有點偏,大部分沒心思好好去教學生,小部分沒時間精力去思考怎麼把學生教好,整天在應付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一切向成績看齊,考試個個都是高手,行動全都是矮子。回頭你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看看大家對子女的教育都有哪些期待,儘量搞詳細一點,既然要辦學校,那就儘量辦的符合大家的期望。」
薛鵬興點點頭:「回頭我安排人詳細調查一下,現在的教育確實沒法說,我家閨女才六年級,周末作業就多的寫都寫不完,成績成了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標準,雖然明知道這樣有問題,可大環境就這樣,想獨善其身實在有難度。」
沈輝道:「醫院的事你不用管,這個完了再說。」
薛鵬興應了聲,考慮了下,道:「我覺得產業化的步伐還要再慢一點。」
沈輝問:「你怎麼想的?」
薛鵬興道:「科研成果轉經成產品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積累,有些技術我們並不是沒有掌握,可是在轉化成技術產品的過程中卻遇到了困難,所以我覺得,只要在某個項目上有了重大突破,就可以嘗試儘快將成果轉化成產品,一點一點積累突破,就算不做整車,也可以為國內車企提供零部件,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個可以創造利潤,繼續投入研發,另一個可以積極大規模工業化的技術和經驗,不斷提升術技實力。」
沈輝考慮了下,就從善如流:「那就調整一下,按你說的辦!」
薛鵬興鬆口氣,這個建議他考慮了好久,總算被採納了。
光閉門造車可不行,還要主動參與市場競爭,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針對性的去改進和提高,一步一步去實現突破,不然怎麼趕得上那些世界一流車企。
就算沈老闆的夢想再堅挺,光靠星海投資輸血也不是長久之計。
必須得有利潤來源,才是長久的發展之道。
第515章 回母校
沙河中學始建於五十年代,記得九十年代,沈輝上小學時,學校學生很多,等到他上初中後,學生就漸漸少了,不少人轉到城裡,初中一個年級就兩個班,前幾年更是撤消了所有鄉鎮的中學,全部併到了城市,想上中學,就得去城裡,當然要買房子。
所以農村逾發人少,基本上都跟著學生進了城。
初中撤銷後,學校就改成了中心小學。
學生逾發少,六個年級還不到一百個學生,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人數最多的有二十幾個學生,最少的只有不到十個學生,老師也同樣少,就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且年齡普遍比較偏大,年輕有上進心的基本上都調去了城裡。
周二中午吃午飯時,校長陳偉接個電話後,就挨個通知所有老師們打掃衛生,同時要求各班班主任通知家長過來打掃衛生,引來不少報怨,甚至當著校長的面抱怨。
想進步的都進城了。
還留在鄉里的,年輕點的還好,那些就等著退休的,誰還怕校長,當著校長的面發個牢騷那是常有的,巴不得再別給安排帶課,去看個大門或者管個宿舍多輕鬆。
不過報怨歸報怨,活還是要乾的。
都有微信群,群里通知一下就行了。
農村不比城裡,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輕的出去打工了,娃丟給爺爺奶奶,好多老年人根本就不會用智慧型手機,還在用老人機,微信是肯定沒有的,學校也有辦法,把爸爸媽媽拉到群里,學校有啥通知爸爸媽媽看到了,再打電話通知爺爺奶奶。
讓家長來打掃衛生,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學校太大,一共就十幾個老師,肯定是打掃不過來的。
指望學生,現在的這些乖寶寶,誰是個能幹活的。
八零後九零後的學生,上學從來沒讓家長操心過,學校也不會折騰家長,現在的這些娃就算了,一二年級的娃鼻屎都擦不乾淨,還有些尿褲子的,還是讓老師操心。
所以,不是學校喜歡折騰家長,有些事實在是沒辦法。
雖然知道長家會罵娘,但也顧上不那麼多了。
只要不當面罵就行了。
下午兩點左右,家長們陸續過來的,大多數都是爺爺奶奶,個別幾個爸爸媽媽,學校門口停了一堆小車或者電三輪車,兩軲轆的電瓶車也有。
全都帶著抹布,還有剪刀鐮刀之類的工具。
有家長問老師:「咋通知的這麼急,有檢查的要來?」
老師點頭,這事不好解釋。
家長抱怨幾句,老師也沒法跟人家置氣。
只能儘量安撫,活不多,馬路掃掃,玻璃擦擦,綠化帶里的雜草修剪下就好了,雖然有部分家長沒來,但來了三分之二,加上四五六年級的學生也夠了。
學生們課也不上了,四五六年級的被老師們組織起來,跟著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擦玻璃掃樹葉,一二三年級的則被趕去操場,由一名老師帶著上體育。
老師忙裡偷閒,問校長:「校長,到底誰要來參觀,還搞這麼大陣仗。」
校長四下瞅瞅,壓低了聲音:「咱們青河首富要來。」
「青河首富?」
老師愣了幾下,過了下腦子,才想起來:「姓沈的?」
校長點頭:「嗯,我的學生!」
老師無語,你大爺的,還以為有領導要來呢,搞這麼大陣勢,原來是姓沈的要來,想吐槽一下,想了想還是算了,姓沈的現在可了不得,等閒人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