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552頁

    -----------

    在宇田下達迂迴命令的第五個小時,第二戰列面成功繞到了米露艦隊的後方。

    並且對米國艦隊的恐慌中,打出了第一輪集火。一批批飛彈,秘密掃向T頭部位的北美艦隊。爆炸的的發光海膽接二連三生成。

    此情此景,讓處在初始號最大觀察平台上的炬核不禁感嘆道:“正是武運昌隆啊。”

    ------------

    插入章節,對盧安行為,以及戰略視角進行解

    今天我們回首一百年前的,辛亥早期中國革命者,會認為他們對國內革命的的態度是幼稚的。

    因為他們只考慮到獲取的國內的政治軍事力量,卻依舊對革命後國內經濟的政治的,沒有一個清晰的戰略規劃。甚至連一個設想都沒有設想。最終辛亥革命成功了,但是成果被的軍閥,和地方上封建勢力篡取。

    但是我們沒資格嘲笑一百年前的,因為我們在二十一世紀,對國際思考,往往也和一百年前的的辛亥革命熱血青年一樣,目光著眼於軍事力量,卻忽略的一個軍事力量需要國際政治,國際經濟體系來的支撐。

    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成功後的最大成果,是建立了截然不同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系。  

    而二十一世紀,二十二世紀,假若一個社會主義新興大國到了不得不發動挑戰的時候,那麼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國際政治,國際經濟體系呢?

    這是社會主義新興大國國際戰略目標,達不到這種戰略目標的,枉然發動戰爭,最終會像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一樣。軍事上推翻舊體系,但是經濟上政治上卻對舊體系進行全面妥協。

    -----------

    社會主義新興大國的戰略目標是需要盟友。有價值的盟友。能夠以人類生存發展為最高目標,進行長遠合作的盟友。

    這種盟友的國民素質,絕不是非洲,印度阿三的那種國民素質。

    這種國民素質表現在方方面面。

    其中有一點:整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克制消費,同意政府將大批資金投入的以人類長遠發展的項目。而這種國民素質是怎麼來?以中國為例,中國意識形態之所以的同意國家的先建設,後國民消費,是因為整個二戰國土抗戰上,慘烈的代價。讓我們對時刻記得落後會給未來造成什麼。

    中國的國民對生存發展的意識形態,在二戰日軍侵華的時候,就徹底奠定了。這種意識形態,決定一百年內中國的主要政策,主要資金投入,都是建設。  

    但是世界其他主要工業國,沒有這種意識形態,確切的說毛子衛國戰爭後,國民的意識形態,但是在鋼鐵大叔死後,幾代蘇聯領導人不斷拆前面人的台,政策無法延續,最後成功玩崩。俄國的國民意識形態在倒退。

    至於美國,美國歐洲,國家在冷戰時期,國民的著重點,是在的核戰生存上,那時候的有效建設非常多。但是蘇聯解後,國民就逐漸開始著眼於消費。

    因為美國法國英國的國民在二戰沒有中俄疼的那麼狠。在戰爭威脅消退了,民眾消費思想享樂思想優先度開始上升,未來發展和生存建設思想的優先度開始下降。

    這是中國和外國,國民思想上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差距。

    -----------

    故中國和其他工業國沒法全面合作。因為一旦相互之間,經濟完全平等,科學技術完全開放。中國政府,和中國國民的組織度和態度,能夠把西方搶的沒飯吃的。事實上,就是現在的技術封鎖中,中國的技術進步也讓西方感覺到了恐慌。 在恐慌中,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意識形態落後,一口咬定是中國抄襲,中國制度沒有科技創意。然後可以心安理得的的繼續西方模式(高消費,低儲蓄的模式)

    中國只能按照當今模式有限合作。即使是中國軍事上取代美國的,也只能採取這種有限合作。因為一旦技術差距磨平後,中國要思考的就是西方對中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維持盟友,是需要經濟利益聯繫,是需要盟友的為你完成你無法完成的事情。這才有了盟友,而不是擺出萬國來朝的好看模樣。也就是說,西方國民意識形態沒有根本轉變,而且一旦,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優勢不復存在,中國連找歐洲做盟友的動力都沒有了。強行結為盟友,這樣的盟友只是累贅。

    蘇聯的華約,以及的歐盟東擴後,收的希臘,冰島這樣的盟友,都是根本沒有長遠合作基礎的盟友。而中國在外交上保持高度克制,不輕易結盟。不是周邊小國不想,

    而是中國懶得對小國進行許諾。這些許諾包括,保證小國政權穩定,保證小國和其他小國對抗中,取的優勢。這些都是要花費外援的。這些小國領導人仗著同盟,對外部開啟一場戰爭,對大國來說的就是要犧牲幾個省份建設計劃擠出金錢,完成小國的野心。——小國不安分,一有機會就長袖善舞,利用大國矛盾為自己謀利。

    而大國不和小國結盟,只是保持有限經濟合作,小國不敢過分跳,而大國態度也能震懾其他大國別對自己周邊伸爪子,這也就達到了大國的目的。例如二十一世紀,美國在亞太的軍事行動,都是都在考慮中國。這就是有限的付出,獲取大國想要的目的。

    如果東南亞某國的國民經濟媲美廣東,並且在產業鏈上和中國高度互補。經濟合約高到一定程度。大國和其軍事同盟也未嘗不可。但是東南亞沒有一國能夠達到廣東的地步。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55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