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頁
在宇宙飛船上,路顓回望了己方的軍事陣營。奧斯和索木多在同一個恆星區域對峙。雙方都有軍事大營一樣的核心區域。
路顓所坐的火箭飛船離開的地方,就是索木多軍事核心區。在太空中觀察這是一個非常壯觀的太空造物
長八十公里的要塞靜靜地的躺在太空中,接受這恆星的光芒,散發出了金屬光澤。這是一整顆鐵質小行星改造的防禦要塞。在歷次戰役中承受過百億噸當量的核彈轟炸。也承受過上百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火炮圍毆,至今還可以看見上一次戰役在這個要塞的金屬外殼表面留下的熔融灼燒的痕跡。
而在太空穿梭艇上,路顓用靈能形成凹面鏡反射望遠鏡,六個光分鐘外敵占星球。在奧斯帝國掌握的氣態大行星上同樣有這樣的要塞,這個生化技術發達的太空文明,根據資料記載戰艦是生物結構,但是艦體的外殼卻是光滑的曲面。從外表的通明外殼來看,同樣有著能量罩科技,半球形外殼隨時可以打開,露出內部的電磁主炮。
路顓用靈能掃描了一遍奧斯帝國陣營,發現了一個讓索木多很尷尬的現實,就戰艦科技而言,奧斯帝國這種百分之三是有機物構成的神經系統控制的戰艦,性能要比索木多的戰艦要好。因為那百分之三的有機物占用的空間比索木多戰艦的駕駛艙要小,而對戰艦做出的操作,要比索木多最優秀的戰艦士兵要完成的好。而讓路顓覺得有趣的是奧斯帝國戰艦的指揮官都是一些三級靈能的意識體在進行指揮,這些意識體可以從一個戰艦挪移到另一艘戰艦。這就很像電磁幽魂世界的幽魂了。
而路顓在預演中試了一下,自己可以強行運算解密破開每一艘戰艦的保護代碼。接管索木多的戰艦。觀察完了戰艦,路顓開始用靈能掃描那個氣態大行星周圍衛星表面的情況。路顓發現在某顆衛星的冰層下方奧斯帝國似乎利用火山熱量和礦物囤積了大量的作戰單位。
檢查了一下內部,發現關鍵信息的路顓嘆息道:“多事之秋。”
------------
第611章 四號矮行星
四號矮行星,這裡碎石滿地,整個矮行星充斥在濃重的霧霾中。這是上次彗星撞擊給矮行星帶來的大氣,根據現有的數據模型,這個矮行星大氣需要四十年的時間才能散溢三分之一。
重力只有地球的五十分之一,而且還有大氣,並且還有人類在地表進行活動。基本上上掃地產生的揚塵都需要三四個小時才能落下。而大型機械運動產生的塵土,在一公里高度上飄蕩,更是數年才會落下。
轟轟轟,三萬噸的大型陸地基地在地面上行走,這東西如果在地球重力就必須老老實實的趴窩。而在這裡靠著陸行足能夠遊刃有餘。在個星球上用不著修建鐵路,直接靠著機械足就能在大多數地形行走。
這只是一個半永久性基地,在這個矮行星上的永久基地可以則是直接固定在矮行星上的要塞。半永久基地和永久基地的差別,就是半永久基地可以返回太空軌道,(這個矮行星的逃逸速度只有四百米每秒)該半永久性基地可以對接六個火箭模組,返回到太空軌道上。
在基地中路顓坐在半球形的座艙中,在球形座艙中觀看著屏幕前的地形顯示。
該基地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坐在半球形的座艙中,因為重力太微弱了,基地中必須借用磁場才能穩穩地的移動。而這個半球形座艙,就是人類在基地中紅的行動裝置。
從技術角度上,這並非尖端科技,只要把參數發給二十一世紀的地球,二十一世紀的地球工業也能製造。製造的門檻並不比手機高多少。這個宇宙時代的和地球人類所想的並不一樣。在這個宇宙時代,各個文明,在拼科技,更是在拼技術。
所謂科技等級體現在工具的運作有利用了那些物理現象,利用種類越多,科技水平就越高。
量子通訊和普通電磁波通訊。就是科技上的差距。量子通訊利用了量子密匙這個物理現象。而普通電磁波通訊則沒有。
而技術等級,則是工具的的製造尺度未變,利用的現象未變的前提下。在使用中對細節的進行調節。
比如說電瓶車改一下變成更加適合運貨的電動三輪車
又比如說《我愛發明》節目中,製作的各種自動化設備,這些都是屬於技術範疇,選擇一定規格的零件,調節設備的各個長度快慢參數,時期符合使用。這是技術。
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地球文明來說,科技要比技術更加重要。超導,磁流體推進,人造太陽。這些都是人類在試圖應用更高的物理現象,為自己服務。
而在這個宇宙時代,對於各大星際文明來說,靈活運用技術比科技更加重要。因為站在碳基生命的角度,很多物理現象是不可接觸的,需要滿足恆苛刻的條件。越高級別的物理現象。越難以碳基生命身軀來運作。
當粒子推進,人體改造,機械殖裝這些科技都被各個星際文明常掌握了。至於各方也都有殲星級別的高科技,但是這些高科技展開的前提是在,對方徹底喪失優勢。而等到一方徹底喪失優勢。大部分戰鬥已經打得差不多了
而大部分戰鬥,雙方都是在拼技術,將常用科技在宇宙的各個環境中技術實用化。
路顓所在的這個基地內的里里外外的,都是這個小行星重力下,允許的技術,如果登陸大質量行星,這個基地的大部分都是不合理設計。但是在這個低重力,且有大氣的小行星上卻是合理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