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頁
然而……這仍然是矮子裡面選高子。
在抵擋韃靼入侵的戰役中,能據城而守,阻擋韃靼騎兵入關,等到時間拖長了,韃靼騎兵耗不下去自己撤兵了,就是一場輝煌大勝。
至於出城野戰,還是算了吧!守在城樓上都還不一定能守得住呢!
大同烽火點燃,告急求援的奏報也傳入朝堂。
此刻,朝中各部官員,正在嘉靖修仙的重重帷幔外面,召開一場激烈的御前會議。
這種御前會議……不提也罷。
反正無論是討論什麼問題,三句話之後,就變成了嚴黨和清流們的黨派鬥爭。
至於是不是會耽誤國家大事?打到嚴閣老才是最重要的國家大事。
打倒把持朝政二十年的嚴閣老,一掃朝中污濁,使得眾正盈朝,自然天下太平。
嚴閣老占據首輔位置二十年,你不讓位,別人怎麼上位?座位是有限的,最上面的位置空出來,然後按順序移動位置,大家都能動一動,都能擔任更適合為社稷出力的職位。
所以……即使是韃靼騎兵寇邊,大同告急,朝中的清流仍然在狂噴嚴閣老。
至於一旦大同破關,韃靼騎兵打進來了,該怎麼辦……清流們表示:多大個事?韃靼騎兵又不是沒打進來過。反正只是劫掠一番,他們就回去了,又攻不破燕京,怕什麼?
吵吵鬧鬧的御前會議,一連開了三天。
至於效果麼……清流們噴翻了幾個嚴黨官員。嚴黨反擊之下也干翻了幾個貪贓枉法的清流。兩敗俱傷,又各自慶賀勝利。
然後,大佬們終於有時間說正經事了。
兵部侍郎張居正提出,「詔令雲間伯率軍北上,迎戰韃靼。」
嚴黨覺得此言有理。既然雲間伯能打仗,會打仗,讓他帶兵北上很合適。
清流們覺得,反正不用我去打,誰去都一樣。
嘉靖皇帝也覺得,讓陸離調兵北上是個好主意,伸手敲了一下玉磬,認可了這個建議。
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硬是吵了三天,才拿出方案來。
於是……陸離接到了率軍北上,抵禦韃靼入侵的軍令。
看到這封軍令,陸離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大部隊行軍,從松江府到大同,需要很長的時間。
朝中一拍腦袋決定的軍令,就不考慮等到大軍抵達大同,韃靼都已經打完收工了麼?
隨同軍令一起下來的,還有大同邊關的告急文書。陸離看到韃靼騎兵的數量,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二十萬韃靼騎兵,這就不好打了。
光憑金山衛這五千人馬,肯定是打不過二十萬韃靼騎兵的。
所以……那些剛剛完成三個月軍訓,初步具備戰鬥力的新兵,也必須上陣了。
陸離把金山衛、寶山衛和崑山衛三個衛所,共計一萬五千士兵,全部帶了出去,只留下松江守備部隊和松江水師部隊,守衛老巢。
大冬天打仗,物資準備反而是更重要的。
好在陸離的軍服設計中,已經包含了冬裝。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冬裝都是用雞鴨鵝的羽毛,弄出來的羽絨服。
你說紡織密度不夠,羽絨服會掉毛?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在布料內層刷一層薄薄的魚膠,都可以防水了,還掉什麼毛?
羽絨服,大頭皮鞋,棉帽,手套,裝備了全套防寒衣物的一萬五千大軍,舉起鮮紅的日月大旗,浩浩蕩蕩的朝北方進發。
身後跟著一支龐大的車隊。除了火炮、彈藥,等軍需物資之外,還有數量龐大的軍糧。
集合部隊,準備物資的同時,陸離還在考慮怎麼快速趕到大同的方案。
如果走陸路,現在是年底,到處是冰天雪地。冒著寒風冰雪行軍,難度更大。
走水路?京杭大運河已經結冰了吧?
海運?好像渤海也是會結冰的吧?
這特麼怎麼搞?
一路踏著冰雪行軍幾千里,趕到大同的時候,至少都是一個多月以後了。
這麼一路冰天雪地趕過去,還不知道會造成多少非戰鬥減員。
搞毛啊!朝中大佬們,能不能先動一下腦子再下命令?
或許在大佬們的眼裡,死傷一些兵丁,多正常個事?完全忽略不計了。
不行!必須想個辦法。
陸路不能走,海路又會遇到渤海結冰……
等等。海路可以走到登州或者威海。然後,既然渤海結冰了,那就滑冰啊!
想到這裡,陸離已經有了主意,連忙下令:「找船!跟蘇松兩府的大家族要船,我要運兵抵達登州。」
第396章 馳騁千里,兵貴神速
大明東南沿海一帶,跑船出海的人多得很。
就連陸離「家裡」也曾有人出海的。陸離這個身份來歷,就是因為陸家大公子帶著小少爺出海跑船一去不歸了,才讓陸離鳩占鵲巢的。
如今的大明朝,官面上自然是禁海的,實際上麼……東南士紳之家,就沒有幾家不跑船出海的。
在這種情況下,陸離要搜集運送一萬五千兵馬和軍需物資的海船,根本不成問題。
當然,因為禁海的原因,現在出海跑船都屬於違法行為。
陸離這個松江總兵,也有打擊出海「走私」的職能。再加上陸離強悍得嚇人的戰績,使得陸離找各家索要海船運送兵馬的舉動,很順利的得到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