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頁
這就是為何我們的人到吐蕃走一趟都九死一生。
那裡太高了。
我們的身體世世代代居住在低處適應不了那麼高處的環境,比如我們在華山下的感覺,和華山上的感覺就完全不同,初春季節登上山頂甚至與寒冬無異,而身體弱的,在山頂會感覺頭暈,可以推算一下在華山兩倍甚至三倍處是什麼感覺,而吐蕃人的居處絕大多數都是華山兩倍以上高度。”
楊豐給李隆基科普。
後者點了點頭。
很顯然他接受楊豐的解釋,大唐皇帝的眼界都是開闊的,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遠不是咱大清那些貨色能比的。
不過這不是李隆基關注的重點。
“這些紅色線之內是各處藩鎮?”
他指著地圖上范陽處說道。
楊豐的地圖上大唐境內部分相對簡略一些,山川河湖都有,但具體地名不多,海港倒是很詳細。
“是的,陛下,加粗黑線是國界,臣所繪國界以實際控制為準,一些雖然遣使納貢,但實際上朝廷並無管理的番邦仍舊算一國,而黃色的線是河流,細黑線是道界,臣因為大小所限,所繪各道以山川河流為主,城市則挑些重要的標出,並沒有具體的郡縣劃分,而紅色線所畫的則是各節度使轄區,從這裡開始依次是平盧,范陽,河東,朔方,河西一直到安西,而碎葉就在這裡,通過距離可以量出直線接近萬里,這一道道山脈就是天山的群山。”
楊豐說道。
李隆基沒有去看碎葉,卻盯著了北方的藩鎮。
平盧,范陽,河東,朔方,河西五個藩鎮的紅色圈,正好組成了一個泰山壓頂般壓在關中和中原頂部的弧形,就像張開向下抓的手,而這支大手的最近處,距離關中甚至只有幾百里,河東節度使治所可是太原,向南過雀鼠谷出臨汾可就是關中了,這片用最醒目的紅色圈起來的地盤,在這幅地圖上可是很刺眼啊,尤其是這時候李隆基因為剛才的事情還正擔心安祿山反應過激呢!
“陛下,楊侍郎來了。”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說。
第357章 地圖開疆
楊豐就是在陰安祿山。
任何一個皇帝只要不傻,就都不會容忍這樣的形勢出現。
李隆基不是不明白。
他絕對已經考慮過安祿山造反的問題,後者的表演迷惑了他,而且作為一個沒有根基的胡人,安祿山比朝中勛貴更值得他信任,這正是唐玄宗大量重用胡人和寒門的原因,以勛貴謀天下起家的李家,太清楚那些世家對他們的威脅了,他不敢給那些世家任何機會,想要制衡世家,只能使用胡人和寒門,尤其是安祿山這種沒有任何根基完全他提拔起來的胡人。
可是他也知道重用得有限度。
世家他不敢信任,胡人他當然同樣也不能信任。
帝王眼中沒有誰是值得信任的。
帝王眼中只有平衡。
當他驀然發現,這個自己制衡世家的棋子,已經膨脹到可以對自己產生威脅的時候,那麼他就必然得採取措施削弱,而無論他採取什麼措施對楊豐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同樣也是朝中很多人喜聞樂見的,可以確定只要李隆基一表現出削弱安祿山的意圖,會有無數人湧上來落井下石,比如說……
“陛下!”
一個瘦削陰鷙的紫茄子走到李隆基身旁畢恭畢敬地說。
“國忠,你來了!”
李隆基面無表情地說。
“一起看看這圖吧!”
緊接著他說道。
“陛下,此圖何人所制?”
楊國忠驚喜地說。
李隆基一指楊豐。
“回楊侍郎,末將安西軍碎葉守捉使致果校尉楊豐,此圖乃仙人教授末將所制!”
楊豐拱手道。
“簡直是天佑大唐,陛下,臣剛剛思得一條根除南詔之計,正好需要那裡的地形,楊校尉真是雪中送炭,楊校尉,不知這可是朱鳶江?”
楊國忠表情誇張地指著紅河說道。
“正是!”
楊豐很配合的說。
“那這沿江地形如何?”
楊國忠問道。
“朱鳶江下游,也就是安南都護府所在之地以平原為主,但因為氣候濕熱故河流密布,幾乎就像浙東太湖周圍一般,極其適宜水稻生長,一年可得兩熟甚至三熟,再向上游雖然地形開始起伏,但也不算崎嶇,最多如巴渝等州,只是因人煙稀少,故叢林密布幾乎一片蠻荒,再向上進入南詔後就變成崇山峻岭了。”
楊豐說道。
“那朱鳶江可通航至何處?”
李隆基直接代替楊國忠問道。
“這裡,和蠻部,漢朝時候馬援就曾經提及此道,從這裡一直至朱鳶江口皆可通航,臣這裡有各處河流通航段註解。”
楊豐說道。
說話間他指了指紅河那條黃線下面的一行小字,李隆基湊過去,這才看到那上面真有通航段,甚至還有每年最適宜的通航期,他這時候才真正明白這幅地圖並不單純是地圖,這完全就算開疆拓土的法寶,要知道楊豐的註解里連適合多大的船都標註,這個當了三朝皇帝的傢伙,對於這些無疑是有著充足知識儲備的,實際上紅河自河口段向下,就是內河小火輪都能夠通航,而從河口向上一直到建水一帶以小木船的話,都是可以正常航行的。